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八”被难烈士纪念册》小考

2018-04-27■马

红岩春秋 2018年4期
关键词:追悼会纪念册主席台

■马 乐

◇铜版甲

◇铜版乙

◇纸型乙

◇纸型甲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珍藏着4件民国时期的文物,其中2件为印有照片的铜制长方形薄板,2件为阴刻文字的纸质版面模型,它们均与1946年飞机失事遇难的“四八”烈士有关。经考证,该批文物为印刷用具,在印制《“四八”被难烈士纪念册》一书时所使用,距今已有70余年。

烈士罹难,八方哀悼

1946年4月8日,参加完重庆谈判的共产党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由重庆乘飞机返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一同乘机的还有同年3月被中共中央营救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及其夫人李秀文、儿子阿九与女儿扬眉,以及参加完巴黎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回国的邓发、教育家黄齐生等17人。因天气恶劣,飞机于下午2点左右在晋西北兴县东南80里的黑茶山撞山焚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遇难事件。

事件发生后,全国多地举行了悼念活动。同年10月,由中共代表团撰写的《“四八”被难烈士纪念册》一书正式出版。该书为32开平装,计600余页,主要介绍烈士遇难经过、烈士生平事略、社会各界悼念题词及延安、上海、北京、重庆等地的悼念情况。

这4件文物,均为印刷《“四八”被难烈士纪念册》“陪都追悼情形”一节时所使用,其在书中的页码是第425-441页。其中第425-429页共印刷了7张图片,包括“陪都各界追悼会会场大门”“会场口牌坊”“来宾踊跃参加追悼”“挽联一角”“上:开会之前的会场”“下:周恩来同志致词”“中共代表团、中共四川省委、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及重庆《新华日报》联合追悼会”,第430-441页为文字内容。

博物馆馆藏的2件纸质模型是一种印刷用具,学名为“纸型”。一件是第429-432页的内容(以下称“纸型甲”),另一件是第437-440页的内容(以下称“纸型乙”)。另外2件印有照片的铜制薄板,乃民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印刷照片工具,学名为“照相铜版”。其中一件是第428页下方的图片(以下称“铜版甲”),另一件是纸型甲第429页的图片(以下称“铜版乙”)。

方寸之物记录历史

这4件文物,凝固的历史记忆,至今令人难忘。

铜版甲长6.5厘米,宽8.8厘米,金属表面氧化。该铜版是依照1946年4月19日重庆青年馆追悼会周恩来站在主席台上发言时拍摄的照片制成。结合翻拍照片和图书印刷的照片看,铜版真实地反映了重庆青年馆追悼会当天主席台的布置情况:主席台顶部挂有“陪都各界追悼王秦叶邓黄诸先生大会”“精神不死”两个大条幅,主席台后部挂有12幅烈士肖像照片,中间为追悼会主席台,两侧挂有多个追悼烈士的条幅,主席台前边缘点有烛火,烈士肖像下方及主席台下整齐排列着大量带有挽联的花圈,台下人头攒动。

《“四八”被难烈士纪念册》第435页《恩来同志悲痛誓词》一节中,讲述了周恩来当时在台上演讲的情况。他首先在台下说道:“为了继承死者事业,要把悲痛的心化成团结的力量,为实现真正的民主而奋斗!”然后走上台,讲述了诸烈士的生平事迹。

谈到王若飞,周恩来讲述了“这位久经锻炼考验的革命者最近二年来为和平民主团结”所做的努力。他悲痛地说:“失掉了他,好像失掉了一种力量,失掉了一种鼓励,失掉了一个帮手。”周恩来回忆,临别前夜王若飞和他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没想到竟然成了遗言。

◇叶挺

◇邓发

谈到秦邦宪,周恩来说,“邦宪同志来渝从事宪草起草工作,为民主宪法的产生而努力,此次因宪草问题,回延安报告,竟以身殉。我们要填补这个空子,为民主宪法而奋斗。”“不管什么样的破坏都要产生中国三十五年没有的一部民主宪法,我们要为民主宪法而奋斗。”

◇1946年中共代表团主编的铅印本《“四八”被难烈士纪念册》

周恩来谈到叶挺在北伐和抗战中的功绩,称他英勇善战,堪称“革命彗星”,“此次出狱一月,几乎全家蒙难”。接着又讲到邓发、黄齐生等人,并对美军4位机师表示哀悼。

周恩来总结说,“他们为了民主和平团结的事业而奔走到最后一口气,流了最后一滴血,以致粉身碎骨,他们的死是惨痛的,但又是光荣的”。为了继续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我们“要使任何破坏协议的企图都不许其成功,任何冲突都要停下来,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我们要把悲痛的心收起来,化成团结的力量,冲破黑暗,迎接光明”。

铜版乙长7.1厘米,宽10.9厘米,比铜版甲略大。其上的照片反映了1946年4月21日下午,中共代表团、中共四川省委、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及重庆《新华日报》馆全体工作人员在重庆红岩村为“四八”烈士举行联合追悼会的情景。照片虽已模糊不清,但仍可依稀看到会场挂着的挽联和参加追悼会的人们。该铜版为印刷《“四八”被难烈士纪念册》第429页时使用,与纸型甲左上空白部分相契合。

关于追悼会的情况,纸型乙及第441页《重庆中共代表团四川省委等追悼会》一文有较为详细的表述。追悼会第一项议程是公祭,由周恩来主祭,董必武、吴玉章等陪祭,接着是董必武、周恩来、吴玉章、陆定一等发言。他们指出,“四八”烈士的遇难是“全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但是大家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努力地完成死难者未竟的事业”。

烈士精神传千秋

两件纸型尺寸相同,长29.3厘米,宽19.2厘米,长方形,纸质,宋体竖排文字,保存较好。纸型甲左上角有一块长7.1厘米,宽10.9厘米的长方形凹陷,用于搭配铜版乙使用。

第430-432页主要介绍了重庆对“四八”烈士举行的最为盛大的追悼会——陪都各界追悼王秦叶邓黄诸先生大会。其中,“陪都各界追悼王秦叶邓黄诸先生大会筹备会启事”一节,陈述了“四八”烈士的遇难经过,并确定了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等信息。大会设置了筹备会,提前开展布置会场、收集挽联、组织人员等工作。

追悼会“空前盛大和沉痛”,共收到花圈、挽联、电函计千余件。大会由李公朴主持,张澜主祭,周恩来、邵力子、沈钧儒等陪祭,各党派负责人和各界群众近万人前来参会。人们唱着郭沫若创作的挽歌《英雄们向暴风雨飞去》,由郭沫若读《陪都各界追悼大会祭文》,孙科、周恩来、邵力子等先后致词,最后由董必武致答谢词,大会于11点散会。

纸型乙上共有4篇文章,相关记载如下:

一是《罗隆基说定要光明——为争取一部民主宪法决不让步》。罗隆基在文中写道:

中国是黑暗的,社会是黑暗的……什么是光明,和平民主团结是光明,什么是黑暗,内战分裂法西斯是黑暗,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停止内战,反对分裂,彻底消灭法西斯残余,我们要把光明找到。

二是《陪都各界追悼大会祭文》,即郭沫若所读的祭文:

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四月十九日,陪都各界人士,谨以生花鲜果,清酌素羞之奠,奉献于王公若飞、秦公邦宪、叶公挺、黄公齐生,及同时遇难诸公之灵遥祭。诸公奔走国事,遭罹祸殃,举国人民,感深怆痛……呜呼诸公,诸公之生,生为民主,诸公之死,死为民主,民主建国,粗具楷模,实现之责,端在吾徒,务期团结,促进和平,遵重协议,俾底促成,与民更始,殖产弭兵,自由中国,将庆诞生,昭我嘉谟,示我懿则。生死以之,同心协力。用以纪功,用以报德,俎豆馨香,百世不忒,呜呼,哀哉,尚飨。

纸型乙的后半部分,则介绍了另外两场小型追悼会“重庆中共代表团四川省委等追悼会”及“重庆《新华日报》社追悼会”的相关情况。其中,重庆《新华日报》社追悼会是《新华日报》全馆工作人员于1946年4月23日在化龙桥新村举行。会议由《新华日报》总经理熊瑾玎主祭,陈竞寰等陪祭,熊瑾玎、吴玉章、王维舟、陈竞寰等讲话。会议肯定了“四八”烈士为民主、团结、和平所作的贡献,持续到晚上7点结束。

4件文物,见证了共产党人的情谊,寄托了人民群众的悲痛,是一组不可多得的近代文物。

◇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与各界人士在重庆“四八”烈士追悼会上

猜你喜欢

追悼会纪念册主席台
“不”同寻常 各个突破
迎接新学期
聚餐
追悼会
基于用户体验的纸质纪念册与电子纪念册的对比研究
慎上“主席台”
昨晚没睡好
了悟图
纪念册上的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