APP下载

制秤人的诚信,永不褪色

2018-05-08口述张汉亮整理叶亚芬湖州市吴兴区档案局

浙江档案 2018年4期
关键词:秤杆杆秤张家

口述/张汉亮 整理/叶亚芬/湖州市吴兴区档案局

我叫张汉亮,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1959年出生在埭溪镇上强村,是张家做秤的第三代传人。

从上世纪初开始,我们张家就在埭溪镇老街做秤,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秤是规矩。做秤的人,要守规矩。”这是我张家三代制秤的规矩。多年来,张家秤加工精细、品质上乘,且不为利益诱惑所动、不赚昧心钱,我们做的秤被当地人称为“良心秤”。

传统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复,包括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打眼、磨光、校秤等,共有十几道。这一道道工序考验的不光是技艺,还有良心。这不,只要在秤的刀口上做些手脚,一杆秤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如果把刀口距离偏差两毫米,五十公斤的重量就会相差三四公斤。

我的爷爷李云根是张家的第一代做秤人。20世纪30年代,爷爷在德清上柏开秤店专门做秤。当时,杆秤是非常稀罕的物件,只有大户人家或生意人才买得起。那时候别人请爷爷做秤,都是要用轿子来请的。抗战时期,我家生

活十分困难,但是爷爷坚持诚信做秤,从不做假秤。当时一个姓俞的老板多次上门要求我爷爷做短秤,每次都被爷爷严词拒绝。记得有一次爷爷因病一个多月卧床不起,俞老板前来看望,提出愿意多出几倍的价格做一杆“与众不同”的秤,然后直接把钱留在桌上就走了。当时我奶奶有些心动,因为此时家里捉襟见肘,想拿这钱请郎中为爷爷看病。爷爷得知后很生气,责怪我奶奶当时没有退钱。最后,这笔钱还是还给了那个老板。1980年爷爷病逝,我父亲张山泉继承祖业。父亲经常会拿这件事教育我们,说:“爷爷宁可病死,也不为金钱所诱惑,不做黑心秤。我们这一代也要坚守‘准确公道、分毫不差’的原则,做诚信秤,昧良心的钱绝对不能收,昧良心的事绝对不能做。做秤如做人,这是祖训。”这一祖训。我一直铭记在心。

我父亲16岁就我爷爷学手艺,在埭溪街上钉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手工制秤已开始衰落。靠这行根本谈不上发家致富,有时一个月也卖不出几杆秤,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看看同村人都去城里赚大钱了,我一狠心就放下心里的秤也外出打工了。直到父亲病重,却迟迟不肯去医院手术,我才明白父亲心思,他是放心不下秤铺。我毅然回来了,答应父亲回家接管秤铺。没想到,我这一接,就坚持到了现在。老街上其他手艺铺子早都关了,惟独我张家的秤铺依然坚守着。

一杆秤的分量有多重?要我说,那真是重如千钧。秤是规矩,做秤的人要守规矩,就算穷得把米磨成糊糊吃,也绝不做一杆“黑心秤”。做秤如做人,称物如称良心。做秤多年,虽然也有不法商贩要求我做“短秤”,但是每次我都毫不犹豫地拒绝。记得曾有一位卖鱼商贩,来买一杆可称重150公斤的秤,开价300元,示意动些手脚。我一开始没答应,卖鱼商贩又凑过来把价格提到了500元。当时这个价钱让我有些心动,那时一杆可称重150公斤的秤,售价近120元,而稍微动下手脚,就能多赚几倍。我就试探着问父亲“机关秤”怎么做,没想到被父亲狠狠批评了一顿,他严肃地说:“‘机关秤’不能做!做秤要规规矩矩。一杆秤不大,秤的可是良心,做秤的人不能昧良心。”他接着说:“你做一杆缺斤短两的秤,会让成百上千人受害。不为利益诱惑,不赚昧心钱,这是家里的传统。”多年来我一直不忘父亲的教诲,我做秤从不缺斤短两,也从没有做过一杆“黑心秤”,这是我始终坚持的做人信条。

埭溪镇张家秤铺

张汉亮在校验杆秤

一杆杆秤,见证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也折射着历史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城乡市场逐步淘汰杆秤,改用电子秤,从此杆秤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去年,我的店里只卖出50杆秤,杆秤的生意大不如前,但我张家秤铺仍然每天开门营业,只为坚守着一份诚心。在做秤上,我是斤斤计较、不差分毫,但平时谁家的秤坏了,只要来找我,我肯定会二话不说,上门修理。特别是一些老人家,习惯用手工杆秤,有时候拿来让我校验,我也从不收钱。每杆秤售出去都代表一份诚心,虽然现在做秤的人少,但我担心过去老顾客手上的秤用坏了,需要修理又找不到维修点,所以无论条件多困难,我也都把铺子开下去。

用心做的好秤,才经得住岁月的检验。我店里的角落竖着好几杆老秤,那些是镇上有人搬新房准备丢弃的旧秤,我看到都去要了来。一米左右长的秤杆,秤钩已生锈,卡口处也生出了绿色的铜花;虽然秤杆蒙上了一层灰,却依然笔直,用油往秤杆子上一抹,一颗颗嵌进杆子的铜星仍锃亮发光,历久弥新。秤是我生命中最至爱的物件,慢慢地我竟成了收集秤的“货郎先生”。

2008年,吴兴区在普查非遗时,将我张家制秤技艺列为重点非遗线索。2015年,张家手工杆秤制秤技艺入选湖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虽然这几年张家杆秤小有名气,我也想过和有关部门联合把手工秤打造成为一种旅游商品,但我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杆秤日渐式微,也许会从我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不过,无论如何,我这辈子肯定是要坚持做下去的。因为制秤人的诚信,永不褪色。

张汉亮在修理杆秤

猜你喜欢

秤杆杆秤张家
一杆老秤挑起尘世的盖头
造秤修秤
“霸王”不在家
书法日课
张家塬村村歌
曾云英 心中有杆秤
秀秀台
代表心中有杆秤
松溉熊氏杆秤一杆秤上的百年刻度
荷叶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