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学生核心素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

2018-04-04刘志勤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研究

刘志勤

摘要:体育教学作为我国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如何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从多样新颖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有效育人,关注健康知识运用,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作为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纵观这些目标,发现其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转变高中生爱好体育运动,但体育技能不高、科学健身意识不强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体育核心素养出发,贯彻新课程标准,使高中生通过高中阶段的体育学习成长为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的新青年。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提出了要求,要求该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健身育人功能,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列为工作的重要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总的教育目标时,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改变目前部分高中生体质较差、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精神状态不佳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牢牢把握这两点,以此为抓手,才能切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本学科健身育人、健身强体的功能和价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去对体育教学板块进行重新梳理和规划,构建新的课程结构,树立新的目标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高中阶段的体育学习,获得精神和身体的协调发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喜爱体育运动

《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各个环节出发,尊重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强调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他们体验运动的乐趣和魅力、理解体育运动对于一个人学习、成长的价值,使他们对体育与健康学习产生由衷的兴趣,对课外体育和健康活动如体育竞赛、社团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度,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逐渐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其被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喜爱上体育运动。例如教师在足球世界杯或欧洲杯比赛期间,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组成足球战队,仿照足球比赛的模式,来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实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运动能力核心素养的同时,也使他们了解足球场虽大,但也有边界和规则。学生们虽然可以肆意奔跑,但不能任性妄为。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使他们接受体育带来的关于规则与自由、责任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找到自己的位置、意志力、喜悦与热情、成功与失败、耐心等方面的教育。

三、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培養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体育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妨从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时,可以另辟蹊径,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兴体育类项目,如武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等,也可以根据本校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来进行课程内容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时,更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奠定其终身发展基础的体育健康知识。在教学方式上,高中体育教师应避免灌输式的教训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将体育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来将教学的知识点融入到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如通过比赛、对抗等形式,来使学生的单个体育技能得到运用和提高。通过上述方式,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去解决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目前,我国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着学习了12年的体育课,却一项运动也未掌握好的体育现状。对此,《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给与了关注和要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强调学生系统地学习1-3个运动项目,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日常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和体育竞赛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该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促进其个性发展,帮助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这一点,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内课外体育与健康活动,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養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对于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出发,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将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落实到实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骥.探讨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案[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6)

[2]焦俊民.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4)

[3]陆秀云.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J].体育师友,2016(05)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