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敦煌变文中的蹴鞠到日本校园足球文化
——以校园体育运动的德育功能为中心

2018-04-03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社团足球

徐磊1,彭涌2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东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2.广州市神山第二小学,广东 广州 510460)

唐代,东西交流、各民族融合空前繁盛,体育活动也蓬勃发展.敦煌变文《张淮深变文》载:“诏赐尚书,兼加重锡,金银器皿,锦绣琼珍,罗列毬场”.[1]192据黄征、张涌泉对于“毬场”一词的注释,“古人骑马蹴鞠,唐人尤好之.毬场甚广,具有广场作用”[1]195.变文中出现的蹴鞠运动与角抵、捶丸、赛马、歩打球、武术、对弈等大量的古代体育项目,在唐代敦煌壁画中被栩栩如生地描绘记录下来.蹴鞠活动源于3500年前殷商时期的“足球舞”,战国时代发展成民间盛行的集体游戏.[2]至唐朝,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东传至日本.[3]随着1490年足球(Foot-ball)在英国的正式命名,现代足球运动开始流行,蹴鞠也以新的形式在中日两国复兴起来.

现代日本足球的“跨越式”发展举世瞩目,而中国作为蹴鞠起源国家,虽然近年来有所起色,但总体而言在现代足球方面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日本足球的发展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不少关于日本校园足球文化的研究成果.但就笔者掌握的材料来看,这些先行研究集中于对日本校园足球运行体制、校园足球与日本国家足球队的关系等方面,尚无关于日本校园足球德育功能的研究.而实际上,包括足球运动在内,日本校园体育运动在学生德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就日本校园足球运动的德育功能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德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这4个方面.以下就从这4个方面入手,分析日本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从而深入探讨日本校园足球的德育功能,以期为中国校园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1 日本校园足球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日本,足球运动十分受欢迎,是校园热门体育项目之一.日本足球训练体系实行分层统一管理,已发展得十分完善.最高层次的训练机构为国家足球训练中心,往下依次为地域足球训练中心、都道府县足球训练中心、基础中小学足球训练中心.各级训练中心都统一根据国家足球训练中心的指导意见展开活动.日本足协派遣专业教练员对地域足球训练中心的训练活动进行指导.[4]这一系统的足球指导体系为足球运动员后备力量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日本政府为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投入了大量经费,日本企业也对日本职业足球联赛大力资助.因此,包括青少年足球在内,日本足球发展拥有充足的资金以及设施完备的足球训练场地.在体制与资金的双重保障下,日本校园足球迅猛发展.在日本,学校十分重视足球运动的开展.除了正常的体育课上的足球运动之外,很多学校都有足球校队以及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社团.学生家长也普遍十分支持包括足球在内的校园文体活动.

日本学生参加的课外足球社团活动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娱乐为目的,训练强度低,专业水平要求不高的兴趣型社团活动;一种是以竞技比赛为目标,训练强度大,专业水平要求高的竞技型社团活动.[5]167无论哪种类型的社团,通常每周有两次以上的训练,尤其是竞技型社团,在寒暑假等长假期还会进行集训,成员还需参加与其它社团之间的友谊赛以及各种日本校园足球联赛.比赛频繁的高中足球队,一年甚至要进行超过200场次的足球比赛.

由上可知,日本学生无论参加兴趣型足球社团,还是参加竞技型足球社团,都会占用大量课外时间.在日本,升学考试竞争激烈,学生们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参加体育竞赛,这是否出于有利于升学的考虑呢?实际上,除了地域联赛前几名球队的主力球员有机会保送上大学之外,日本并没有其他相关升学优待政策.学生们选择课外足球活动大都为了享受足球运动的快乐,以及提高在团体活动中的社交能力.总之,是出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参加社团是为了实现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人生梦想.如果在高中足球联赛中表现出色,便有可能进入日本或国外职业足球俱乐部,但要达成这一目标并不轻松.日本小学、初中、高中足球联赛均实行一场淘汰赛制,球队必须连胜才能摘取冠军的桂冠.立志成为职业球员的学生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以说,无论是参加重在娱乐的兴趣型社团,还是参加重在比赛的竞技型社团,学生们没有升学等功利性目的,只是为了身心健康的发展,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团结奋进.立志进入职业足球队的学生们,更是为了自己的梦想顽强拼搏,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都与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教育的目标十分契合.

思想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以科学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对于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有什么意义,应该如果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等问题,形成进步的、高尚的观点.[6]164日本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但在各种校园活动以及日常校园管理中都渗入了德育内容.校园足球活动便是其中很好的一个例证.日本校园足球发展兴盛,不仅为日本职业足球的发展培养了大量后备力量,而且也对参加活动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2 日本校园足球的政治教育功能

日本校园足球运动经常开展的校际交流比赛分两种:一种为不同学校社团之间的友谊赛;另一种为日本中小学、大学之间的全国性校园足球联赛.日本校园足球联赛分年龄段进行,共有8~9岁、10~15岁、16~17岁、18~21岁4个年龄段.21岁之后的足球运动员可以参加成人足球比赛.如前文所述,日本足球训练体系实行分层统一管理,而校园足球联赛制度也是如此.在日本,不同年龄段的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都先有各都道府县进行层层选拔,然后由各地派出一支优胜队伍,作为当地代表队参加最后的全国比赛.地域性联赛、全国联赛中表现出色的球队队员,有机会进入职业足球俱乐部,最终甚至有可能代表日本征战世界球坛.因此,球员们不仅是为个人荣誉而战,也是为母校而战,为家乡而战.立志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青少年更是为国家而战.

在德育工作中,政治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各个国家所进行的国家主权意识、公民意识、民族意识、政府职能、国际关系教育等,均属政治教育范畴.”[4]100从德育的角度而言,日本校园足球运动也充分发挥了政治教育的功能.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长期培养、引导,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达成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德育目标多维度、多层面的特征.

任何一个德育目标“都不是由单一的一个维度、一个层面构成的,而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多维度、多层面的复合体.”[6]171.以培养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这一政治教育目标而言,该目标包含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等多个维度.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又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对小学生而言,通过一系列的足球友谊赛、全国校园联赛,首先使学生们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对班级、学校、家乡、国家、民族等群体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到了中学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集体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在大学阶段,加强学生们在集体中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培养学生为集体、族群、国家奉献的精神.在这一漫长的教育过程中,足球运动对学生的影响逐渐渗入了学生的精神深处.

不仅是足球运动,实际上日本的其它校园普及度较高的运动项目也都具有上述特点.如风靡日本校园的棒球运动也是如此.兵库县西宫市的“阪神甲子园球场”作为日本学生心目中的棒球圣地,每年8月都会举办日本高中棒球联赛,吸引着全日本国民的目光.日本棒球训练比赛体制与足球相同,在单场淘汰制的残酷竞争中,各地学校代表队都要保持连胜,才能够作为各都道府县的唯一一支代表队进入全国棒球决赛.很多青少年从进入小学开始,便立志代表地区进入全国总决赛.能代表地区踏入甲子园的球员也被视为家族、学校、地区的骄傲.在漫长的个人成长过程中,校园球员逐渐对集体有了清晰的认识,并慢慢形成集体归属感,对所属群体、族群、国家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使个人的青春热血与地区、民族、国家意识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可以说,日本校园足球运动作为球员校园学习生涯的一部分,充分发挥了政治教育的功能.

3 日本校园足球的法纪教育功能

如前文所述,日本校园足球社团活动十分兴盛.日本校园足球的德育功能不仅体现在足球运动本身,也体现在校园足球社团的管理与运作方面.以日本大学社团为例,学校设有专门的学生课外活动中心,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所有体育社团进行严格监管.学校规定组建社团必须先由一名本校专任体育老师同意担任指导顾问;再由社团向学校课外活动中心提出注册申请,递交注册申请书、社团规章制度、活动内容、会员名单等书面材料;最后,由校领导签字批准,才能成为经学校注册的公认体育社团.丛晨等学者曾对日本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进行详细调研.据其调查结果,课外活动中心的管理制度十分细致,包括:对受伤、事故的处理流程;社团外出活动规章;指导教师、社团负责人变更流程;校内体育设施、场地使用规章;商业活动规章等内容.同时,这些注册社团也可以获得学校在硬件、软件方面的支持,包括:优先使用校内体育设施、场地;获得指导教师技术指导;以学校名义参加各类校内外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伤病预防与治疗、科学训练等方面的课程.[5]168日本校园足球社团不仅在学校自上而下的管理中纪律严明,而且在社团内部管理中也有一系列详细的规则,由专门的负责人组织社团活动、安排后勤人员配置、联系活动场地、准备器材、通知团员、活动中提供服务、每学年招新等.

通过上述情况可知,包括足球社团在内,日本校园体育社团管理纪律严明,社团内部也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从德育的角度而言,日本校园足球活动通过社团管理、运作的过程,充分发挥了法制教育的功能.法制教育是关于民主与法制观念以及法律规范的教育.就具体的教育目标而言,主要包括民族与法制教育目标、自觉纪律教育目标.[6]165其中,民主与法制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充分认识权力与义务的关系;自觉纪律教育重在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品质.

日本校园足球社团在学校层面和社团内部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且这些规章制度充分体现了社团团员与学校之间,以及社团团员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社团团员必须遵纪守法,行使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在这一社团管理、运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人在社会群体中既享受社会群体所给予的权利,又必须为社会群体的正常运行尽自己该尽的义务.此外,在社团内部管理、运作过程中,学生多为自发式管理,学校不对具体的管理方式进行干预.众所周知,集团主义是日本人的最鲜明的民族特征.日本学生从小受到关于集团内部如何互相配合、和睦相处的教育.在社团内部运作中,这一点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日本人出于不给集团内部的其他成员添麻烦的考虑,通常都会十分自觉遵守内部纪律,而足球社团内部纪律的实施也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学生的这一心理行为特征.总体而言,通过社团管理和运作,日本校园足球运动达到了民主与法制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的目标,充分发挥了法纪教育的德育功能.

4 日本校园足球的道德教育功能

包括足球社团在内,日本校园各种课外社团的团员普遍十分具有团队精神,每个团员都是社团的一份子,对团队发展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而不同学校社团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彼此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让社团成员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人际交往,学习如何与不同集团的人们和睦相处.

以日本大学足球社团为例,通常由三年级学生担任主要负责人,对社团各项工作进行分工管理,主要以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社团干部.新生入学有1-2个月的招新活动,新加入社团的一年级成员通常只要按时参加,体验社团活动,不用承担社团的服务工作.二年级社团成员开始协助社团干部,学习如何为团队提供组织、联系、准备、现场后勤等各项服务.相关工作十分细致繁杂,以准备工作为例,需要准备运动场地、器材以及活动时所需饮料、食物等.此外,还要事先准备好用于分组比赛的两种颜色的球衣.现场后勤人员不仅要负责裁判、时间控制、比赛得分记录等赛时工作,等一年级成员离场后还要清扫场地,回收器材.社团成员到三年级后,开始成为社团管理工作、服务工作的主要承担人.四年级成员忙于毕业找工作,较少参加社团活动,社团干部基本在三年级成员中产生.[5]168

如上所述,社团成员进入社团后,开始学习如何与其他社团成员友好相处,如何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如何为社团的正常运作与良性发展贡献力量.在足球运动之外,有时社团还会组织聚餐等娱乐活动,以增进成员之间的交流.社团之间有时也会进行观摩、比赛等交流活动.这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在促进成员专业水平与交际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发挥了道德教育的功能.

道德教育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教育,其具体目标就是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的教育.日本校园足球社团内部运行方式,使得成员一入社团便感受到其他成员的关爱,并逐渐开始加入帮助其他成员的工作,学会信赖他人,尊重他人,以平等、友爱的态度处理与其他社团成员之间的关系.

此外,比赛过程中以及赛后离场时,成员都很重视对公共财物、自然环境的保护,显示了良好的公德心.当然,日本青少年的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日本人自幼接受的家庭、社会教育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社会十分重视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心,日本家庭也十分注重这方面的教育.以环境保护中的垃圾分类为例,日本已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多年,其分类细致之极.在日本,垃圾大致分为:可燃生活垃圾,不可燃玻璃、金属等物品,可回收塑料制品、塑料瓶、纸制品、布制品、书籍杂志,大件物品等.其中,可回收塑料制品、塑料瓶、纸制品如不清洁,还需冲洗、晾干,才能丢弃.此外,为了便于回收,各地都规定了不同种类垃圾丢弃的明确日期.以日本兵库县西宫市为例,每周二、周五为可燃生活垃圾丢弃日;每周三为可回收塑料制品丢弃日;每周四为不可燃玻璃、金属等物品丢弃日;每月第一、第三个周一为塑料瓶丢弃日;每月第一、第三个周三为书籍杂志丢弃日;每月第二个周三为可回收纸制品、布制品丢弃日.其它自行车、电器、家具等大件物品,必须电话预约专人上门收取,并支付一定的大件垃圾处理费.

如此复杂的垃圾丢弃方法,尤其是一周只能丢弃两次生活垃圾的规定,在中国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日本家庭普遍都会自觉遵守上述严苛的垃圾丢弃规则.垃圾分类只是日本人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之一.正是在这样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的熏陶下,保护自然环境与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已成为日本青少年的行为习惯.而校园足球社团活动中成员对于场地、公共财物、自然环境的保护,也进一步强化了社团成员的自律性和社会公德心,实现了很好的良性循环.可以说,日本校园足球社会活动培养了团员的友爱互助、遵守社会公德的精神,发挥了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蹴鞠源于中国,由敦煌变文可见唐代蹴鞠运动的盛况.这一古老的体育活动东传日本,在现代足球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之下,又在日本校园大放异彩.在日本校园,足球活动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而是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校园足球文化,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对青少年发挥着重要的德育作用.而之所以将日本校园足球活动称之为“日本校园足球文化”,正是由于其所发挥的德育作用具有文化传递的特性,对于形成个体的人格特征以及继承和发展群体的共同人格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所有校园德育工作都具有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塑造的重要文化使命,日本校园足球文化作为日本人团结自律、积极奋进的民族精神的载体,对日本青少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这一成果的案例,对于中国校园体育活动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具有可借鉴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社团足球
缤纷社团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K-BOT拼插社团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