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与哲学》教材辅文的特征、功效及运用

2017-02-20毕妍孟庆男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名言

毕妍 孟庆男

摘要 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生活与哲学》为例,在分析教材辅文的名言、专家点评和相关链接的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教材辅文的作用,通过教师和学生树立辅文观,让辅文贯穿教学始终,利用辅文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实现对教材辅文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 辅文 名言 专家点评 相关链接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辅文以楷体字的形式出现,其所占篇幅与正文不相上下。辅文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其作用主要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但在现实教学中,辅文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由此,笔者通过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哲学与生活》为例,深入剖析教材辅文,丰富教学内容。

一、教材辅文的分类与特征

1.教材辅文的分类

(1)名言

原指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而在教材中,主要指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其作用主要是对教材内容的证明,使教材原理更加具有说服性和真实性。如《生活与哲学》第10页,主要讲述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原理。名言部分就补充了恩格斯所说的一句话: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原理是恩格斯的观点,而这句名言正是对教材原理的证实。

(2)专家点评

原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全面知识的人,或者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对别人的行为艺术(如表演)加以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意见等。而在教材中,主要是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如《生活与哲学》第43页,主要讲述实践的概念和特点,并未涉及到实践活动的形式。所以在专家点评中,对这一原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详细介绍了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的三种具体形式,更深入地进行理论分析。

(3)相关链接

原指网站内容,与关键词相关的网站上留下的鏈接。在教材中,主要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其作用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对个别名词的解析,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帮助学生更完整地掌握知识。如《生活与哲学》第87页,这部分主要讲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但对于这两个关键词,正文中并没有做详细的讲解。所以,在相关链接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进行细致的解释。这就是通过联系上下文,对名词进行概念性的解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教材辅文的特征

(1)补充性与针对性

在《生活与哲学》中,正文多以哲学原理性知识和概念为主,缺少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部分。辅文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辅文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详尽的描述和分解,是对教材正文中不够完善地方的补充,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和充沛。但辅文并不是随意添加的,而是要根据正文内容和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进行有针对性的排版。

(2)科学性与引导性

“辅文大批量地出现在《生活与哲学》的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全方位的角度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社会责任感。”

(3)延伸性与灵活性

教材辅文的出现是与正文内容息息相关的,但又区别于正文内容。从深度上说,它是对正文原理内容的剖析;从广度上说,它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彻底、更完整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辅文的出现较为灵活,《生活与哲学》教材中,三类辅文的数量、分布和排版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灵活添加,并没有固定模式和板块。

二、教材辅文的功效

1.使教材内容完整

辅文虽然不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和低估其能够填充教材内容的作用。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编排,这就要求知识点有主次之分。在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当中,不管知识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都需要完整地呈现在教材当中。其中,正文凸显重要知识点,辅文正好填补空白,将次要知识点加以补充完善。

如《生活与哲学》第49页,正文内容主要是讲述“认识的三个特征”,而并没有涉及到“人类认识的过程”,但这一框的题目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为了完善正文对本框题目的缺陷,辅文就通过名言的形式,利用毛泽东主席的一段话,将“人类认识的总规律”阐释清楚,既照应了题目,又丰富了教材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心理学中,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在教材辅文中,包含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而这些辅文材料就诱导学生对生活常识和知识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学生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如《生活与哲学》第62页,辅文通过相关链接的形式,讲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学生们会提起兴趣,急于了解这个典故的具体内容,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3.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教材辅文就地取材,在生活中挖掘教学情境资源,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生成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如《生活与哲学》第32页,辅文通过相关链接的形式,创设一个学生踏进一条流动的河的情境,出来后再次踏进那条河流,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身临其境并思考:人是否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教师再结合本节课运动与静止的知识点给学生启发,答案可想而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由此再总结升华知识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否认相对静止,属于诡辩论。这就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经验。

4.拓展教学内容

在课程改革后,更加强调要进行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当中,更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而辅文自身所具有的辅助作用,能够协助教师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加工,拓展教材内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如《生活与哲学》第98页,辅文通过专家点评的方式,讲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含义及其意义。对应的教材正文内容主要阐释了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辅文在此处设置专家点评栏目,恰好在原有基础知识上,拓宽了教材正文内容,说明应该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宽泛的知识点,巩固和升华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是进行生成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教材辅文的运用策略

教材辅文尽管处于辅助和次要地位,但其在教材中所占篇幅却与正文相差不多。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辅文的利用和处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应合理把握和运用教材辅文。

1.让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辅文观

在“应试教育”下,社会普遍形成一种为了取得高分而进行教育的观念,教师和学生只注重《课程标准》中罗列的知识点,即教材正文所阐述的知识。教师和学生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就没有树立要注重教材辅文的观念,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教学与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只会重视教材正文内容,而忽略教材辅文的作用。久而久之,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压制了他们的求知欲,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缩小了知识面。所以,教师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辅文观,正视教材辅文的作用和价值。不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钻研教材辅文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了解教材辅文的内容及其意义。

2.让辅文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1)利用辅文导入新课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傳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所以,“导课作为从旧知到新知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辅文具有科学、新颖、独特等特点,利用教材辅文进行导课,可以把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上来。”

如《生活与哲学》第33页,辅文通过名言的形式展示荀子的一句话:“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在开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抛出荀子讲过的这句话,并问学生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一般来说,这应该是在语文课或者历史课上学习的历史人物名言,所以,学生对此就会产生好奇心和疑问。由此,学生的注意力在开课时就会集中起来,教师让学生互相探讨交流,也会使课堂氛围立刻活跃起来。利用教材辅文导入新课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导课的有效性。

(2)利用辅文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是指教师讲授新知识的过程和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一堂课的核心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辅文,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媒体课件内容,通过问题探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重点、难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的讲解和传授。

如《生活与哲学》第22页和23页。同学们都知道本节课正文内容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别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形成探究性问题,分析三者对应的哲学观点,学生就可以借鉴教材辅文。辅文通过相关链接的形式,分别具体介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以及具体内容,再加上同学之间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连接性,在探讨研究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更有生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辅文做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指教师在讲完新课之后,对课上所讲内容进行复习、归纳、总结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语言进行总结;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还可以通过习题的方式巩固知识要点。这样就会给整个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教师不可小觑课堂小结的作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结呢?其实,教材辅文中有的部分就适合做结束语。

如《生活与哲学》第77页。辅文通过名言这个栏目介绍江泽民主席说过的一句话:“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本节课学习的就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教师利用这句名言进行本节课的课堂小结,简短精炼,言简意赅。既通过新颖的形式,总结概括了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又彰显了本节课的教育意义,使德育目标得以升华,让学生和教师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3.让辅文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中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创新教育正是抓住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它既是反应时代精神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又是以创新为价值追求的全新的教育实践。反映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材辅文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性补充说明,与正文内容构成了归纳与演绎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对教材辅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其一般——归纳、归纳——般的思维方法。辅文中部分材料都是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等问题,需要学生进行理论思考和社会调查,并运用探究式和讨论式方法去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启迪和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

辅文与正文和谐共存,其作用和功能不可小视。在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辅文,坚持灵活性和多样性原则,用恰当的方式处理辅文,用好辅文、用活辅文。让辅文用其独特的魅力,丰富教学内容。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名言
找字组名言
Inspirational Quotes to Learn Before Ydur Test/byKellyRoell考前励志名言
Inspirational Qnotes to Learn Before Your Test考前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名言
名言趣画
名言趣画
林肯名言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