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产发流程再造
——以《西藏日报》为例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日报社西藏媒介

(西藏日报社,西藏 拉萨 850000)

近年来,西藏日报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自治区党委的关心与领导下,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在加快并大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发展。因此,在进一步深化媒介融合发展的道路中,实现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才是实现打通新闻生产各环节、推动新闻生产的转型与升级的重要举措。

一、媒介融合的建设关键

媒介融合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媒介发展理念,具体是指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载体的自身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并对不同媒体的内容资源、平台资源、人力资源等的全面整合,以期实现优势互补、互融互通的战略性措施。近年来,西藏日报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围绕自治区新闻宣传中心工作,不断探索与完善特殊区情下的报网融合发展道路。

目前,西藏日报社坚持以“发展”为前提,以“扬长”为手段的媒介融合关键理念,使得西藏日报藏汉双语客户端顺利上线运行。就媒介融合的概念来说,媒介融合的建设关键既包含了媒介技术的融合,又包含着媒介经营方式的融合。就技术融合方面来看,西藏日报社借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对口援藏优势,在2016年至2017年间初步完成了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写作、新媒体新闻采编、“中央厨房”产发运行等技术融合层面的建设任务。然而,就目前西藏日报社媒介融合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来看,在实现技术融合建设任务、继续坚持与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上的创新之外,媒介融合的新闻采编发流程的创新与再造,即媒介经营方式层面的融合更是至关重要。

二、融媒体新闻产发的流程再造的实现

与融媒体新闻产发流程相比,传统新闻采编流程存在时效性滞后、互动性匮乏、灵活性缺位等问题。拿西藏日报来说,首先,从时效性来看,传统纸媒的新闻采编大多由新闻采编人员、新闻记者通过获取新闻线索,并根据相应新闻线索进行采访报道,再对相应的新闻采访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写作,最后等新闻稿件通过主管部门审核后才可发出。这意味着传统新闻采编流程的烦琐、冗长,造成新闻时效的滞后,出现“新闻不新”的问题。其次,就互动性而言,传统媒体的新闻发行周期、报道模式与生产流程固定,这就造成了受众需求与新闻报道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与互动。最后,就灵活性来说,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传统新闻采编发流程的复杂,新闻发布平台设备的笨重,新闻采编发流程中审核机制的繁冗等都致使传统新闻流程灵活性缺失。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发展与实现融媒体新闻产发的流程再造势在必行。

第一,要实现生产流程的整合。当前的传统媒体借力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正在向全媒体、融媒体形态发展,而新闻生产是媒介融合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内容环节。生产流程的融合意味着这一生产过程并非单个环节、单个部门、单个组织的整合与优化,而是新闻产发中整体系统流程的整合与优化。整合的目标与结果是实现系统最优而非单一部门或环节的最优。目前。西藏日报社的全媒体采编平台正在建设中,在实现媒介融合技术构建的过程中,还必须认识到媒介融合的终极目的是提升传播效率,而提升传播效率的核心则在于吸引用户。“西藏日报社规划建设的藏汉文全媒体报道指挥管控平台及指挥调度中心,是全媒体阵营的指挥中枢和‘大脑’,负责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指挥、采编内容生产加工制作、传播效果评估、新闻线索研判、重大舆情分析等全媒体报道指挥工作。该平台的建成投用,将重新定义新闻的生产模式,以全媒体平台建设为路径,以用户为中心、搭建用户平台,汇集海量用户,形成数据库,打通新闻生产各环节。”这正是西藏日报社深刻领会融媒体发展理念,深入实践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整合与再造的最好体现。

第二,要实现融媒体分发渠道的整合。真正推动新闻生产转型的升级,实现融媒体产发流程的再造,既要注重新闻采编流程的再造,更要强调融媒体分发渠道的整合与再造。这是因为融媒体采编流程再造的最终成果需要通过多元化的分发渠道来体现。近年来,西藏日报社借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对口援藏优势,积极布局“走出去”战略。将传统新闻生产模式下单篇稿件、单个内容放置在西藏日报社“中央厨房”生产流程之中,使得这些“生产资料”不仅成为某一使用环节的“产品”,同时又能够符合其他使用环节的标准,在进行其他环节的新闻生产中,这些“产品”又能够成为新的“生产资料”,实现“一次生产、多次分发”。这样不仅满足了不同产品不同渠道的分发要求,而且极大地丰富与充实了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形态。西藏日报社应该更加积极尝试建设并投用音视频演播平台,将海量的新闻内容、受众的反馈信息及时汇总,并成立融媒体记者群,及时公开与共享新闻资源与反馈意见。同时,积极尝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挖掘、分析数据新闻热点,并通过利用不同平台属性与分发渠道的优势进行整合传播,推动新闻生产转型升级,传播中国梦的西藏故事。

第三,要实现新闻采编团队的整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新闻采编团队在信息的采集、编辑、呈现等方面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国际知名媒体都要求其记者成为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要求他们既是文字记者,也是摄影和摄像记者,必要的时候还是文字、摄影和摄像的编辑,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把有关内容上传到新媒体平台,以获得用户的关注”。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更应该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同时注重培养复合型记者,使得新闻采编团队能够实现从静态图文传播、延时传播向图文+视音频融合传播升级与转型。通过加强原创视频、音频内容的制作与发布,加大力度发展时政类微视频新闻内容,以多元化的方式实现7*24全时新闻报道、实时新闻直播,深化西藏日报社媒介融合发展。

三、融媒体新闻产发流程再造的合理性

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用。以技术变革为依托,媒介的影响力逐步渗入社会生产与生活。因此,在媒介技术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之路不仅是适应技术变革之举,同时也是契合当前社会价值合理性的题中之意。

一方面,媒介融合发展契合了互联网平等、开放、共享的属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信息传播的严重不对称传播。在新闻生产与发布进行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的属性特点需要变革传统媒体新闻产发流程,向融媒体新闻产发迈进。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发展更加符合当今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与价值理念。融媒体的双向互动性、信息传播的迅速及时性使得传统新闻分发“由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并以其个性化推送与准确的链接、搜索功能使得新闻内容的展示手段更加立体化、多元化,从而为受众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优质体验”。此外,媒介融合发展极大的彰显了“1+1>2”的协同发展理念,不同的媒介形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地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力传播的媒介形态矩阵,显著地扩大了整个西藏日报社的社会影响力。

媒介融合正持续影响着传统主流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在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的同时,更要认真理解与领会媒介融合的思想与精髓,把握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未来,西藏日报社在媒介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仅要实现从“相加”向“相融”的迈进,而且要进一步在新闻产发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实现深度“相融”,从横向新媒体矩阵搭建,朝纵向传播效果扩大迈进。在新的传播形势下,创新体制机制、刷新传播手段,在不断深化建设中保持党媒活力。

猜你喜欢

日报社西藏媒介
都是西藏的“错”
2019年de第一场雪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梦幻老君山
书,最优雅的媒介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西藏:存在与虚无
集体“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