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度”的把握

2018-04-04王颖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内涵初中数学

王颖

摘要:作为所有科目中最具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科之一的数学,是让很多学生折戟、头疼的学科,细究其深层原因,是对数学概念的了解不到位。初中生受制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制约对某些概念会表现出理解困难,这会影响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概念讲透,避免学生一知半解,掌握好概念教学的“度”,让学生更轻松地消化概念内涵。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内涵

一、引入有“度”,建立学生对概念的感性认知

知识来源于生活,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数学概念同样如此,因此想要真正地掌握数学概念,就要从生活入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时,应结合数学概念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猜想、归纳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概念所涉及到问题情景中。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在概念引入的过程中,教师要切忌照本宣科,要大胆鼓励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去推理、去做有依据地想象,让学生切实经历每一位数学家乃至所有科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猜想是伸向着知识创新的触角,是创造性的想象,是推动数学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概念引入的时候,要着力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以便形成灵敏地数学直觉,获得良好、灵活地数学思维,夯实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例如在引入“圆”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踊跃发言,描述生活中篮球、西瓜、手环、圆状跑道等实物的形状,再让同学实际操作,用自己的方式去画出这样的形状。在同学们都尝试过后,可以对大家的方法进行点评,并建议大家用圆规在纸上画圆,也可用准备一小段绳子,将一端固定起来,而拿着系有铅笔的另一端绕固定端旋转一周,以此引导同学们自己去切身触碰到圆的形成过程,进而总结出圆的特征:圆周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从而猜想归纳出圆的概念。引入概念的时候,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要注意引好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数学归纳、推理的严密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选择的实例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例如在引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时,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物体,如伸缩门、门框、课本等,也可以用等距的木棍构造一个四边形,通过临边夹角关系的变化,来分别鉴别不同四边形的形成过程,借此总结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的特点,引出它们的概念。

二、变化有“度”,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记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久了,如不及时对概念教学的成果加以巩固,概念就会被遗忘。因此要求教师应初步引入概念后,要把握这个“度”,及时引导学生复述,复述的过程,不需要逐字逐句或者一字不落地描述,只须说出重点,说出概念的关键点,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同时,应注重应用概念的变化式练习。恰当运用变式,会使思维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避免陷入死胡同。例如在“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教学中,可拿“π与3.14159”作对比,分别从有理数和无理数,以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的位数来进行对比,从而对二者的区别会更加清晰,而不是模棱两可。能有效地排除外在形式上的干扰,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理解也更为到位。同时,还要借助一些反例来进行警醒,把概念教学中遇到的相似、相关的概念拿出来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以及适用范围,小心隐含的“陷阱”,从而帮助初中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能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会被表象所迷惑,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做到举一反三。

三、练习有“度”,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把握应用之“度”,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可是“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不代表一点儿习题也不做,就像不打仗、不演练的士兵能够上战场吗?作为教师,都应该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加深对概念理解的问题,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才能是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对数学概念运用的炉火纯青,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多学生对数学概念背的滚瓜烂熟,遇到问题的时候,却手足无措,即便知道用哪些数学概念,却不知道该怎么配合其他的概念一起用。作为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对自我的了解存在不足,大都眼高手低。因此,教师要注意概念讲解之后的练习,通过有效练习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利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交流有“度”,解决学生概念理解的重难点

數学概念教学,要注意交流之度,因为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交流学习的过程,教,代表着知识地传送,学,代表着知识地接收。衔接二者关系的纽带,就是交流。数学概念教学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解这个概念是如何产生的、是什么意思、怎么应用,那么课堂就成了教师的“演讲台”,学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教师讲的再动听,也难免会成为独角戏式的表演。因此,教师要注重概念讲解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要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想法,通过交流发现学生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学生有疑惑的地方采用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想法讲解。对一些较为重要的概念,要重点讲解,多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当然交流中教师要把握教学进度,不能一个概念交流一节课,影响课堂教学容量和教学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度”的把握,关键在于作为引路人的数学教师能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教师要掌握好引入、变化、练习和交流的度,就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更扎实的掌握概念,能够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内涵初中数学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