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的病情进行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

2018-04-12封华海丘丽莉邓燕艺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面罩娩出母体

封华海,丘丽莉,邓燕艺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科,广西 玉林 537000)

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残疾的重要原因。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0.53%~0.94%,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1.2%~2%[1]。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及时进行明确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可显著降低其残疾率和死亡率。为此,笔者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等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诊断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方法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母体内或在娩出的过程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缺氧、缺血,致使其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出现全身多脏器损伤等症状的一种病理生理改变。胎盘因素、母体因素、脐带因素、产程因素、胎儿自身因素等均可导致其发生新生儿窒息[2]。刘春莲等[3]的研究证实,羊水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胎位因素、产程异常、早产、母体罹患妊娠合并症等也是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窒息患儿主要有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等临床表现。胎儿在发生缺氧时首先表现出心率方面的变化。心率大于160次/min或小于100次/min均是胎儿发生缺氧的主要特征。此特征预示胎儿在娩出母体后存在发生窒息的可能性。胎儿在娩出母体后,按照其皮肤的颜色可判断其发生窒息的程度。若其皮肤呈青紫色,可判定其发生轻度窒息(又被称为青紫型新生儿窒息);若其皮肤呈灰白色,可判定其发生重度窒息(又被称为苍白型新生儿窒息)。在2013年1月国家卫计委制定的《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中有关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是:1)新生儿存在引发窒息的高危因素(可以作为参考指标)。2)在出生时,新生儿存在比较严重的呼吸抑制现象,在出生1 min 时其Apgar(阿氏)评分小于或等于7分。3)新生儿脐动脉的血气pH值小于7.15。4)排除导致新生儿Apgar评分低的其他疾病。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的窒息程度进行分级的标准是:1)轻度窒息:患儿不存在缺氧、缺血性相关脏器损伤的情况。2)重度窒息:患儿存在缺氧、缺血性相关脏器损伤的情况。另外,赵丽娟等[4]的研究证实,将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尽早发现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的情况,为其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快速判定新生儿窒息的方法是:在胎儿娩出母体后,首先观察其母体的羊水是否比较清,其次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呼吸或哭声,然后观察其肌张力是否比较好,最后观察其肤色是否比较红润。以上四项中的任意一项为否,均需对其进行初步的心肺复苏治疗。

2 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方法

2.1 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初步心肺复苏治疗的方法是:

1)对胎儿进行吸引处理。⑴待胎儿的肩部娩出前,助产者要先用吸球将其口咽部及鼻内的分泌物抽吸干净,以便于其进行自主呼吸;在其娩出母体后,助产者可用吸球或吸管有效地清除其口鼻内的分泌物。⑵对胎儿进行吸引处理时,需严格按照规范性操作规定进行操作,以防止其发生吸引相关性并发症。⑶对羊水受到胎粪污染的胎儿进行相应的处理。待胎儿的头娩出母体后,对其口咽部及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并用大孔吸管吸出其口咽部及鼻腔内的胎粪。⑷待完成吸引处理后,对新生儿的活力情况进行评定。若新生儿有活力,需继续对其进行初步的心肺复苏处理;若其无活力,需使用胎粪吸引管,对其气管进行吸引处理[5]。2)对新生儿进行擦干处理。在胎儿娩出母体后,及时对其全身进行擦干处理。3)对新生儿进行适宜的刺激处理。待胎儿娩出母体后,助产者应立即用手对其足底进行2次拍打或抚触其背部,以对其自主呼吸进行诱导。在对其进行呼吸诱导后,若新生儿仍无自主呼吸的现象,需对其进行正压式人工呼吸处理。4)让新生儿保持适宜的体位。在胎儿娩出母体后,需让其头部呈轻度伸仰的体位。5)对新生儿进行保暖处理。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其他保暖干预仪器里,以防止其出现热量过量散失的情况。在对新生儿进行保暖处理时,需将其所处环境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免高温导致其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在进行上述操作时,需保证操作准确而快速,以提高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抢救的成功率。

2.2 使用气囊面罩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正压式人工呼吸的方法

对新生儿窒息患儿使用气囊面罩进行正压式人工呼吸的指征进行判定的标准是:1)新生儿出现呼吸暂停或抽泣样呼吸的现象。2)新生儿的心率小于100次/min。3)新生儿的皮肤出现持续性中心性青紫的现象[6]。对符合相关指征的新生儿使用气囊面罩进行正压式人工呼吸的方法是:1)按照新生儿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大小适宜的面罩。用面罩将新生儿的口鼻封住,面罩的上方不要将其眼睛掩盖,面罩的下方便于将其下颌掩盖。2)在开始时将通气的压力保持在30~40 cmH2O之间,然后将通气的压力维持在20 cmH2O。将通气的频率维持在40~60次/min。3)在一次完整的人工呼吸内,需充分扩张新生儿的双肺,并对其呼吸状态进行评定。4)经过治疗,新生儿若仍未出现有效通气的情况,需仔细检查仪器及相关装置的连接情况,确定通气装置是否发生漏气的情况,同时密切观察其是否发生气道阻塞的状况。5)按照2016年最新版本复苏指南中对新生儿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对足月儿进行空气人工呼吸,对早产儿进行浓度为30%~40%的氧气人工呼吸。当新生儿出现自主呼吸、心率大于或等于100次/min时,可停止对其进行正压式人工呼吸;若其自主呼吸并不充分或出现自主呼吸但心率小于100次/min,需使用面罩继续对其进行正压式人工呼吸,必要时可对其进行气管插管;若其心率小于60次/min,需使用面罩继续对其进行正压式人工呼吸,必要时可先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再对其进行胸外按压。6)在为新生儿使用气囊面罩进行正压式人工呼吸大于2分钟,但其双肺没有充盈时,需为其插入8 F胃管后用注射器进行抽气,并在空气内将其胃管的端口打开,以改善其通气功能。

3 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方法

3.1 在分娩前对出现窒息现象的胎儿进行处理的方法

在产妇分娩前,严密监测其胎儿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胎内缺氧的现象。对出现缺氧现象的胎儿,可通过为产妇吸氧的方法改善其胎儿缺氧的现象,同时为产妇静脉注射适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对胎儿缺氧情况严重的产妇,应对其进行急速分娩或转为剖宫产手术,并做好对母婴进行抢救的准备工作。

3.2 对出现呼吸道阻碍的胎儿(新生儿)进行处理的方法

在胎儿的头娩出但其肩部还未娩出前,需及时清除其呼吸道的障碍,并对其进行刺激呼吸处理[7]。将新生儿保持头低脚高的体位,然后医生将手放在新生儿的胸壁部位沿着气管向其头部轻轻地进行顺抹,以促使其排出呼吸道内的液体,必要时可用吸引器、50 ml的注射器或玻璃球吸管对其咽喉部进行吸引处理。对经上述操作无效的新生儿,可使用喉镜检查的方法或在手指的引导下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吸引处理。然后,轻轻拍打新生儿的足底,并对其进行刺激呼吸处理。

3.3 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处理的方法

对经过上述治疗后仍未建立自主呼吸的新生儿,需彻底清除其呼吸道的障碍后,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即对其进行插管后,以每2秒一次的速率进行吹气;对不能进行插管的新生儿,可通过口对口的方式或托背的方式对其进行人工呼吸[8]。在对新生儿进行人工呼吸的几分钟后,若其换气功能还没有好转,可改为对其进行加压给氧治疗,必要时可使用呼吸机对其进行辅助呼吸。

3.4 对建立自主呼吸的患儿进行后续治疗的方法

1)使用碱剂对患儿进行治疗。在患儿建立自主呼吸但其皮肤、心率、肌力等状况均无显著好转,或其建立自主呼吸5分钟时但其心律较慢或心率出现持续下降,或其肌张力相对较低,需使用碱剂对其进行治疗。对患儿进行治疗的方法是:用3.5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液稀释3.5 mL浓度为4%~5%的碳酸氢钠溶液,用此药液对其进行静脉注射,在5~10 min注射完毕[9]。2)使用肾上腺素对患儿进行治疗。对经过上述治疗仍未出现好转的患儿,可用20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稀释1mL浓度为1:1000的肾上腺素,然后用0.5ml的此药液对其进行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3~5min对其进行1次重复静脉注射;或用2 mL浓度为10%的氯化钙溶液对其进行静脉注射。同时,对心跳速率过缓(正常的心跳速率为20次/min)的患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治疗。3)使用葡萄糖对患儿进行能量供应。用1~2 mL/kg 浓度为50%的葡萄糖溶液对其进行静脉推注,然后每天用50 mL/kg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对其进行静脉滴注[10]。4)对患儿进行保暖处理。在对窒息患儿进行临床抢救的过程中,需及时对其进行保暖处理,将室内的温度维持在32℃~35℃左右,将其体温维持在36.5℃左右,并减少其散热和耗氧的情况。

4 小结

早产是诱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儿的胎龄越小,越易发生窒息的症状。因此,积极预防早产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对发生窒息的患儿进行救治时,需以尽快及准确为主要原则,即在对其进行明确的诊断后,立即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以提高其救治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面罩娩出母体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蒲公英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