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8-03-30谢巧双范平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9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

谢巧双 范平

[摘要] 目的 评价并分析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及母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6—12月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常规组(44例)。观察组孕妇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常规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对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数据统计,比较两组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②观察组的妊高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③观察组的早产,巨大儿,畸形儿,新生儿窒息和黄疽症发生的概率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降低了妊娠期糖尿病引发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140-02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临床中一种妊娠期合并症,主要指孕前检查无糖尿病的孕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糖代谢异常的现象,妊娠中晚期为该病病发的高峰期。GDM属于常见疾病的一种,属于高危妊娠,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分娩年龄的增大,该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已高达5%,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GDM一般伴随着机体明显的代谢变化,该病能够引起多种妊娠期的并发症,是导致妊高症,巨大儿,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文献报道,若GDM的临床症状得到好的控制能够改善母婴结局。循证护理干预是医院最新实行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促使护理人员谨慎,明确,高效的将现有的科研结果运用到实践中,能够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改善母婴结局,提高GDM孕妇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还能够让护理工作更加规范、简便、安全、有效[2]。为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该研究选取2017年6—12月88例妊娠期糖尿孕妇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4例)和常规组(44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孕妇为该次研究的常规组研究对象,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孕妇者为该次研究的观察组。其中,常规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5.8±2.4)岁,体重平均75.6 kg,初产妇27例,经产妇17例,孕周25~38周,平均孕周(34.3±2.6)周;观察组孕妇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6.5±2.7)岁,体重平均76.8kg,初产妇28例,经产妇16例,孕周24~39周,平均孕周(33.29±2.7)周。上述孕妇在年龄,体重,生产次数,孕周等自然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对GDM的诊断标准;②未使用过降糖药物的患者;③能够定期来该院做检查的患者;④愿意加入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使用过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②有糖尿病的患者;③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心肺功能不健全的患者;⑤有多种药物过敏史的患者;⑥不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

1.2 循证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进行研究,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仔細核对孕妇资料以及药物过敏史,向孕妇及其家长普及妊娠糖尿病的概念,对孕妇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并及时记录孕妇体重的变化,根据医嘱给予孕妇胰岛素治疗等。

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如下: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有护理经验的护士成立护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并开展培训,对循证护理的内容进行培训;②积极循证问题:给每位孕妇发放GDM防治手册,同时为孕妇和家属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发病的机制,同时也应为孕妇讲解GDM的危害,如流产,胎儿畸形,早产甚至死胎等,以防因孕妇及其家属的不重视而引发其他并发症,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为孕妇及其家属展示成功妊娠的例子,并告知经合理的治疗,GDM孕妇的好转率高达85%,增加孕妇治疗的信心;③饮食干预:GDM患者的血糖控制十分重要,因此GDM孕妇的饮食有很多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饮食的选择,做到饮食多样化,多食用含糖量低的食物,如粗粮和豆类,也要注意各种微量元素的补充;④运动干预:护理人员应定期记录患者的康复情况,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和体重变化制定运动计划,多做有氧运动,既能消耗热量,又能减轻体重,属于治疗措施之一。⑤自我检测:护理人员指导孕妇及其家属血糖检测仪的使用,对孕妇的会阴部和乳房都要进行护理,最大程度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水平的变化(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孕妇妊娠并发症(妊高征,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率)和婴儿结局(早产,巨大儿,畸形儿,新生儿窒息,黄疽症)。

1.4 统计方法

该组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数据,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血糖水平的变化

两组GDM孕妇共88例,经表1可知,两组孕妇在干预前的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的3种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妊娠并发症调查

由表2可见,观察组的妊高征发生率为4.55%,胎膜早破2.27%,产后出血4.55%,胎儿窘迫2.27%,剖宫产率9.09%发生率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婴儿结局调查

由表3可见,观察组早产(2.27%),巨大儿(4.55%),胎儿畸形(0.00%),新生儿窒息(2.27%)以及黄疽症(6.82%)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孕妇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孕妇饮食的改变,而妊娠期也会导致孕妇的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糖尿病,导致 GDM病发率越来越高[3]。GDM是指孕妇妊娠期间泌尿系统出现障碍,孕妇首次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疾病。GDM的发病机制是机体胰岛素不足,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而导致机体的代谢紊乱。因为GDM孕婦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会导致血管内皮增厚,引起机体的血管病变,导致血压升高,发生蛋白尿等并发症,而机体的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的氧耗,影响胎儿吸收氧气[4]。所以为了维持孕妇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必须注射胰岛素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极大的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导致孕妇出现妊高征,感染,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的几率增加,此外,GDM孕妇的胎盘长期处于高糖状态,会导致胰岛素B1细胞增大,致使氨基酸转移酶增多,脂肪和蛋白合成过多,最终导致巨大儿的几率增加,孕妇发生GDM后,孕妇羊水中的含糖量也会增加,水分渗入羊膜腔,最终导致羊水过多[5]。有数据显示,GDM对母婴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与病情的轻重,发生的时间,控制血糖的水平都密切相关,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该病的控制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对母婴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精细护理,该护理模式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从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寻找实证,评价收集的实证的真实度,科学度和合理度,为临床护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从而实施有效的护理。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妊高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巨大儿,畸形儿,新生儿窒息和黄疽症发生的概率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降低了妊娠期糖尿病引发的不良疾病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俊.妊娠期糖尿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0):2393-2394.

[2] 白娜,费洪竹.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7):8-10.

[3] 方蕾.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14-117.

[4] 张志伟,赵文卓.维吾尔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控制血糖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6,45(11):1871-1873.

[5] 李燕.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2):156-157.

(收稿日期:2018-07-10)

猜你喜欢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