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甘孜教育提供人才保障的思考及建议

2018-03-31贺英周金保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心校教研乡镇

贺英 周金保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满足全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前提。

为积极响应教育对口帮扶号召,笔者深入甘孜州雅江县的部分学校、乡镇、藏寨,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藏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原因错综复杂,需要各方面添措施、想办法,特别是要在人才振兴上建机制、求突破。

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

教研活动不多。乡镇中心校对教研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学与教研脱节。乡镇教师学术性的教研工作极少开展,教书育人职责模糊,教学成绩上不去,在教育改革中没有发挥教研工作的灵魂作用。

管理体系不优。一是没有真正发挥“校长制”作用,部分校长对研究本校队伍管理和成绩提升工作重视不够。二是没有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在分配绩效工资时,坚持“差别不大”原则,影响了积极肯干、教学成绩明显的这部分教师积极性。

家庭教育缺失。对教育重视的个别家庭,父母会在县城租房子,由爷爷奶奶到县城带孩子读书,而父母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依然要在乡下劳动,出现了不在家的“特殊留守儿童”情况。孩子们与父母交流极少,使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资源配置欠缺。由于村子人口基数小、居住不集中、道路崎岖,绝大部分村寨没有幼儿园,一些孩子到了6、7岁直接到乡镇中心校就读一年级。特别是对于牧区孩子来说,入学前就没接触汉语,在上学后,汉语基础薄弱,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学成绩不理想。

振兴甘孜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建设“善管理、聚活力、出成绩”校长队伍。校长是一校之魂,对藏区乡镇中心校校长来说,一要有务实、上进的校训,极力营造激励和劝勉师生的擅教、好学氛围。二要有科学的管理模式,校园朝气蓬勃,建设一个高素质的学校领导班子,带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建设“师德高、业务精、促成才”教师队伍。一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教师的思想言论、为人处事,是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标杆,直接影响学生成长成才。二要勤于钻研业务,从校本示范课、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一步一步做起,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三要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善做学生的理想导师、生活导师,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

优化教育行政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教师淘汰机制。着眼提升教师水平和教学成绩,在教师板块实行“考、聘、转、待、淘”制度,即每学年对教师进行一次岗位知识考试+教学成绩考核,考试合格者继续聘用;考试不合格者,视情况进行转岗或是解聘。二是建立优秀校长流动机制。校长在一所学校任期以5年为宜,最多不要超过10年,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偏远学校任职2年至5年,促进均衡发展。三是建立职称县管校用机制。基于乡镇中心校学生多寡不一,为了优化资源、整合资源,建议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面授、网培等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事业人员职称评定中的审核把关作用,从而有力推动教育教学,提升教育质量。

夯实教研督学队伍。一是教研荣誉团队。从单一的学校到全县教育系统,要有一个分层探索、创新的教研队伍,通过校本示范、县(州)示范、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学科能手等平台和载体,练、战、用有机结合,展示教师教育教学风采,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学成绩提升。二是督学提质团队。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从县级层面开始组建配强督学团队,负责督查全县各校是否建立科学、实用、有效的教研、教学计划,并对其指导修正,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为平衡教育资源,提出师资调配、学校撤并增设、教学器材配置等合理化建议、意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配齐村幼教师队伍。雅江牧区(农民以养殖牦牛为生活来源,以藏语为主)孩子从小在藏话环境下生活,汉语能力薄弱,上小学后,在汉语言学习上自然落后于农区(农民以种植青稞等农作物为生活来源,以汉语为主)孩子。建议因地制宜,建立“一村一幼”或者“多村一幼”,配齐汉语言学前教育教师,开展过渡性语言教学工作,解决语言基础问题。

猜你喜欢

中心校教研乡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小淞果”在大学校里幸福成长——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先队活动掠影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快乐书画坊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校书画展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