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家庄的故事

2018-03-30中共大疆州委宣传部

云南画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郑家一家亲白族

中共大疆州委宣传部

民族团结一家亲

农闲时节,每天晚饭过后,郑家庄的小广场都灯火通明,伴着阵阵优美的音乐,村里阳光文艺队的妇女们翩翩起舞,老人和小孩在外围嬉戏逗乐,歌声不断,笑声不停。她们的广场舞与众不同,藏族的“锅庄舞”、白族的“霸王鞭”、傣族的“孔雀舞”……一个接一个,各民族不同的音乐舞蹈轮番上演,这也成为郑家庄独有的一道风景线。郑家庄阳光文艺队的白族妇女杨丽英自豪地说,平时队员排练舞蹈根本不需要请老师,全靠队里各民族的姐妹教授,“我是白族,我就来教白族舞,她是藏族,她就来教藏族舞。我们都是这样每个民族教一种,大家就学会了很多种舞蹈。”

郑家庄村民小组共125户,525人,有汉、白、藏、傣、纳西、傈傈、彝七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设有1个党支部,有支部委员3人,党员31名。近年来,党支部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着力实施抓组织建设强核心、抓民主管理聚民心、抓生态建设突重心、抓民族文化结同心的“四心”工程,促进了七个民族和睦共处、团结进步、繁荣发展,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欣欣向荣景象。

群防群治同参与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郑家庄村民进入了梦乡。一个个身着防刺背心、佩戴袖标、手持防暴器具的治安联防队员却精神抖擞地巡逻在村中的街巷上,这些联防队员都是普普通通的村民。1993年“郑家庄治安联防队”挂牌成立,20多年来,村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从未发生过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

共享致富新成果

在郑家庄的南侧,稻田边,有一个安静的小院,院子里立着一座青瓦白墙、雕梁画栋的精致小楼,小楼的主人就是村里的致富能手、40岁的汉族村民王洪康。王洪康两岁就没了父亲,家里生活非常艰难,村党支部书记、藏族人何国祥得知王家的境遇后,默默赞助了他家5000元,王洪康的母亲用这笔钱买了两头牛,家里终于不用再担心温饱问题了。王洪康长大后,何国祥又主动带他一起出去做药材生意,帮他垫本钱,帮他担保向农户赊购药材,找合作、找销路。经过多年的打拼,王洪康的中药材生意蒸蒸日上,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郑家庄这样相互帮助、相互带动的事比比皆是。如今,村里500多人忙时务农、闲时经商,把药材生意做到了北京、上海、新疆等地,年收入达300多万元。

现在郑家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乳畜业、烤烟和中草药材营销为主的三项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子。

共铸和谐幸福梦

郑家庄湿地公园里,有一座风格奇特的凉亭,这个亭子是郑家庄村情的一个缩影,对于郑家庄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整体四四方方、严格对称,采用了汉族庄严端正、朴素大方的建筑形式;主色为褚红和乳白,分别是彝族与白族民居常用的色彩;亭子顶部的宝柱层层叠叠,就像一座精致小巧的傣族白塔;四根方形的柱子下宽上窄,利用纹路打造出垒砌的视觉效果,体现出藏族气势磅礴的建筑风格;亭子及周围的走廊等建筑上还用傈僳族和纳西族的文字雕刻了精美的花纹。就是这么一个构思精巧、别出心裁设计的凉亭,真真切切地表达了郑家庄各民族相互团结、融合的心愿,也是七个民族一家亲的最直观体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民族地区工作,团结是重点,发展是关键。在发展进程中,郑家庄始终树牢“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展乳畜业、烤烟和中草药材营销三大产业。全村逐步形成“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以商养农、以农供商,忙时为农、闲时为商”的良性发展格局。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帮扶,全村一举摆脱贫困,成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繁荣、群众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长期外出经商的群众都要千里迢迢赶回来,全村男女老少在民族文化广场一道吃团圆饭,这是郑家庄全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通过长期的文化交汇,互通共融,形成了“合民心、顺民意、心相连、一家亲”的局面。

过去,郑家庄的开发建设离不开民族团结;现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同样离不开民族团结;将来,郑家庄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依然离不开民族团结。一个原本民族成分眾多、经济基础滞后、宗教信仰各异的村庄,如今正以一种新的节奏,新的布局展翅腾飞。

猜你喜欢

郑家一家亲白族
国画《一家亲》
《战斗民族养成记》上演中俄一家亲
与病魔抗争的“不倒翁”
5年后,隐身等死的绝症好丈夫回到家门口(上)
花样云南(二)
动物一家亲
离家出走
白族
动物一家亲
初访湖北鹤峰白族聚居区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