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慢阻肺的研究进展

2018-04-12周序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阻肺肺气

周序军

(桂林市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指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此病是呼吸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其致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年龄≥40岁的人慢阻肺的发病率约为9%~10%[1]。中医认为,慢阻肺属于“咳嗽”、“喘证”、“肺张”的范畴,主要由久病咳喘,迁延失治,使肺、脾、肾三脏受损所致[2]。本文主要探讨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此病的研究进展。

1 慢阻肺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慢阻肺主要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不调所致。此病的病机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征,其本虚是指患者的肺、脾、肾亏虚,其标实是指患者存在痰浊、血瘀。慢阻肺的病因主要为以下几种:1)痰浊壅肺。人体的水液代谢依赖于肺气通调水道、脾气运化转输、肾气蒸腾气化的功能。上述任何一脏的功能发生异常便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使人体内的水湿凝聚成痰,以肺部为器,蓄积于气道。痰邪阻滞气机,可导致肺气宣降不利,进而可发生喘证。肺气宣降不利,百脉无法朝会于肺,可形成血瘀,使心脉受阻。肺失治节,难以助心行血,心血运行不畅,可导致肺病及心之证[3-4]。2)肺气亏虚。气为血之帅,气行即血行,气滞即血瘀。人体一身之气集于肺,肺朝百脉。人体若屡屡感应六淫邪毒可产生痰邪、浊气。痰邪、浊气长期蓄积于肺内可消耗、损伤肺气,久之可因肺气亏虚,失于宣降而导致喘证[5]。3)气滞血瘀。中医认为,久病耗气、久病血瘀。肺部顽疾久治不愈可损伤正气,导致血运不畅,使瘀血无法排出,久病入络,可导致气滞血瘀之喘证[6]。4)阳虚寒凝。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肺病患者的病情若久治不愈,易因脾肾阳虚、血失温煦而导致阳虚寒凝之喘证[7]。

2 慢阻肺的辨证分型

慢阻肺的证型包括基础证及临床常见证。慢阻肺的基础证包括血瘀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肺阴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及肾阴虚证。慢阻肺的基础证虽可单独出现,但经常多证共存。慢阻肺的临床常见证包括以下3类:1)实证,包括外寒内饮证、风寒袭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蒙神窍证。2)兼证,主要为血瘀证。3)虚证,包括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8]。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病情的中医辨证以实证为主,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病情的中医辨证以虚证为主。在一项临床研究中,有研究人员将616例慢阻肺患者病情的中医证型分为6个类型,这些类型如下:1)脾虚肝郁兼痰饮伏肺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食少、口淡无味、自汗、咯痰、喘息、脉沉无力或脉弦等临床表现。2)风寒袭肺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恶寒、痰稀、头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临床表现。3)肺气虚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喘息、咳嗽、咳白痰、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临床表现。4)肺脾气阴两虚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少气懒言、胸闷、痰粘、体倦乏力、舌少津、脉数等临床表现。5)肺肾阴虚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干咳、少痰、便秘、口干、失眠、盗汗、健忘、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临床表现。6)痰瘀交结兼心肾阳虚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发热、面部与肢体浮肿、重度喘息、恶心呕吐、胸痛、重度喘息、舌红、舌体瘦薄、脉代或结或紧等临床表现[9]。

3 慢阻肺的中医疗法

临床实践证实,采用益气健脾、清肺祛痰、活血化瘀等中医疗法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杨珺超等[10]将144例肺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7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应用益气健脾颗粒(冲服)进行治疗,在用药治疗3个月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益气健脾颗粒的药物组成为茯苓、陈皮、炒白术、炒党参、淮山药各12 g,苏梗6 g,炙甘草3 g。该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其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较优(P<0.05)。可见,应用益气健脾颗粒对肺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病情与生活质量。崔付生[11]在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研究中,将69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5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解痉平踹、抗感染等)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进行治疗。患者若有痰多色黄、纳差胸满、不能平卧的表现,在麻杏石甘汤基础方中加入莱菔子12 g、葶苈子15 g;若有表情淡漠、少言、舌红、苔黄的表现,在该方中加入茯苓、郁金、橘红、石菖蒲、竹茹各15 g;若有明显水肿的症状在该方中加入白术、泽泻各15 g,桂枝、猪苓各12 g,茯苓30g。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70.6%)低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8.6%)。袁桂洪等[12]将7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39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加用喘可治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淫羊藿和巴戟天)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指标及运动耐量。该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指标、肺功能指标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可见,应用喘可治注射液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有效纠正其低氧血症,减轻其肺部的炎症反应,改善其肺功能及运动耐量。

4 小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阻肺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此病的发生与吸烟、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致死率较高,可显著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在治疗慢阻肺方面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但疗效欠佳且易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中医疗法在治疗慢阻肺方面具有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其治疗费用、安全性高等优势。将来,我们应针对中医疗法在治疗慢阻肺方面的临床效果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康迎显,郑敏宇.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255-257.

[2] 钟云青,许光兰,翁惠.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的研究概况[J].陕西中医,2017,38(3):406-408.

[3] 吴明亮,朱婉萍,孔繁智.中医药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功能的应用研究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67-69.

[4] 高萌,尹明新,柯剑林.中医特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7):1353-1356.

[5] 车德亚.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治疗中的优势[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164-165.

[6] 杨进贵,万文蓉.中医因时制宜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11):77-79.

[7] 李鸽,张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6):95-98.

[8] 谢文英,尚立芝,胡文豪,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9):227-230.

[9] 陈海涛,刘忠达,杜单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3):232-233.

[10] 杨珺超,王真,徐俭朴,等.益气健脾法对14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2):638-640.

[11] 崔付生.麻杏石甘汤加减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例[J].河南中医.2013.23(2):183.

[12] 袁桂洪,孙航成,王跃,等.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12):65-68.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阻肺肺气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