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分析

2018-04-17张玲

科技传播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

张玲

摘 要 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平台上科学传播的效果,并以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就其科学传播的方式方法与实际效果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笔者首先以理论和方法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科学传播的效果以及与其相关的实际性测量问题,以期能为新媒体平台实现科学传播的高效化提供不竭的源泉与动力。

关键词 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7-0055-02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步步入小康社会,其对于民众的基本生活与工作状况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信息技术的崛起,为民众的基本生活条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民众们更是深入地了解到了众多社会性问题,其中不仅包括了转基因的食品安全問题与食品添加剂问题等,还包括了雾霾、赤潮等环境性问题。所幸的是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平台逐步崛起,其为民众了解、参加公共性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尤其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这一类平台已经成为民众获取社会政策、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 1 ]。显然,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科学传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而笔者便是在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就新媒体平台之于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 时代背景分析

新媒体的逐步发展正在改变着科学传播的总体状况,其主要内容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传播过程中参与者的类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随着近年来我国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使得我国传统的科学信息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就使得更多的民众敢于参与到整个科学传播的活动中来。例如,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便是为公众参与更多的社会性话题讨论提供了方便,这种特点尤其在具有风险性和话题性的社会问题面前尤为突出。总体而言,在涉及到公众利益问题等方面的话题上,公众更乐于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去发挥自己的话语权与社会问题参加权。

2)科学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方法发生了深远的变革[ 2 ]。首先,在新媒体平台上科学信息的主要内容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其内容更为新颖、独特。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博客平台上传播科学信息相比于以往的传播方式而言,其语言更为个性化、独特化,且其往往善于利用数据工具将主要内容呈现得更为直观化、具体化。其次,新媒体平台使得科学信息在传播道路中平衡了民众与科学之间的力量,使得民众参与科学信息的讨论研究变成了可能。以手机以及相关App为例,新媒体可以针对相关的科学信息知识展开分析或干预。最后,在新媒体平台上往往凝聚了社会共识,在社会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 科学类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分析

微信公众号作为科学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在分析科学类微信公众号传播效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关的隐性指标,最后总结出科学类微信公众号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

2.1 在显性指标下的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分析

1)日平均的发文次数。本次研究主要统计分析了腾讯科技、科技日报、果壳网、科技美学等30个微信公众号,为了进一步保障本次研究结果的精确度与有效度,笔者主要计算了800个微信公众号的日平均发文总数。统计结果显示,有28个微信公众号在我们所统计的50天内坚持做到了每日更新;且“果壳网”“科技微讯”等两个公众号每日更新次数甚至超过了两次;大多数的微信公众号并不能坚持做到每日更新,这一群体的数量占到调查总量的90%;更有甚者,在此次调查中有近50个公众号在50天内均为更新任何主题内容,显然已经成为了我们所谓的“僵尸号”。

2)日平均发文篇数统计。微信公众号往往采取“一篇头条、多篇文章”的发布形式,而笔者认为微信公众号的日平均发文篇数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与传播质量。仅有着眼于提高日平均的发文篇数才能为该公众号的发展壮大给予一定的文章数量与文章质量支持,最终有效实现微信公众号的科学传播价值。

2.2 在隐性指标基础上的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分析

此部分的重点主要在于分析科学信息传播公众号在不同认证主体、发布内容等方面的分布状况,并同时从微信公众号科学信息传播的隐性指标出发,来进一步研究公众号在科学传播方面所具有的效果[ 3 ]。相关的指标一般包括了公众号主体内容的原创度、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公众号内的文章质量、趣味性和科学性等。

1)微信公众号的认证主体分析。笔者通过分析统计800个微信公众号的认证主体后发现,依据公众号运营主体的差异,科普类别的微信公众号往往可以分类为多种。研究发现,科学类微信公众号的主体一般在于科学研究机构、政府单位等。另外,势单力薄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也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4 - 5 ]。总之,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主体往往以政府官方机构为主,个人运营为辅。例如,在本次的调查统计中,运营主体为地方科技办公室、气象局、研究所的占据198个;运营主体为教育单位、出版单位等事业单位机构的占据了168个;运营主体为具体个人的占据了132个。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主体方面呈现出了较为多元化的趋势。

2)文章原创度。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原创度不仅影响着整个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情况,更对于阅读者的受益情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我们数据统计、后台检测的基础上,在此次调查研究的800个微信公众号里,有14%的公众号其文章原创度较低,存在抄袭的情况;有36%的公众号原创度水平处于一般的情况;所幸的是原创度较高的微信公众号占到了此次调查总量的50%。由此足以表明,目前在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上的传播媒体较为重视原创度与实际性,其往往拥有自己的写作团队,在内容选择、发布等方面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文章趣味度。微信公众号内容的趣味度不仅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提,更是将微信公众号品牌价值、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深入传播、介绍的新手段、新路径。仅有着力于加强微信公众号编辑内容的趣味度,才能进一步诱发广大民众对于科学知识内容的渴望与需求,才能逐步推动我国科学文化知识的繁荣昌盛。根据笔者的数据统计资料显示,鼓励公众对于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是促进科学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6]。公眾号内编辑内容的趣味性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公众号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科学信息的传播度、影响效果。公众往往更倾向于接受形式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的科学内容,反之,对于部分语言枯燥、难以理解的科学内容往往很难产生阅读兴趣。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我们并不难发现,存在42.3%的微信公众号其存在文章内容趣味性低的问题。另外,大部分的微信公众号往往缺乏文章趣味性,读者也就无法根据该文章产生较大的阅读兴趣[7]。最后,仅仅存在22.6%的微信公众号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可以很好地把握大多数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在实现自身媒体传播价值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了科学文化知识。

3 结论

综上所述,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我国在社会信息技术水平、新媒体平台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代里,应当如何合理运用新媒体平台实现科学信息的传播交流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背景下应当被给予着重研究的新问题与新方向,而本文首先在于阐述当前的时代背景,然后通过举例分析微信公众号在科学传播中所占据的地位及其实际性作用,以期能为我国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壮大、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杨淑娟,刘景景,沈阳.媒体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基于“新媒体指数”大数据平台的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5(2):10-14.

[2]季明,高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江苏高教,2015(4):114-116.

[3]王玲宁,陈昕卓.自媒体科学传播内容与媒体显著性之研究——以微信公众号“果壳网”为例[J].新闻大学,2017(5):68-76.

[4]冯杰,唐亚阳.社交媒体情感化表达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以微信公众号文章情感化表达为例[J].新闻界,2017(2):70-74.

[5]廖雪萍,李耀先,黎颖智.基于微信平台的气象科技期刊传播模式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7(8):61-63.

[6]邓晓斌.大众传播学视域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J].青年记者,2017(29):117-118.

[7]周林兴,史林玉.基于传播学视域的档案馆社会化媒体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J].山西档案,2017(1):103-106.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
新媒体时代下三、四线城市台如何打造品牌移动新闻客户端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关于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管理的几点思考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新闻宣传思想工作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