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2018-04-19高飞

考试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质疑兴趣情境

摘要:很多小学生对于作文十分挠头,一提到要写作文便会产生畏难情绪,最后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味同嚼蜡,毫无新意。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还得从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激发学生的灵感,就会持续地、积极主动的钻研,以提高写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质疑;兴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认为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要充分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学生的“作文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提起笔来,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也就不能做到言之有物,这样自然写不出好的文章。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首先就要充分创造各种情境,引领学生用心体察生活中的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创造情境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了解情境的细节。

例如在布置了《家》的作文题目后,很多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都认为这个作文非常容易写,有的同学写:我家有好几个屋子,一个屋子是爸爸妈妈住的,还有一个屋子是我住的,家里还有厨房和厕所,接着描写各个屋子的布局和功能。还有的同学呢,除了描写房间的布局之外,也简单地描写了家里的家庭成员。学生们写到的这些确实是“家”,但是呢还少了一些更灵动和温暖的情感。

在这种情况下,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在教学楼中创造了一个“家庭情境”。这里所谓的“家庭情境”,是我们观察楼体外部的燕子筑巢的过程。学生们对于动物有着天然的喜爱,而我的想法是引领他们对动物进行观察,再带入到“家”的主题之中。我想告诉同学们,家除了是我们居住的地方,还是爱的归属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温暖才是家真正的意义。

学生们静静地仔细观察了燕子一次次衔来泥土和草茎,精心地为自己打造住处,都表现的兴趣盎然。在观察结束后,我有意识地对学生们进行了引导:“燕子忙碌筑巢,是为了居住和繁育后代,小燕子将会在里面出生成长,最后飞向蓝天,你们的家庭也是同样如此,父母都在辛苦地工作,也是为了给你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里面,有的不仅仅是家具和家庭成员,更充满了爱。”学生们在观察燕子筑巢的过程中,被激发了兴趣,再经过引导,想起了自己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再次进行作文时,果然言之有物,虽然文笔稚嫩,却充满了真情实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的教学,很多学生学会了发散思维,在以后的作文过程中,类比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 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学生同样如此,他们在作文之路上的每一点进步,如果获得肯定和赞赏,都会激发他们进一步写好作文的兴趣。

在一堂作文课上,学生们都在根据作文题目进行认真的思考,一名小男生却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我走到他的身边轻声问他在看什么,他下意识地回答道:柳树多像穿着绿衣裳的仙女啊!回答后转头看到我,马上变得惶恐不安,害怕我会因为他的走神而批评他。然而我并没有为此大发雷霆,却对他刚才那生动的比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走到黑板前,将他所说的句子写了下来,当作造句的范本为大家进行了讲解,并对小男生进行了夸赞。欣赏和鼓励带给他无穷无尽的动力,并彻底激发了他对作文的兴趣,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学习热情特别高涨,每次遇到作文都会很用心地写作,而且其中不乏好的文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学生好奇、好动、想象力丰富又很热情,他们可能不懂如何布局谋篇写好一篇作文,但是他们会发自内心地去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事物,会给它们穿上美丽的外衣。所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鼓励、表扬、认可,而不是打压和批评,才会让孩子们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如此一来,写作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出口。写作变成了一件好玩儿的事儿。

因此,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表扬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能够在作文之路上勇往直前。

三、 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更是产生兴趣的源动力之一。对于作文来说也是如此,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探究的兴趣,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例如《大海的歌》中写道:天和海,蓝色的雾,蓝色的云;蓝色的波纹,蓝色的潮声。无边的海,像一面大玉镜。映着天,天变蓝了;映着鸟,鸟也变蓝了。仰头看,天变成了海。那云,就是翻滚奔腾的波流;那鸟,就是来往穿梭(suō)的鱼群……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有名学生提出了异议,他满是不解地对我说,他和家人在暑假的时候去了海边,并没有看到蓝色的雾,蓝色的云,只看到无数的人潮,海洋也不像一面大玉镜,相反的,海水因为人为因素却有些浑浊。

对于学生的质疑和“较真”,我没有立刻进行反驳,而是在讲解文章的各种写作手法的同时,对他的质疑进行了解释。同时也鼓励他将自己在海邊看到的一切都写下来。最后学生的文章里,不仅具体讲述了自己对海洋的感受,更出现了具有环保意识的“面对浑浊的海水,我仿佛听到了他轻轻的叹息”这样的句子。可以说,通过对这名学生的质疑的引领,使他更加认真的思考自己看到的问题,由此催生了一篇难得的作文。

写作是一个产出的过程,它不是教给孩子一些写作的套路,背几个开头和结尾就能把一篇文章写好。写作是一个培养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去真正地观察生活、体会情感,然后用一定的方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描述出来的过程。所以,面对学生的不解和质疑,老师不是鼓励他们去编造,或者生硬地相信文章所描述出来的美景,而是要引导他们真正地去体会、去观察,他们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感受到的。这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想要写作文的兴趣,才能真正地写好作文。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观察生活,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促使他们克服对于作文的畏难情绪,产生写好作文的欲望,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

作者简介:

高飞,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上海路小学。

猜你喜欢

质疑兴趣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