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医疗沟通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2018-03-29许磊陈利平武泽文李翔倩开梓翔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8期
关键词:沟通能力培养模式医学生

许磊 陈利平 武泽文 李翔倩 开梓翔

【摘要】在对我国各大医院的调查数据中发现,我国有50%以上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进行殴打和辱骂,60%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对于治疗结果不满意,并把责任归咎为医护人员。在医疗纠纷中,由于医生和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沟通,导致医生和患者关系不和谐。在以上的医患事故调查中,由于医患关系不和谐造成的医疗纠纷占总数量的1/2。在我国,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属于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医生和患者之间应该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及时沟通。

【关键词】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8..02

1 医学生医疗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在对医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医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大多是专业知识,并没有学习过怎样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大部分的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医院为了避免实习医生与患者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工作大多是由主治医师来做。这也就造成医学生在毕业后的实习期间也没有学习到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至于在成为正式医师之后医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需要亲自与患者进行沟通,由于缺少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发生纠纷的几率明显增加。病患的心理一般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不可以像对待常人一样采取一般的沟通方式,对待患者,医生应该采用开导式和安慰式的沟通方法。大部分的患者由于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的原因,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在沟通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切勿说过于激烈的言语,以防对病患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要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医生和患者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医生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是医护人员工作中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成为医护人员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医生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可以快速的了解到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还可以了解到患者本身与疾病有关的全部信息。医生在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提供具体的治疗方案。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问题。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还可以减少不当医疗行为的发生。据调查显示,有50%的医疗事故由于主治医师对于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够了解,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方案也没有很好的配合,导致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不合理,治疗效果不明显,从而产生医疗纠纷。发生医疗纠纷既影响医师的声誉又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些患者是特殊体质,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疗,医生很难了解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也很难检测出来。一旦患者对某些特殊药物有过敏反应,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满足患者对于医疗信息的需要。在医生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由于医生掌握一定的病理知识和医学知识,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大多是由主治医师来决定,主治医生占据主导地位。患者则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一定的不平衡。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与病患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满足患者对于医疗信息的掌握,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障碍。医院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再加上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情绪会很不稳定,有些患者还会产生恐慌心理。医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让患者了解一些基本的病理知识和治疗信息,增强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避免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纠纷问题。

2 医学生医疗沟通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2.1 开设医患沟通学习专业课程

在调查中很多医护人员反应之所以和患者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主要是由于在校期间没有学习过相关专业课程,医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的课程大多是医学专业相关课程,很少会接触到医患沟通的相关知识。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于缺少临床经验,医院方面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和医患矛盾,与患者沟通协调的工作大多是由医院主治医师来做,实习医师很少会接触到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工作。这也就导致医学生在正是正式成为医师之前没有接触过与患者沟通的工作。在医学生成为正式医生之后,就要面对与患者之间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和纠纷,这对于刚刚上任的医学生来说很难处理和解决,并没有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医学生去了解和学习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针对这一现象,建议开设医患沟通专业课程,使医学生有机会了解怎么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工作中减少和患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医患沟通专业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应该包括心理学、人际关系学说、沟通技巧分析、口才表达能力分析、医护人员的基本专业素养分析等。使医学生通过学习医患沟通专业课程了解到患者的心理,从患者的心理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使患者更加了解治疗信息和治疗效果。通过学习医患沟通专业课程还可以锻炼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医护人员在和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患者恐慌、脆弱的心理状态,采用委婉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沟通,尽量不刺激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的情绪尽量保持稳定状态。医院方面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课堂探讨等形式使医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开设医患沟通学习专业课程,可以为医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医学生正式进入工作之前可以对医患沟通方式有足够的了解,不会在工作中手足无措,尽量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和矛盾,开设医患沟通专业课程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重大影响。

2.2 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

在上文中提到过在开设医患沟通学习专业课程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学习。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较差,心理比较脆弱,情绪起伏比较大。医院对于患者来说属于陌生的环境,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恐慌心理。这时,主治医师可以有技巧性的跟患者进行沟通,减少患者紧张的情绪。一旦患者过于紧张,不但不利于病情的发展,还会影响主治医师对于患者病情的判断,造成医疗失误。医护人员有技巧性的沟通包括在语言上、说话语气上以及行为动作上的技巧性沟通。比如在首次见到患者时,可以先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缩小和患者之间的差距,減少患者紧张的情绪,打破原本严肃紧张的气氛和局面。大多数患者见到医生都会产生紧张心理,医生的简单自我介绍有利于舒缓患者过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如果患者的情绪还是没有得到舒缓,医生可以试着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在患者不反对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询问一些患者平时的生活状况,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有利于在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可以在医患沟通过程中更好的了解到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和矛盾。

3 小 结

增强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使医学生在治疗诊断过程中更容易了解到患者的实际病情,从而对症下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开设医患沟通专业课程,为医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了解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和矛盾。

参考文献

[1] 周翔宇,李 涛.早期接触临床对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1-4.

[2] 王道珍,邹 扬,邱乙哲,李 萍,缪 青,刘金兰.医学生医疗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5): 541-544.

[3] 辛庆锋,孙有利,胡建鹏,高功臣.新培养模式促进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8): 151+164.

[4] 胡 征,张爱军,胡哲清.从医疗安全及教学现状谈如何培养实习医学生的沟通能力[J].浙江临床医学,2008,(12):1609-1611.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沟通能力培养模式医学生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研究
浅析铁路客运服务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实训培养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