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

2018-04-12黄朋珠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康复护理人员

黄朋珠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 河池 547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供突然中断或急剧减少,导致心肌持久且严重缺血,进而引发的心肌坏死[1]。该病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该病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其发病后的恢复期长,容易因受到不良刺激而再次发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对该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身体康复。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对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理特点

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诱因主要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及大量饮酒等。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44~55人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女性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晚9岁左右。这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其心血管系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时间通常为7∶00~12∶00。部分该病患者在发病前1~2天或1~2周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症状。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前驱症状是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的效果变差,或无心绞痛发作史的患者突然出现长时间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性胸痛。若患者在发病后24 h内其心肌的电活动仍不稳定,则其非常容易发生室颤、室速等心律失常的症状,威胁其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的部位和面积均有所不同,其病情多变,部分患者还会发生并发症,加重其病情。相关的研究结果证实,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受阻的30 min内开通其冠状动脉能避免其发生心肌坏死[2]。在该病患者发病6 h内为其静脉滴注150 U的尿激酶,可使其冠状动脉再通率达到70%左右。患者发病的2 h内是对其进行抢救的黄金时间。但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量地使用尿激酶可导致其发生出血和心律失常。

2 对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

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临床护理人员对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术前准备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迅速开通其梗死的血管,改善其预后。但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并不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致其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地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法、效果、目的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其造成的创伤小,其承受的痛苦轻,从而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备皮等术前准备工作,保证其治疗的安全性。

2.2 术中配合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通常在其股动脉或桡动脉进行穿刺。对患者在桡动脉进行穿刺不受其体位限制、出血量少、术后对其进行护理的难度低、其住院的时间短、舒适度高。人体的股动脉比桡动脉粗,因此,对患者在股动脉进行穿刺成功率更高[3]。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准备好除颤仪、心电监护仪、主动脉球囊反搏仪、临时起搏器、吸痰装置、吸氧装置、中心静脉导管包等急救设备和吗啡、硝酸甘油、阿托品、多巴胺、地塞米松等急救药品。及时为患者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精神、意识、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判断其是否发生休克或心律失常的情况,评估其心脏的功能,避免其猝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胸痛胸闷、心率减慢等症状,应怀疑其发生心包填塞或冠状动脉穿孔。此时应立即配合医生确诊患者的病情,并为其使用球囊封闭穿孔,做好护理配合工作[4]。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及拔除鞘管时,其容易出现呕吐、恶心、心率减慢、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此时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其呼吸道,导致其窒息。同时,应为患者静脉注射1 mg的阿托品。若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则应立即使用多巴胺对其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不断安慰和鼓励患者,让其通过深呼吸等方法缓解不良的情绪,并指导其配合各项治护操作。

2.3 术后基础护理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其进行心电监护、氧气支持。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抗凝和补液治疗。术后让患者多喝水,促进其排出造影剂,避免造影剂损害其肾功能[5]。由于术中和术后均对患者使用抗凝剂,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出血的情况,并抬高其穿刺侧肢体,避免在其穿刺侧肢体进行测量血压、抽血等操作。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及血运的情况。

2.4 术后饮食护理

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比健康人多。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包括饮食偏咸、喜欢食用油腻的食物、大量饮酒等[6-7]。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前,应先了解其日常用餐时间、进食方式、每日进餐次数、摄入的食物量和种类、是否偏食、饮食是否规律及是否饮酒等。同时,还要对患者的尿液、大便、血液等进行生化检验,从而测定其机体的营养状态,确认其是否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8-9]。王霞[10]的研究结果显示,存在便秘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死亡率超过20%;不存在便秘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死亡率不足5%。因此,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病情、体重、身高、吞咽功能、牙齿健康状态、排便情况、胃肠道功能、心功能等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护理人员应鼓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吃粗粮、水果和蔬菜。可为患者选择葡萄、梨、香蕉和橘子等水果及丝瓜、芹菜、菠菜和韭菜等蔬菜。这些水果和蔬菜不仅能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营养,还富含纤维素。让患者每天在饮食中摄取20 g的纤维素,以促进机体排出脂肪和胆盐,增强其肠道蠕动。

2.5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容易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因此,护理人员应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翻身,被动活动其四肢。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避免其因翻身及进行被动运动而导致其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大幅度波动。术后第2天至第3天,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让其进行床边静坐、进餐、洗漱等活动。每次活动持续5~10 min,每日活动3次。术后第4天至第5天,协助患者在床边站立5~10 min,在椅子上静坐5~10 min。每日站立和在椅子上静坐的次数为3~5次。术后第6天至第8天,协助患者步行到卫生间洗漱。术后第9天至第10天,让患者在病房内进行穿衣、如厕、洗漱等自理活动。术后第11天至第12天,协助患者在走廊内缓慢地行走。术后第13天至第14天,协助患者进行上楼梯和下楼梯训练[11]。

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也缺乏评价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标准。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时间通常为其发病后的2周内。部分研究者还在探索在发病后的1周内完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大部分学者均认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需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心理状态、心肌梗死面积等情况,合理地为其制定训练方案、活动量和活动方式[12]。

3 小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护理人员应对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扩展,以创新、求实的态度改进护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科学、人性化、系统化、精细化的护理,加速其康复。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康复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