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2018-05-07周琴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刻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不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就朗读教学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05-02

朗读不仅是一种渲染课堂氛围的教学方式,还是检验学生理解能力与累积能力的手段,在全文朗读的过程中,朗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深切感受到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从而加深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共鸣。同时,教师能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学生不懂读哪些生词、生字,从而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不断增加其词汇量[1]。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式,其对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行或者集体朗读课文,随后再对课文进行讲解,但教师还未讲解完基本上已经下课了,由此,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甚至直接忽略了朗读这一步骤,直接对课文进行讲解。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未意识到朗读教学的作用,朗读时间相对较短,完成质量也相对较差,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一般是要求学生分段朗读,在学生朗读结束后,再请几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问题,仅此而已,时间相对较短,提问也主要集中在几位“尖子生”上,其他学生几乎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种不公平的教学环境容易导致其他学生对教师产生偏见与看法,从而降低其对该课程的热情[2]。朗读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具体规划,还需要其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的机会。

二、朗读教学的教学路径

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好的朗读方式能让人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其采用传统无聊的教学方式,不如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反复朗读文段中的好词好句,从而获得前所谓有的学习效果。

如在学习到《秋天》这一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猜谜语:“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待学生猜出结果是“秋”字以后,教师再要求学生起身说说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是枫叶红、小麦黄、菊花开,还是秋风冷、秋雨凉?通过简单的描述,学生已经基本对秋天有一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知。随后,教师可带着感情来试读课文,让学生试图去感受教师言语中隐藏的深情,对秋天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朗读结束后,让学生试着采用教师朗读的节奏、感情基调来朗读课文,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并爱上朗读。

2.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圍

良好的氛围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营造教学氛围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般而言,营造氛围可通过扮演角色、播放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来完成,而大部分小学基本已经具备了这些教学硬件,因此,教师只要做到充分利用即可。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准备,如若准备不够充分,反而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如在学习到《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先在网上下载一些桂林山水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并将文章内容打在图片上方,主要注意的是,文章描写的内容应与图片相适应,如介绍到桂林的山时,背景图应当是桂林的山景,让学生边看着图片边朗读。如若有条件,教师还可设置相应的背景音乐来渲染氛围,从而让学生沉浸在桂林的山水情境中,感受的大好河山。

3.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小学课程教学任务并不重,但大多数教师仍然会感到紧张,经常会出现赶教学进度的情况,这表明教师的教学方案出现了问题,或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并没有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由此可见,朗读教学仍然是有希望在课堂上完成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朗读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停顿合理,做到抑扬顿挫,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品出文章味道,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3]。

如在学习到《白杨》这篇课文时,大多数学生在看到题目的时候都以为这是一篇描写白杨树的文章,其实是借物喻人。教师在让学生朗读之前,先让其进行默读,边默读边想象去往新疆路上的那一列笔直的白杨。随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文中的段落进行揣摩,从而了解文中的爸爸情绪变化的具体过程,通过仔细的阅读、朗读以及精读,学生能了解到文中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愿望,并希望自己的孩子如同白杨一般,祖国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长、发芽。对于重点的段落,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其中包含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结语

充满基调的朗读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吸引学生发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并将朗读与课堂内容进行结合,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这对于其未来的阅读学习与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艳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设置与教学实践方式解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9):163.

[2]吴婕薇.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07):53.

[3]陈亚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J].未来英才,2017(09):112-113.

作者简介:周琴(1983.7-)女,汉族,贵港市港南区人,本科学历,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中心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