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实证”素养下的史料教学新思路

2018-05-03刘波

关键词:史料教学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摘 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史料教学已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基于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的相关要求,做到史料区分明晰、史料鉴别求真、史料引用客观应是展开史料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史料教学

所谓史料教学,即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和具体学情,选取适当史料,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识读、理解、分析、探究,从而使学生习得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史料教学已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基于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的相关要求来展开史料教学不失为一个新思路。本文结合史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就此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史料区分要明晰

“史料实证”是修订中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历史学科五项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可见,对史料本身的认知应作为 “‘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乃至历史教学目标达成最基础的一环” [1]。 故在史料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及其价值,以便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相关问题进行互证。

史料者何?史料是“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2]38 。历史学家傅斯年说过:“史学便是史料学” [3]3 ,提倡以史料为导向进入过去事实。史料的存在形式千差万别,它的构成和分类比较复杂,按表现形式通常把史料分为实物史料、口传史料、文字史料三大类。“它们各有特点,难以互相代替,但可以互相补充”[4] 2。实物史料形象直观、实感性强,但它们多为历史的片段,缺乏系统性,需要与其他历史资料一起综合印证。口传史料中有时会有不见于文字记载的珍贵材料,但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有些难免失真。文字史料也叫文献史料,它是经过概括和总结的记载,能连续、系统地反映人类历史活动的内容和过程,便于搜集、保存和利用,然而相对于客观存在的既往,仍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在这几类史料中,文字史料是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一般情况下,“在有文字记载可以凭借的情况下,人们研究历史还必须以文献史料为主,而以实物史料和口传史料为辅”[4]5 。教师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文字史料。一方面要重视政府档案、起居注、实录、正史、诏令、条约、协定等官方文字史料,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私家记载的文字史料,如杂史、野史、日记、书信等。梁启超、翦伯赞等历史学家对杂史、野史就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梁启超认为:“所谓别史、杂史、杂传、杂记之属,其价值实与正史无异,而时复过之。” [2]47 翦伯赞的看法是:“因为杂史不向政府送审,没有政治的限制,能够尽量地暴露事实的真相。所以有时在一本半通不通的杂史或笔记中,我们可以找到比正史更可靠的史料。”[5] 齐世荣先生认为,日记也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故能反映作者的“真面目”。当然也有少数日记是作者准备身后发表的,这类日记往往难以从中窥见作者“灵魂深处的东西”[6],要谨慎对待。例如,对于如何解读蒋介石日记,杨天石教授有三句话很有指导意义:“一、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蒋介石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蒋介石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三、有功有过,既有大功,又有大过。”[7] 我们要通过研究蒋介石的日记来“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以力求给其准确的历史定位。

史料按照其学术价值又可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直接史料也称第一手史料,是指“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 [3]5的史料,间接史料也称第二手史料, 是指“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 [3]5的史料。在史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使用第一手史料,因为它比较接近历史的原貌,只有在第一手史料缺乏的情况下,才去使用第二甚至第三手史料。必须强调的是,“一手与二手史料的区别是有弹性的” [8],不能一概而论,须辩证看待。例如,正史是著作,并非最原始的史料,往往被看作第二手史料,“但正史是根据大量第一手史料写成的,而且这些第一手史料后来大部分已经遗失,故历史研究者就只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把它们看作第一手史料” [9]。

二、史料鉴别要求真

史料以求真为尚。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2]38因为“所凭借的资料若属虚伪,则研究出來的结果当然也随而虚伪,研究的工作便算白费了”[10]。这就要求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搜集到的史料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以学会正误辨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鉴别的方法主要是辨伪与考证,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一)辨识伪书法

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提出了辨识伪书的十二条“公例”,摘录如下:“(一)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十有九皆伪。(二)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等与旧本完全不同者,十有九皆伪。(三)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四)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五)真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佐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六)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七)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鉴别。(八)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九)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两俱伪。(十)各时代之文体,盖有天然界画,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十一)各时代之社会状态,吾侪据各方面之资料,总可以推见崖略,若某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十二)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 [2]81-84

这十二条辨伪“公例”的程序大致不外乎这样几条:查阅书目,旁求佐证,审核原书内容及思想,分析作品文体及文风,推勘作伪材料上的漏洞及拼凑上的抵牾,确定(或推测)其原作者及成书年代等。

(二)二重证据法

“二重证据法”乃王国维所倡。他在《古史新证》中予以了相应解释:“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證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4]379 “二重证据法”主要是运用甲骨文、金文中的新史料与先秦古文献记载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之目的,是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

(三)“层累式”考证法

“层累式”考证法乃顾颉刚所倡。他的基本观念是中国传说的古史系统,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由不同的时代“层累式地造成的”。他把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与内容概括为三层意思: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我们对于古史,“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11]。他用“层累说”说明了神话古史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又用这个方法揭开了传统的神话传说的历史秘密。“层累式”考证法是考证古代史料、揭穿伪史的重要方法。

三、史料引用要客观

在史料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评价历史上所谓的暴君、奸臣或其他反面人物时,教师总是十分相信记载他们错误和罪行的史料,即使明知某些史料有被夸大的可能,也照样引用不误。反之,对记载他们一些优点、好事的史料,则往往视而不见,以为如果相信了这些史料,就会有“同情”坏人之嫌。在评价历史上的所谓正面人物时,只要是记载他们优点和功绩的史料,都信以为真,甚至还人为拔高。反之,凡是记载他们缺点和错误的史料,则不予重视,或着意讳饰。实际上,无论哪一个正面人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无论哪一个反面人物,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因此,对于记载历史人物的每一条史料,无论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地加以分析,客观地加以引用,有功言功,有过言过,功不掩过,过不掩功。要坚决反对论点先行、任意取舍史料的做法。

例如在评价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时,教师不能先入为主,感情用事,仅仅引用有利于论证林则徐是“最先从传统的华夷观念中探出头来认识西方”[12]“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史料。除此之外,还应引用其他相关史料来全面分析评价林则徐,以还原“真实”的而非“神话”的林则徐。鸦片战争前,林则徐从其所翻译的资料中得知英国以贸易为立国之本,对华茶叶贸易获利尤大。因此,他认为,即便鸦片走私之利断绝,英国为茶叶等项利益,也绝不至于与中国决裂。林则徐还了解到英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军队、舰船等数目,并据此判定英国若派军远征,势必有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等后顾之忧,因而不会出兵中国。在鸦片战争发生后,林则徐竟乐观地认为中国能够取胜,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军队“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从林则徐对战争的这些判断失误来看,他对外部世界似“未有透彻的了解” [13]。通过以上分析,师生方可得出结论:林则徐的确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开眼看世界”是可贵的,但他的开眼看世界又是“有限”的。这样的人物评价可谓“论从史出”,令人信服。

对于历史事件的评论,同样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公允地对待相关史料,不能以偏概全,为了某种目的或主观想象,去利用一部分史料,而排斥另一部分史料。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有大量记载太平军纪律严明、发展生产、平等友爱、上下团结的史料,我们不能单单利用这些史料,将太平军说成是历史上少有的仁义之师,进而推断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应该充分加以肯定。反之,也有不少记载太平军纪律败坏、破坏生产、内部钩心斗角、不堪一击的史料,我们也不能单单利用这些史料,将太平军说成是一批乌合之众,进而推断说: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不值得肯定。由此可见,在史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引用有关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功过好坏的史料,唯有如此,才能跳出历史结论的框框,从而对其做出公正而科学的评价。

总而言之,在史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史料类型、鉴别史料真伪、客观引用史料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历史学家,而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史学家的研究方式,以形成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掌握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真正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苗颖.“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基于对2000年以来相关高考试题的分析 [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7(2):47.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3]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安作璋.中国古代史史料学[M].福州:福建人民古籍出版社,2010.

[5]翦伯赞.史料与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4.

[6]齐世荣.史料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9.

[7]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3.

[8]约翰·布罗.历史的历史:从远古到20世纪的历史书写[M].黄煜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41.

[9]齐世荣.略说文字史料的两类:官府文书和私家记载[J].历史教学问题,2013(4):10.

[1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274.

[11]顾颉刚.古史辩(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0.

[1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1.

[13]刘波,杨柏怡.“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教学的几点建议[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2(4):61.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