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与地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2018-04-04谢平楼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湘南高技能专业人才

谢平楼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一、区域承接产业转移与升级促进了地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快了承接产业转移速度,这对于加快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合理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产业调整、升级和结构变化同地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和专业群布局之间存在着密切协同关系。当然,由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相似性、专业人才使用的可替代性和专业人才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性,必然使得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产业布局与其所在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承接产业转移决定地方职业教育办学的专业层次和专业发展模式。任何一种产业被转移至本区域,必然要求有数量充足、生产技术娴熟的产业大军,特别是懂技术、会操作性的高技能人才。如果转移到本区域的产业是高端制造业或新兴产业,则对现有行业、企业员工的专门知识、职业技能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必然造成产业转移升级对产业工人和专业人才总需求的矛盾,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本地区产业工人实际供给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理所当然应积极跟进,并在专业层次和专业发展模式布局规划上作出调整和安排,如中专层次专业上升到大专,大专层次专业上升到本科,专业发展由积聚式上升到跳跃式,以适应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对知识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二)承接产业转移促使地方职业院校调整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传统的产业升级改造预示着一些旧的生产岗位和操作技术被掏汰,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流程被运用。一线操作人员分工更加明确细致,需要迎接更多全新的个性细致化智能岗位和工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根据地方产业转移与升级的客观实际,在专业布局、设置与调整上要事先规划承接企业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数量、水平和结构,把握专业结构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性。同时也要注意,鉴于专业人才培养时间的滞后性、专业人才工作岗位的替代性和专业人才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性,必然使得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地方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并非线线对应关系。

(三)承接产业转移影响职业教育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深化改革。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区域产业的改造、变化与升级,必然推动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找准办学定位,撤消过时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和发展新兴专业。必然迫使职业教育教师围绕专业教学这一中心,紧跟专业发展转变教学观念,加快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来说,职业院校教师围绕产业技术要求设计专业技能标准,围绕专业标准设置专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与生产经营岗位对接,注重实践教学和项目教学,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达到通过教学改革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需求满足和储备。

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

(一)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升级,产业结构出现变化。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2011年10月获国务院批准以来,湘南地区郴州、衡阳、永州三市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湘南三市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加工贸易进出口分别占全省的27.5%、27%和59.2%,外贸和加工贸易提前一年完成示范区建设第一阶段的目标。2015年湘南三市第四批共启动101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23.3亿元。其中,衡阳市33个,投资总额234.5亿元;郴州市35个,投资总额319.4亿元;永州市33个,投资总额169.4亿元。这些重大项目的启动和推进,有力推动了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和湘南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地政府对承接产业转移中重点优先承接的产业纷纷作出了规划与安排。2013年1月衡阳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市城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型新兴产业,衡南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加工制造业,衡阳县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产业,衡山县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建材化工等产业,衡东县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冶炼等产业,祁东县重点发展铁矿采冶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常宁市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开采和加工、化工等产业,耒阳市重点发展新能源、加工贸易等产业。郴州市“十三五”对外开放战略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研究报告《全面构建郴州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升级版》(201-2020年)规定:“把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四大产业作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打造,把新能源、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等三大产业作为全市经济的先导产业来培育,加快形成新兴产业新的增长支柱,构建新的增长极,突出引进十大产业:①电子信息产业、②新材料产业、③先进装备制造产业、④节能环保产业、⑤新能源产业、⑥生物医药产业、⑦矿产精深加工产业、⑧旅游文化产业、⑨休闲农庄农业产业、⑩现代服务业。”2012年8月永州市委发布了《永州市关于实施工业发展“四年倍增”计划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2012-2015年,着力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轻纺、建材、民爆化工等五大传统产业。”三市随着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升级,产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二)产业结构变化加速,专业人才培养不足。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湘南三市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并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随之而来的是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井喷式增长。据测算,未来3-5年,湘南3市高技能人才需求达150多万人,每年新增20万人需求量。据统计,2014年湘南3市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学院8所、中职学校160所(含技工学校) ,开设专业45个,中、高职毕业生人数6.5人,高技能才培养数量相比需求严重不足。尽管三市职业教育已形成数量较多、门类较为齐全的专业结构体系,但仍然存在专业人才总量上供不应求,一些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才人才的数量要求。近几年随着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升级及产业结构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在高职教育一级专业大类中,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财经大类专业是布点最为广泛的专业大类;在二级专业类中,机械设计制造类、计算机类、财务会计类等设置较多,招生人数增长较快。但是,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专业调整慢于产业变化,产业与专业结构性失衡。湘南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与承接产业转移的快速增长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实现新需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致使一部分企业新增岗位招不到相应的专业人才。而一些传统专业毕业生又一时找不到工作,造成产业与专业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职业教育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加人数漫于承接产业转移与升级需要。当前,湘南三市普遍存在市场需求量大的有关高技能专业人才总量与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总人数不一致,需求缺口很大;二是有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带有很大的短期性与跟风性。它没有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也没有结合职业院校的本身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历史积淀等来设置调整专业,而是盲目跟风或追求门类齐全,使得部分专业人才培养供过于求,而另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如外语类、财务会计类毕业生不得不跨专业找工作,而智能制造、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难求;三是专业结构没有很好体现湘南的产业特色、经济特色。湘南三市是农业大市、矿产资源大市、旅游资源大市和承接产业转移大市(国家级示范区),但为之服务的相关专业却不多,如农林牧渔大类、旅游大类专业以及煤炭类、金属与非金属矿类、环境保护类专业所占比例不大。

三、湘南承接产业转移与地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地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观念,推动建设一批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相适应的特色专业。要改变湘南地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存在不协调状态,湘南三市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要革新观念,主动结合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来谋化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结构。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职业院校加强沟通与交流,主动协商专业结构调整、更新落伍专业和设置新专业,使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思考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模能否满足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要。从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升级变化情况来看,湘南三市职业教育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理所当然是服务第二、第三产业。而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服务需求量大的采掘冶炼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加的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种植养殖业、现代畜牧业等专业严重偏少,不能满足需求。湘南三市职业教育要根据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形成的产业结构特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为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其次,在规划职业教育层次、专业规模上,要思考如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要重点考虑怎样办好所急需的紧缺专业。最后,在专业调整建设中要有意突出地方经济特色,把握承接产业转移升级特色,谋化特色专业。煤炭、小水电、有色金属、卷烟、制造业和旅游业是湘南地区的支柱产业。

(二)地方政府制定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引导鼓励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建立符合湘南三市产业特点的专业结构。衡阳的耒阳市、郴州的资兴市和永兴县都是湖南省媒炭主要产区。湘南素称“有色金属之乡”,已发现各类有色金属矿种,其中锑、钨、秘等位列全国榜首,锡、铅、锌等均居全国前五位。郴州烟草工业在湖南和全国烟草行业占一定的位置。衡阳的制造业在湖南占有一席之地。郴州东江湖、衡阳南岳、永州九嶷山舜帝陵等是中国有名的风景旅游区。因此,湘南三市地方政府制定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计划职能部门要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规划,通过地方政府规划对职业院校进行宏观调控。如:提前预测经济动态,做好人才的需求预测;公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信息及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状况。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要为行业、企业所需的产业专业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宏观指导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总量与结构调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认真研究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做好专业设置的复核审批工作。财政主管理部门要在专业建设上提供资金支持,优先支持符合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紧缺专业设置和建设,在资金上保障提升优化专业结构。

(三)职业院校要加强专业建设,专业教师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课程内容与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相适应。湘南三市的职业院校已经建成了一批符合湖南省推进城镇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省级“改革试点专业”和“精品专业”,这些专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极具行业特色。同时,多门课程入选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布置的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却显示,三市职业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教育情况却令人不太满意。在2017年对毕业生的调查统计中,“在职业院校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现实运用”选项,67%回答“完全能够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或“基本上能满足工作需要”,33%回答“不太能”或“不能满足工作需要”。48%回答“所学专业在涉及相关领域知识及技能范围面”太“宽泛”,21%回答“太窄”,74%毕业生对“您认为您所在学校的专业结构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作肯定回答。这说明毕业生对高职专业内容认可度不高,企业用人单位现行高职专业质量认可度也不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湘南地区职业院校所开专业和专业课程与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为此,湘南地区的职业院校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要减少传统过时专业,增加新兴紧缺专业,合并相近相关专业,以适应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要求。二要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项目教学、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做一体化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三要注意非技术性职业能力培养。在引进新科技、新信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以适应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带来的竞争压力。

猜你喜欢

湘南高技能专业人才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走过湘南
湘南起义朱德“智取宜章”是否赴宴考辨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谢湘南的诗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