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血液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8-05-05

浙江医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血液科肛周预见性

余 洪

(衢州市人民医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血液科主要收治造血系统相关疾病,如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卟啉病等患者[1]。患者常因化疗、放疗等,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预见性护理是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及变化特点,预料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做出准确的护理判断[2]。在临床上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正确评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防患于未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血液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血液科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白细胞水平均在 4×109/L 以下;(2)意识清楚,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患者;(2)伴有精神疾病患者;(3)自身有非血液病感染疾病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一般资料见表1。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2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评估患者有无感染发生。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一定生活习惯指导。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如下:(1)病房严格消毒。患者入院前对病房严格消毒,病区内使用紫外灯照射30min以上。病区护理人员要每天对病房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时间大于30min。对于患者常接触的区域例如地面、床头柜使用84消毒液仔细擦拭。严格保证使用一次性用品,专人专用,止血要及时消毒后使用[3];(2)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每日仔细观察患者有无溃疡、肿胀、咽痛等感染征兆;(3)生活习惯指导。由于血液科的患者免疫力低下,便秘易引起肛裂而诱发肛周感染。护理人员注重对患者的生活习惯指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同时指导患者每日换内衣;(4)饮食指导。患者选用优质蛋白、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劝导患者不摄入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胃肠造成刺激,影响排便[4]。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如下:

1.2.1 入院时护理 针对血液疾病的发展规律及变化特点,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对其身体耐受性、自理能力以及对疾病认知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45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自理能力较差,3例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预见性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针对性指导,对血液疾病的基本情况进行宣教,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配合治疗;根据患者自理情况,合理安排护士并对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教育,帮助患者与疾病作斗争。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通过交流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提出问题,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疑问,消除患者疑虑,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1.2.3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通过对本院收治的以往病历分析,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1)口腔并发症白血病患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口腔并发症,因此,为了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口腔溃疡与感染、口腔出血等症状,医护人员全面评估45例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化疗期间由于药物毒副反应,患者往往出现恶心、呕吐,进食明显减少,应加强口腔护理,采用3%双氧水和盐水擦拭口腔。恶性淋巴瘤患者冷开水漱口。护士严密观察口腔情况,重视口腔早期变化,指导患者识别和预测并发症,如有无红肿、出血、炎症、溃疡、真菌感染等,积极给予相应处理。嘱患者多饮水,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避免口腔并发症的发生;(2)肛周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化疗后白细胞下降以及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直接损伤易合并肛周感染。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向患者进行肛周卫生知识健康教育,患者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温溶液坐浴,每次15~20min,2次/d,便后增加1次,便后先用湿巾及时擦净肛周皮肤再坐浴,避免肛周感染的发生;(3)胃肠道反应。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对化疗药物极为敏感,易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因此,护士密切观察并及时进行护理配合,指导患者在接受化疗前2h内避免进食,避免同时摄冷、热的食物,否则易刺激呕吐;对于特别敏感的患者,可让其听音乐、按压内关穴、与其交谈等以分散注意力,避免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常见并发症包括:口腔并发症、肛周感染和胃肠道反应等。护理满意度采取医院自定义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36)。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

2.2 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见表3。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整体护理模式,其特点是以患者的症状为护理依据,以整体护理的理念为指导,以扎实的抢救技能为基础,对患者进行病情全面的评估管理,依据护理流程进行稳健有序的护理救治[5]。血液科患者不仅病情较重,而且在血液透析、化疗以及放疗等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口腔炎等并发症。本组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在血液科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

通过对本院收治的以往病历分析发现,血液科患者因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往往容易出现口腔并发症、肛周感染和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本组研究中,医护人员通过对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危险问题进行预见性护理,防范于未然,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22.22%,P<0.05),这与相关报道相一致[6-7],表明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患者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有效护理,使患者对本院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认可度提升,同时护理人员亲切、和蔼、耐心的疏导和精湛的技术能够取得患者信任,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次研究显示,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患者满意度高达95.56%,而对照组仅为82.22%,这与相关报道相一致[8]。

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陈文虹, 唐林娟, 徐爱金,等. 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12):2869-2871.

[2]叶琳琳,金晓琼 ,郑声浩.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53-855.

[3]刘静, 李士光, 魏淑菊,等. 预见性护理对高位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8):117-120.

[4]刘燕娟, 黄海燕, 张桂霞,等. 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9):153-155.

[5]吴素娟,徐明霞,聂汝倩.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65-66.

[6]刘明月, 杨伟伟. 对58例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心理医生, 2016, 22(19):1024-1025.

[7]孙霞.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在血液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研究,2016,24(5):132-133.

[8]蔡怡, 霍军然,高娜,等. 预见性护理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危险性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20):2545-2547.

猜你喜欢

血液科肛周预见性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