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与哲学》教学初探

2018-04-17武海渊

新课程·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教与学矛盾

武海渊

哲学是“人学”,哲学应当是充满暖意的,贴近人的生活的,关心人,理解人,它的道理应当是循循善诱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们进行《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不是给谁讲大道理,而是与学生共同进行精神层面的洗礼,自净的过程。只不过我们传导的是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一位同事说过,“我的一生努力过的都一事无成,做成的事情都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这是一个人真实内心的显露,是学习哲学的人不能回避的话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不去关心,高高在上地讲一堆道理不是哲学教学的本意,而是对真正哲学的歪曲与误导。我们的内心总是充满困惑与迷茫,哲学就是从这些普通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矛盾产生发展的,哲学的学与教理应回归它的本来。

高中生的生活充满了矛盾,高中政治教师生活的世界也不是理想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教哲学的老师恰恰应当利用这些现成的素材,因势利导,展开教学,展开哲学的思考,进行哲学的思辨,实现教学中生活的哲学化,哲学的生活化,使自己与学生在哲学的教与学中教学相长,并且用以指导各自的人生,满足各自的精神需求,这才是《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教学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诚实处世,不能自欺欺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我们自己与学生就要按这个标准要求自己,不能满嘴马克思主义,而心口不一。一个人,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才能正确对待教与学中的问题,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各自的教与学。一个高中生,对待学习中的问题,不敢面对,甚至有不少老师对待问题的态度也是如此,有的老师自己在考试中参与作弊,为的是自己班级的学生取得一个好成绩,结果带来的是学生更加肆无忌惮地作弊,每次平时测验,考试成绩遥遥领先,老师与学生都沉浸于学校与家长的赞赏中悠然自得而不能自拔,更不愿捅破自己精心编织的幻想,一直到高考则是学生、家长、学校、老师的大失望,教训惨痛。我们教学生学习哲学,不能教给他们追求真实、实事求是的态度,那么再多的其他又有什么意义。所以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教还是学,诚实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诚实面对自己的成绩与问题,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这是取得进步不可或缺的一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一定是充满曲折的,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个人身体与心理的,有个人感情上的,有人际交往的,有生活上的,更多的是学习上的。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学生就是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锻炼、实现成长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发展观点的体现。比如,对于高中生的早恋现象,教师怎么办?哲学教师怎么办?传统的观点认为,处理学生的早恋是班主任的事情,与思想政治课教师无关,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在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殊不知,正是因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这种脱离学生生活的哲学教学,使哲学对于普罗大众,对于普通学子日益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缺乏活力的书本知识。哲学在高中阶段要实现扎根于学生,扎根于生活,教师就必须使哲学教学生活化、社会化、世俗化。哲学教师的意义在于关注普通学生的情感世界、内心矛盾冲突,在于和普通学生同呼吸共命运,为学生的精神生活提供食粮,为学生内心的困惑提供指引。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写道。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那么就要承认在高中阶段男女学生之间互相产生爱慕之情的客观必然性,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否定一切。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它的主要矛盾的发展决定的,在高中阶段,事物的主要矛盾无疑是文化学习与升学的内在矛盾,如果任由男女同学之间自然的好感发展下去,就势必会干扰学习这个主要矛盾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同样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高中学习是需要全力以赴的,如果沉迷于花前月下那么就很有可能影响高中生的文化课学习,进而影响自己的远大前途。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待高中阶段学生的感情问题,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的整体。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中的教学,一定要回归到贴近学生生活上来展开,一定要在整个过程中不忘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更高层次的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实上,每当我们包括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内心充满了矛盾,恰恰就是哲学教学的契机的出现。世界是物质的,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个人的主观努力只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才能成功,这恰恰说明了世界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主义的原理。

?誗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生活与哲学教与学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楷书的教与学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生活与哲学》教材辅文的特征、功效及运用
学生的“难”,老师的“解”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