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2018-04-02周京

商场现代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

周京

摘 要:汽车零部件业作为整个汽车工业的上游基础性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汽车制造水平,因此其行业动态备受关注。本文将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环境(politics)、经济环境(Economy)、社会环境(Society)、技术环境(Technology)四个方面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宏观环境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宏观环境;PEST分析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居民消费观念的日益转变,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量显著提升,这也推动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长足的进步。作为与汽车制造密切相关的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其发展前景与发展环境也备受业内瞩目。下面,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宏观环境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政治环境

对于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我国政府一直扮演者着“支持者”的角色,在提高产业生产力、培植产业集群、激励产业内企业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湖北重庆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区,对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化建设将产生积极而久远的意义。此外,随着十三五期间一系列关于汽車零部件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的出台,汽车零部件行业进一步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在政府主导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环保汽车的推行,也使得汽车消费环境加快改善。与此同时,随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二手车流通管理方法》的出台更是引入了新的竞争机制,简化了二手车交易程序,二手车市场趋向良性发展。这也直接扩大了我国社会的汽车保有量,最终推动了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的制造以及售后维修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作为可变因素,深刻影响着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就国家整体的经济大环境而言,目前我国住宅、汽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种形式的服务业,正在成为我国推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期重要领域。

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在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和优势业务的同时,为了降低成本,逐渐减少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零部件采购,在世界范围内采购有比较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汽车配件全球化采购成为潮流。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之间关系的调整,打破了原有的全球配套体系,推动了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整车厂将自身核心优势以外的零部件设计开发交给零部件供应商。这无疑会给零部件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此外,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整体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加之我国相对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具有劳动力,工资水平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逐渐增多,并逐步呈现向海外扩张的趋势,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已成为美国第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来源国。

三、社会环境

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消费观念等社会因素也深刻影响着产业中产品的需求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城市中产阶级兴起,国民消费水平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民众未来收入预期的不断提高,国民整体的消费观念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已有了较大的改变。逐步从储蓄型理念向适度消费、消费型理念转变。此外,我国目前乘用车生产轻型化、经济化的趋势也使家用小轿车的价格逐步下降。基于以上三点原因,对于日益大众化的汽车产品,其需求量一定会在一定时期内有着显著的提升。而作为汽车制造业的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因此将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此外,需要补充的是,随着全球能源供应局面的日益紧张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一变革趋势,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化层面竞争路径的开拓,那么这将十分有利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技术环境

近些年来,在国家推动下,我国各领域的科技性投入不断加大,各产业的科研实力较之以往则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对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而言,总体的技术环境向好。但从行业内部来看,我国还是缺少一定的专业性的研究机构,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自助研发力量相对不足,且大多依赖于业内的国际合作。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停留在传统制造业的僵化思维之中,短视性地追求眼前的利益,而长期忽视汽车零部件制造持续性的科技研发投入,导致我国与美日等国相应产业之间的技术性差距越拉越大。虽然最近几年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步重视了自身的研发工作,产品研发和技术支撑方面的投入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然而据近五年的《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显示,12年以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内研发经费强度始终没有超越过3%,这与美日等汽车强国6.5%的研发经费强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此外,西方各主要汽车工业强国常年对我国的核心技术封锁也给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做一般性的技术开发,与发达国家在产品开发上的差距明显大于生产方面。可以说,中国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不存在资金方面的问题,关键是缺乏必要的创新设计和制造技术。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如果能在有效利用自身积极外部环境的同时,努力克服不利的外部因素,重视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其发展前景仍将是十分广阔的。

参考文献:

[1]刘少利.基于“互联网+”的陕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7(01):69-71.

[2]利好政策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调查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J].汽车零部件,2009(03):23-24.

[3]陈彩虹.浅谈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6(11):291-292.

[4]王茹.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

[5]邓兆祥,杨杰.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03):6-11.

猜你喜欢

汽车零部件
车辆结构有限元课程探索
汽车核心零部件再制造工程研究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嵌入国际采购链
汽车零部件回收处理效益模型分析研究
项目质量管理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汽车零部件加工的精益生产方式研究
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的多方面研究
汽车零部件物流仓储优化研究
赣州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水平提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