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河南小麦市场情况分析及2018年展望

2018-04-21

现代面粉工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收购价河南河南省

卢 峰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 郑州 450046

河南是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小麦产业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2017年,河南小麦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3550万吨,增产2.4%;同时小麦整体质量好于上年,中等以上小麦比例明显提高。市场方面,2017年河南小麦平均价格稳步走高,年末达到近年来高位水平。2018年,河南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在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降低的影响下,预计2018年河南普通小麦市场行情或将回调,但幅度有限。

1 2017年河南省小麦生产种植情况

1.1 2017年河南省小麦产量小幅增加

受政策支持,2010年以来,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整体维持增加趋势,产量除2016年小幅降低外,其余年份均为增产增收,至2017年,河南小麦产量水平处于历史新高。

2017年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为8212.5万亩,比上年增加14.0万亩,增幅为0.2%;平均亩产量为432.2公斤,比上年提高9.4公斤,提高了2.2%;总产量为3549.5万吨,比上年增产83.5万吨,增幅为2.4%[1]。2010年以来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及产量见表1。

1.2 2017年河南省小麦品质提升

受地理位置及气候影响,河南小麦品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乡、安阳、焦作等豫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优质小麦集中产区。2017年河南省小麦的整体质量明显好于上年,主要特点是:容重增加、中等(国标三等)以上小麦比例明显提高,不完善粒显著下降。一等至五等小麦比例分别为35.4%、41.8%、16.9%、4.2%、1.1%,中等以上的占94.1%。全省小麦不完善粒由2016年的9.9%下降到5.3%。2017年河南省小麦品质比上年普遍提升,表现在:降落数值、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中等,小麦仍以中筋品种为主,优质强筋和弱筋品种均表现出较好品质特性[2]。

表1 2010年以来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及产量

1.3 2017年河南省小麦种植成本下降收益增加明显

受产量增加,价格走高及成本降低的影响,2017年河南省农民种植小麦收益较上年明显增加。2017年河南小麦平均生产成本545元/亩,比上年降23.6元/亩,降幅4.2%。其中,物质费用231元/亩,比上年降12.8元/亩,降幅5.3%;生产服务支出157.5元/亩,比上年降2.7元/亩,降幅1.7%;人工成本156元/亩,比上年下降8元/亩,降幅为4.9%。2017年河南省农民每亩小麦生产成本见表2。

表2 2017年河南省农民每亩小麦生产成本表

2017年6月份河南中等小麦市场平均价格1.14元/斤,比上年增加4.7%。依此测算,2017年河南农民每亩小麦的总产值985.4元,年增加65元,增7.1%。扣除544.7元的生产成本后,种植每亩小麦的生产收益是440.7元,年增加88.6元,增幅达25.2%[3]。

2 2017年河南省小麦价格整体保持高位水平

2.1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 2017年河南小麦收购市场活跃

2017年6月6日,河南全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最低收购价格(国标三等)为1.18元/斤,相邻等级间差价0.02元/斤。因小麦品质较好,贸易、存储、加工等企业收购较为积极,收购量保持较高水平。据河南省粮食局数据,截至政策性收购结束(2017年9月30日),河南省累计收购小麦2152万吨,年同期减少78.3万吨。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1043万吨,年同期减少172万吨,平均收购价1.205元/斤,年同期增0.005元/斤;按市场价收购1109万吨,年同期增93万吨,市场收购均价1.21元/斤,年同期增加0.105元/斤。市场价收购优质小麦81.3万吨,平均收购价1.27元/斤。2006年以来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见表3。

2.2 2017年河南小麦价格整体较为强势

2017年河南小麦价格整体较为强势,2017年1~3月份,市场延续春节前后的强势,价格坚挺;4~6月份存储、贸易企业为收购新季小麦准备仓容,轮出粮源较多,市场价格小幅回落;6~9月份新麦上市,在政策支持下,收购主体积极性较高,新麦价格由低到高稳步上涨;10~12月,受市场粮源逐步消耗,流通量减少及成本增加的影响,全省小麦价格继续走高,达到高位水平。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河南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502元/吨,年同期涨91元/吨,涨幅3.76%。2010年以来河南三等小麦平均价格走势见图1。

表3 2006年以来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 元/斤

图1 2010年以来河南三等小麦平均价格走势图

2017年河南小麦保持强势的主要原因:一是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持力度依旧。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价格同2016年相同,政策力度不减,同时,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量达到1043万吨,接近全省总产量的30%,对市场的支持作用明显。二是2017年河南小麦品质较好,加工企业有信心增加存货,贸易企业挺价心理增加,对后期市场涨价预期较高。三是河南省是小麦加工大省,小麦粮源需求量大,消化能力强,供求两旺,市场较为活跃。四是2017年河南小麦粮源流向周边省份及销区较多,省际间粮源流动较往年提升。

2.3 河南小麦加工产能过剩 行业整体效益不高

近年来,我国小麦加工行业“麦强面弱”的形势一直存在。城乡经济差异缩小,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食品消费趋于多样化,肉蛋奶类消费增加,面粉的人均消费情况出现下降的趋势。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7年8月份预测,2017/2018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037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401万吨,减幅3.7%。其中,食用消费为875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00万吨,减幅1.1%。河南小麦加工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转换升级,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亟需在发展中解决。2014年资料显示,河南入统的面粉加工企业就达713家,加工能力5950万吨,为全国的四分之一。河南面粉加工行业在做大的同时,问题却越来越多,产能过剩、同质性竞争等恶性循环,致使行业整体效益不高、抗压能力较弱[4]。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截至12月31日,河南主要粮油批发市场特一粉交易均价3369元/吨,年同期上涨78元/吨,年涨幅2.38%,涨价幅度略小于小麦。2010年以来河南省特一粉均价格走势见图2。

图2 2010年以来河南省小麦粉(特制一等)平均价格走势

3 2018年河南小麦市场情况预测

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产品政策调整“市场定价”的导向逐渐明确,“政策市”特征或将逐渐减弱,小麦市场后期供需关系变化将逐步成为影响价格运行的主导性因素。预计2018年全国及河南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主框架不会改变,后期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将增加;河南省小麦市场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或将增加。

3.1 预计河南省2018年小麦产量变化不大 优质小麦生产规模增加

根据河南省农业厅农情调度数据,截至2017年11月14日,全省已播种小麦8153.4万亩,占预计播种面积的99.4%,已出苗面积7090万亩,全省麦播基本结束[5]。由于2017年麦播期秋雨连绵,河南部分地区秋收和麦播均受到影响,导致麦播期推迟,部分农户受此影响改变种植意向。如果天气正常,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2018年河南小麦产量变化不大。在河南8200万亩麦播面积中,840万亩土地播下了特种小麦,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加速,未来几年这个数字有望达到1500万亩[6]。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河南省加大对优质小麦生产的政策支持,预计2018年河南优质小麦生产规模继续增加。

3.2 2018年河南省小麦供需整体宽松 政策性库存充足

从小麦供需形势来年,近十年来,河南小麦整体处于增产丰收的状态,产量不断走高,小麦优质化比例增加,供给较为稳定。消费方面,加工业产能不断提升,需求较为稳定。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肉蛋奶比例增加,小麦口粮消费比例降低,增速回落。从河南小麦市场整体形势来看,预计2018年河南小麦市场供需形势整体较为宽松。

2015~2017年,由于国家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提高,用粮企业购买不积极,导致政策性小麦销售进度缓慢,河南省2015~2017年收购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大部分形成库存,数量不断积累。庞大的库存对小麦后期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若市场价格继续走高,庞大政策性库存不但能满足市场需求,填平短期供需缺口,而且会将拉低小麦价格平均水平,因此,预计2018年小麦市场价格上涨有一定压力,政策性小麦的销售价格是市场很难跨越的顶部。

3.3 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与销售价格下调 河南市场或平稳回调

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收购与销售政策是影响小麦市场的重要因素。2006~2014年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不断提高,2014~2017年连续4年维持在1.18元/斤的水平,2018年首次下调至1.15元/斤。最低收购价小麦的销售底价同收购价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6~2015年不断上调,2015~2017年维持在高位水平,2018年1月份下调。2018年最低收购价与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的下调,反映了“政策市”特征将逐渐减弱的导向,供需关系变化将成为影响后期市场价格运行的主导性因素。在政策效能预期减弱、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主导作用等因素影响下,预计2018年河南小麦市场波动频率和幅度将有所增大,价格整体呈现上有“政策性粮源销售”抛售压力,下有“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持”的区间震荡形势。

4 对促进后期河南小麦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针对2018年河南小麦市场预测情况,结合河南省小麦产业现状,在“市场定价”导向逐渐明确,后期小麦市场“政策市”特征将逐渐减弱的环境下,在政策效能预期减弱、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主导作用等因素影响下,建议后期河南省在小麦产业方面,明确政策针对性,以市场为导向,促进规模化、优质化进程,加快构建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专用小麦产业带,提升河南小麦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4.1 提高生产效益 促进小麦种植规模化和优质化

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决定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由注重“量”转变为更加注重“质”,基于此,优质麦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普通麦的需求将稳中趋降。河南省需要逐步改变小麦生产“规模小、品种杂、品质差”的现象,以“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小麦生产结构实施调整,合理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小麦种植规模化、优质化,提高小麦生产效益。通过更新品种、规模种植、产销衔接等措施,在不同生态区域种植不同类型的优质专用小麦,快速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提升河南小麦整体品质,适应市场需求。

4.2 河南小麦产业发展外部约束不断增强 产业支持保护政策需要系统化

河南小麦生产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快,耕地、水资源、环境等问题不断出现,小麦种植面积增长空间越来越小,生产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市场方面,政策与市场矛盾不断显现,政策小麦库存高企而加工企业却出现“购粮难”。面对越来越复杂、挑战越来越多的发展环境,河南小麦产业支持保护政策需要更加系统化,需要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小麦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大生产性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增加小麦科技研发投入;创立小麦节水补贴、主产区生态修复补贴、农业灾害保险补贴等,提升总体小麦品质,稳定生产规模。二是加强流通、加工、消费方面的疏通与引导。包括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快政策性小麦去库存进程,促进小麦粮源的流通,完善升级小麦加工行业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促进居民消费等。

4.3 加快市场化机制作用 推进产业化经营

河南小麦产量大,小麦产业参与企业众多,但基础薄弱,受政策影响较强。政策效能预期减弱、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主导作用的变革时期,也将成为发展的契机。一是要大力促进发展有影响力、有凝聚力的综合性粮食企业或集团企业,发挥河南小麦的整体优势,避免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局面,提升河南小麦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二是加快市场化进程,对落后的产能进行改造、合并、升级、淘汰,促进先进产能,引导市场消费需求变化等方面,推进产业化经营,多措并举,实现河南小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小麦加工行业的整合升级发展,有利于小麦粮源的流通与转化、解决高库存问题;同时,加工行业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变,将促进市场对小麦品质的追求,提高产业链终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加工企业的整合升级,形成优质化生产与加工的良性循环。

[1]河南调查总队综合处.关于2017年河南夏粮生产情况的公告[R].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7-7-13

[2]河南省粮食局,河南省农业厅.2017年全省收获小麦质量品质报告[R].河南省人民政府,2017-10-30

[3]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成本显著下降 收益明显增加——2017年河南小麦生产成本收益调查分析[R].河南省统计局,2017-07-17

[4]杜君,丁宝秀.产能过剩竞争激烈 小麦大省如何做强面粉加工[N].河南日报,2014-08-29

[5]高长岭.已播面积占预计总面积99.4%河南小麦播种基本结束[N].河南日报,2017-11-15

[6]王汉超.河南农业结构转型加速 特种小麦特好卖[N].人民日报,2018-01-05

猜你喜欢

收购价河南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出彩河南
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公布 每50公斤112元
积极应对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调整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小麦最低收购价再次下调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