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七氟醚诱导全麻后麻醉恢复期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04-27刘梅芳吴凤家张丽雅袁燕姗杨满芳谢沛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8期
关键词:七氟醚全麻插管

刘梅芳 吴凤家 张丽雅 袁燕姗 杨满芳 谢沛敏

七氟醚属于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 被广泛用于全身麻醉手术, 由于术后患者手术创伤疼痛、远离家人等问题的存在产生心理障碍, 影响预后[1-3]。为此, 本文对本院七氟醚诱导全麻后麻醉恢复期患者施以整体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七氟醚诱导全麻手术的78例患者, 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9例。实验组中男20例, 女19例;年龄21~67岁。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8例;年龄22~6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即安排舒适、安静病房,介绍住院环境, 减轻患者陌生感;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加以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异常, 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出处理;结合患者饮食爱好安排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的, 增强患者机体能力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 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 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详细介绍麻醉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争取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麻醉;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使其向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安慰, 进一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 避免术中应激反应的发生。②体位指导, 取仰卧位,保持头低脚高位, 维持呼吸畅通;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取仰卧位, 保持头偏向一侧, 避免胃内容物、口腔分泌物误吸,诱发窒息;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 维持有效呼吸。③由于部分麻醉药的残留, 多数患者表现为躁动、兴奋等现象, 影响治疗、护理进程。为此, 应加强防护措施, 加置床栏,使用约束带, 必要情况下遵医嘱向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术后护理待患者清醒, 取半坐位, 促进引流, 减少切口张力, 促进切口愈合, 加以按摩患者肢体, 避免静脉血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向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控制人员走动量, 减少不必要的刺激。④疼痛护理, 观察评估患者切口疼痛持续时间、程度等, 按照医嘱向其提供镇痛剂, 缓解疼痛, 避免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 同时注意监测患者呼吸幅度、节律, 预防呼吸抑制的发生[4-7]。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况(以SAS、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 以50分为临界值, 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8])和麻醉前、到达插管条件时、插管时、插管后1 min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实验组SDS评分为(46.51±1.20)分、SAS评分为(43.33±1.03)分 , 对照组 SDS评分为(55.25±1.15)分、SAS评分为(55.41±1.25)分, 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839、46.577, P<0.05)。

2.2 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到达插管条件时、插管时、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到达插管条件时、插管时、插管后1 min, 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麻醉前, 且实验组的心率优于麻醉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插管后1 min, 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优于到达插管条件时,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时心率优于到达插管条件时, 实验组插管后1 min心率优于到达插管条件时,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到达插管条件时和插管时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插管后1 min的心率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到达插管条件时、插管时、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到达插管条件时、插管时、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麻醉前比较, aP<0.05;与到达插管条件时比较, bP<0.05;与对照组比较, c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指标 麻醉前 到达插管条件时 插管时 插管后1 min实验组 39 心率(次/min) 73.5±13.1 80.7±5.3a 84.7±12.1a 88.5±4.5abc舒张压(mm Hg) 70.2±4.7 48.5±4.5ac 57.3±5.7abc 56.3±2.7abc收缩压(mm Hg) 110.2±9.8 60.4±12.0ac 90.3±3.5abc 103.3±8.1ab对照组 39 心率(次/min) 75.3±14.3 77.0±11.6 70.6±5.7b 73.0±10.7舒张压(mm Hg) 72.7±6.3 56.3±7.6a 63.3±5.7ab 67.7±4.3ab收缩压(mm Hg) 110.8±11.6 90.4±6.6a 97.7±7.2ab 100.7±8.1ab

3 讨论

全麻诱导期气管插管属于侵入性操作, 易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 以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儿茶酚胺浓度上升为表现, 影响手术效果, 增加手术并发症[9]。然而通过合理的诱导方法、用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气管插管时的并发症。近些年, 七氟醚成为当前临床全麻诱导期的常用药物,其起效快、诱导时间短、不良反应轻等多种优点, 受到临床麻醉师的认可与接受。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受教育程度低, 使其在麻醉认知方面存在不足而产生各种不良心理效应, 影响预后恢复。

整体护理属于新型护理工作模式, 是指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自身状况的同时需要加强患者所处环境、心理、物理等影响康复因素的护理, 即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 将护理服务、护理管理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结合患者心理、生理, 文化等方面需要向其听最佳的护理服务, 充分体现出整体护理的积极性、整体性、连续性等特点[10]。为此, 本文对本院行七氟醚诱导全麻后麻醉恢复期患者施以整体护理, 结果显示实验组心里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且实验组插管时的血压优于对照组(P<0.05), 是由于整体护理的开展, 患者对麻醉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彻底消除不良情绪, 积极面对麻醉, 减少机体应激反应, 加上疼痛、呼吸、引流管等方面的护理, 利于缓解患者疼痛, 提高患者舒适度, 减少并发症, 提高预后预后,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等[11]。

综上所述, 整体护理对氟醚诱导全麻后麻醉恢复期患者起到了重要的临床作用, 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

[1] 张萍.对行全麻咽喉手术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在预防其麻醉恢复期躁动中的效果.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15):205-206.

[2] 张学, 孙小玲.舒适护理在小儿咽喉手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14):172-174.

[3] 陈玲.舒适护理在小儿咽喉手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应用.中医学报, 2013(B12):198.

[4] 汪丽, 邓燕, 孙琰杰.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10):68-69.

[5] 陈香环.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临床评估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8):271.

[6] 杨天凤, 唐晓凤, 赖庆利, 等.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临床评估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4):19-20.

[7] 孔兰凤.全麻术后恢复期患者气管导管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0):179-180.

[8] 马虹, 鲁鸣, 高晓兰, 等.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19):168-172.

[9] 杨晶晶.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6):2708.

[10] 周丽霞, 张晶.整体护理在七氟醚诱导全麻后麻醉恢复期效果的临床观察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28):291.

[11] 明月, 岳秀娟.整体护理在七氟醚诱导全麻后麻醉恢复期效果的临床观察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12):2268-2270.

猜你喜欢

七氟醚全麻插管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七氟醚麻醉对患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及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