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普世价值”对“一带一路”倡议侵扰的具体路径

2018-03-28

城市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普世价值普世倡议

梁 虹



西方“普世价值”对“一带一路”倡议侵扰的具体路径

梁 虹

(湖南城市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旨在中国与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持久和平,繁荣稳定。这一重大合作举措将会冲击旧的国际秩序,挑战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霸权主义。因此,美国企图使用西方“普世价值”这一重要全球战略手段,通过价值渗透弱化或误导“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大方向,用西方话语霸权冲击“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以西方“普世价值”干扰“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软环境建设,发动一场舆论战,诋毁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意图,抹黑中国合作倡议实施前景,放大中国社会现象细枝末节问题。我们应谨防西方“普世价值”战略陷阱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侵扰。

普世价值;“一带一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软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和世界各国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这是深刻把握和理解‘一带一路’重大意义的基本出发点。”[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严重扰乱并直接影响美国“新丝绸之路”’及“北南走廊”’计划。因此,美国试图利用西方“普世价值”这一重要全球战略手段,作为发动舆论战的重要工具,诋毁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意图、抹黑中国合作倡议实施前景、放大中国社会现象细枝末节问题,以此来破坏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安全协调。

一、通过价值渗透弱化或误导“一带一路”实施大方向

“西方‘普世价值’,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反映着垄断资本的利益和意志,是为西方国家称霸全球服务的一套价值观念,”[2]是为其称霸世界所搞的“和平演变”战略阴谋中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它以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作为“普世”标准来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责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横加干涉我国内政、外交及人民的生活,并借机削弱我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人们对于世界及社会的整体看法、见解、信仰和追求。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以说,在“一带一路”实施中,大方向不能迷失、不能错,否则,合作倡议的实现就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同时,国家利益也将无法得到维护。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目前,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高扬“普世价值”的大旗,鼓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不可超越性及其政治制度的永不毁灭性,倡导“技术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否定意识形态的功能,攻击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促使人们刻意避开意识形态研究,忽视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他们片面强化甚至曲解意识形态的价值功能。借助互联网炒作、放大和扩散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地制造“新闻”,丑化党的领导。甚至让他们的记者找机会采访,然后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建构新的话语来攻击我们自己。其实质在于夸大或膨化某一意识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片面化、僵化的某些观点,等同于我党的政治决策、宣传方针等。它使人们不断去排斥意识形态理论的正确地位和价值,不断削弱和消耗我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风土民情、不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要经过沿线多个地缘政治破碎区域。而区域内又有着复杂的历史问题,严重的种族和宗教矛盾冲突,以及频繁的武装冲突。这很容易使意识形态传播及交流形势复杂化。对于突发事件、重大问题、热点话题等,如疏忽大意处置不慎,那么,个别问题扩大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的现象,就会通过互联网舆论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甚至会产生充满误解和敌意的言论,比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因此,要及时表明态度、坚定立场,在重大问题上表现出自信心。不要让西方“普世价值”通过价值“陷阱”削弱或者误导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施的大方向。

二、用西方话语霸权冲击“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

作为当代强势话语的西方普世价值与西方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强势地位的扩张有着特殊的政治意图,是其炮舰政治的掩护。只要哪个国家奉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普世价值就是盟友,否则就是脱离人类共同发展道路,是自我孤立的专制制度。也就是说,西方对自由、民主、人权具有唯一解释权。按照它们的说法去做的就是合法的,否则就是假民主、假自由、假人权。这其实是把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以其为依据的价值观念模式化,使其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模式。西方国家通过将所谓的“普世价值”模式化后,以“自由”的名义实施意识形态渗透,借用“民主”实施离间,在人民内部搞分化,制造“人权”事件,其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控制意识形态话语权,力求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符合其意愿的“世界新秩序”。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大大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地位,增加话语权的分量,而且更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这一趋势的出现,无疑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全球主导地位和现有世界秩序的挑战。这将不可避免引起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攻击。

“一带一路”倡议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并与马克思主义理想本意中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理念密切相关。这是“一带一路”话语体系的核心思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沿线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很大,他们相互间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和共同的价值观,缺乏合作共赢的理念。这很容易引来西方话语霸权的攻击。运用“中国搭车论”“新殖民主义”“中国担忧论”“中国责任论”等,诋毁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意图,干扰合作倡议的实施。

当整个世界开始慢慢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时,当人类必须在这个共同体内共同协商合作,解决人们面临的重大环境和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反恐和难民危机时,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这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时代表达,是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时代映射。它牢牢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以兼容并蓄、平等合作为核心精神,倡导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摒弃“二元论”的博弈思维、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大同世界”。美国在此时关心的是“谁来为这个共同体制定规则?”,“制定什么样的规则?”而与此同时,他们自己却又装模作样的给出答案说:“我美国必须是规则的制定者!它必须是对我美国有利的规则!”按照这种思路,只有像美国那样做,规则的制定才是合理合法的。

由此可见,美国在相当程度上想要影响世界的命运,而且不是暗中决策,而是明目张胆地从其一国的狭隘利益出发做出影响世界的决策。并一意孤行地把它的“普世价值”强加在全世界的头上。这种作法只会使得“一带一路”沿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充满了敌意和排斥。因为任何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使之趋同的作法都是不恰当的。它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和糟糕。合作共赢不等于否定个体的特征和权利。相反,合作需要尊重和发展个体的独特性。有分工才有合作。共赢的理念更符合个体权益的保护。这个基本理念不仅蕴藏于中国传统思想中,而且还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初衷之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是中国传统“天下观”在这个时代的表达,代表着共产主义的国际主义精神。[3]我们应该通过“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把这种表达和精神带给世界。将不同类型的主题带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命题中,围绕主旋律发声,讲好中国故事,赢得世界认可,赢得各国人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我们将与其他国家携手并进,实现互利共赢,开创政治文化合作的新领域,真正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共荣共生。

三、以西方“普世价值”价值陷阱干扰“一带一路”实施的软环境建设

西方的“普世价值”是一种超越历史和时代,超越国家和民族,剥离具体内容的绝对的抽象的普世价值。它基于思想而非实践,并且凌驾于其他民族文化之上。幻想着全世界都走与西方同样的道路,人类都统一于这一普世价值之中。是一种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软实力。

其实,在任何国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都是它的核心价值而不是所谓全世界必须奉行的所谓普世价值。“核心价值是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的,是这个社会得以存在的精神支柱,也是这个社会从产生到巩固的标志。它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在稳定、巩固和发展方面发挥着软实力的作用。”[4]因此,要想世界各国都走相同道路,以相同模式发展是不可能的。西方发展道路是西方自己历史决定的,而不是为世界提供模式,也不可能提供模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功让世界各国都感叹,但是,一些人被西方普世价值错误理论所误导,将中国经济的成功归因于对西方价值观和发展模式的顺从和模仿。不愿承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经济成功和软实力不断增强的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和失语很容易使世界不理解、不认同和不尊重我们。因此,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向世界所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说明我们发展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这时,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世界可以准确地理解中国将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5]这解决了分歧,减少了敌意,并赢得了世界对我们的理解和认可。确保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拥有良好的国际软环境。

在对外交流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经济对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和推进需要良好的软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带一路”地区的交流与碰撞,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构建,重塑中国对外形象;创新交流沟通方式,提升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各方的文化自信。[6]

西方世界的主流多数仍然从冷战思维的角度看待中国,并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对世界的威胁。让人们错误的认为,中国所颂扬的集体主义是一种抹杀个性,剥夺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而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专制制度,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误解甚至歪曲。“似乎中国的崛起就意味着穿着一色制服、步伐一致得像机器一样的人群铺天盖地大踏步走来,占领世界。”[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成“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本质和灵魂。“以人为本”的通俗化、大众化的表达是“为人民服务”,其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是“集体主义”。因此,“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是“三位一体”,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同种价值观的不同表达。

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带一路”地区的传播与交流,我们必须让世界清醒地认识到的是:这一传播和交流主要是通过加强“一带一路”地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来促进共同繁荣,从而有效推动世界文化格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增进各主要文明之间的和平相处。而不是被西方普世价值中的战略陷阱所误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带一路”地区的传播与交流看作是打破现有的国际文化秩序,搞文化输出;被当今世界的霸权主义者当作反对专制主义、推行普世价值、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借口。

“一带一路”沿线文明众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当地民众认知及思维习惯,避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和狭隘民族主义立场。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各国之间不同信仰的区别,遵循异域价值传播规律,促进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我们要有开放的胸襟和全球视野,避免自说自话,为实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积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四、破除西方“普世价值”侵扰的思考

西方推销“普世价值”的目的,绝不是想推动中国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是为了离间国家认同,破坏价值共识,干扰民族复兴。如果盲从、认同这一西方价值观念,结果只能是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危及国家安全,使民族复兴遭受挫折。

因此,我们在面对西方“普世价值”对“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侵扰时,不能简单的否定该意识形态的普遍性观念、弃用普遍性话语体系,而是要科学阐释其与资产阶级利益内在诉求的一致性,还原其作为资产阶级实行思想统治和价值渗透有效方式的本质。抢占道德制高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话语体系。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调整改革开放思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合作理念与世界各国签署经济合作协议;以“要想富,先修路”的中国经验倡导各国拉动经济从发展和改善基础设施做起;以中国特有的“和”文化倡导互利共赢的“贸易畅通”;以“汇通天下”的理念推动货币流通;以“国之交在亲民”的朴素道理,加深各国间的“民心相通”,呼吁各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积极推动建立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担的“责任共同体”,和共享繁荣与稳定,互助危机与灾难的“命运共同体”。

2018年8月27日,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已贯穿世界五大洲,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合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面对已取得的成绩,中国需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方向,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正确对待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成长烦恼”,用生动丰富的感性事实,激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们的理想热情,坚定“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对西方用“普世价值”侵扰“一带一路”行为作釜底抽薪式的批判,截断侵扰路径,破除侵扰陷阱,为世界发展做出新贡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8: 139.

[2] 郭榛树. “普世价值”思潮的自我包装术[J]. 红旗文稿, 2015(3): 7-11.

[3] 倪培民. 作为哲学理念的“命运共同体”与“合作共赢”[J].哲学分析, 2017(1): 98-111.

[4]陈先达. 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J]. 哲学研究, 2009(4): 3-9.

[5] 蔡惠福, 刘大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须搞好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J]. 红旗文稿, 2012(5): 12-15.

[6] 倪培民. 作为哲学理念的“命运共同体”与“合作共赢”[J].哲学分析, 2017(1): 98-111.

[7] 侯利民. “一带一路”区域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J]. 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2): 51-54.

Specific Ways of Invasion on the Initiative of Policy of “One Belt One Road” by the Western “Universal Value”

LIANG Hong

(College of Marxism,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The major cooperation initiative of “One Belt One Road” aims at sharing China’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with other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and it is exploring a new mod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We must promote a fair and rational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to achieve lasting peace,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This major cooperative action will impact the old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challenge the US-led western hegemonism. Therefore, the United States attempts to use the western “Universal values” as an important global strategic means to weaken or to mislead the “One Belt One Road”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value infiltration, and to use the western discourse hegemony to attack the “One Belt One Road” discourse system, and to disturb the soft ring of “One Belt One Road” construction with the western “Universal value”. Meanwhile, the United States attempts to build up a consensus war, to slander China’s “One Belt One Roa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tention, to discredit the prospect of China Cooperation Initiative and to enlarge the minutiae of China's social phenomenon. We should guard against the invasion of the western “Universal value” strategic trap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Belt One Road”.

universal values; “One Belt One Road”; socialist core value; discourse system; soft environment.

2018-06-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KS025);湖南省社科基金“985”建设专项委托课题

梁虹(1978 -),女,湖南涟源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D616 / B 018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8.04.002

2096-059X(2018)04–0007–04

(责任编校:彭 萍)

猜你喜欢

普世价值普世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普世价值”之争的焦点和启示
以书之名:《岛上书店》叙事中的虚构与真实
“普世价值”正在失去秀场
儒家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西方“普世价值”注定只是“南柯一梦”
普世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