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癜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其抗体的检测研究

2018-03-28,陈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2期
关键词:白癜风局限发型

毕 恒 ,陈 莹

(1.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2.郑州大桥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白癜风属于后天获得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但是其病理机制研究存在较多困难,其中自身免疫性学说临床较为认可,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研究也为白癜风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1]。近年来,较多文献报道,白癜风患者存在外周血象的异常,其中血小板计数降低较为明显[2,3]。为进一步探明白癜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抗体的变化情况,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诊的100例白癜风患者和100例健康者,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白癜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其抗体指标变化,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诊的100例白癜风患者,按照皮损范围和分布分为局限型组(35例)、泛发型组(35例)和全身型组(30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100例白癜风患者均行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白癜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组受试者中已排除合并系统性疾病者,无法配合调查者、近3个月内服用影响血小板药物者等。局限型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18~64岁,平均(41.03±23.15)岁,病程2~14年,平均(8.17±6.03)年;泛发型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2±23.46)岁,病程1~15年,平均(8.13±7.01)年;全身型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9~65岁,平均(42.18±23.04)岁,病程2~15年,平均8.61±6.43年;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18~65岁,平均(42.67±23.45)岁,病程1~15年,平均(8.39±7.42)年。4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白癜风患者均常规给予免疫调节剂和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组受试者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法检测血小板计数,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血清抗血小板抗体。对照组仅在体检采血后检测一次血小板计数和血清抗血小板抗体。三组白癜风患者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指标水平,分别记录三组患者进行期、稳定期及恢复期指标数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统计4组受试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诊断标准为:<100×109/L[4]。统计4组受试者血清抗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计算各组阳性率。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4组受试者血小板计数指标比较

局限型组、泛发型组和全身型组进行期、稳定期、恢复期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局限型组、泛发型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全身型组,差异显著P<0.05;局限型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泛发型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和血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

局限型组、泛发型组和全身型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局限型组、泛发型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全身型组,且局限型组显著低于泛发型组,差异均显著(P<0.05)。局限型组、泛发型组和全身型组血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局限型组、泛发型组血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全身型组,且局限型组显著低于泛发型组,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2。

表2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和血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

3 讨 论

白癜风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探明其发病机制,也无根治的可靠方法[5,6]。近年来,部分临床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较容易出现外周血小板减少现象,且伴有血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升高表现,这一发现受到了临床专家及医师的重视[7-9]。

本次研究也发现,局限型组[(184.52±61.02)×1 0 9/L、(1 8 6.6 8±5 4.2 6)×1 0 9/L、(188.03±12.03)×109/L]、泛发型组[(168.59±59.47)×109/L、(172.04±62.37)×109/L、(175.26±49.37)×109/L]和全身型组[(154.37±60.08)×109/L、(158.25±63.30)×109/L、(161.02±12.03)×109/L]进 行 期、稳定期、恢复期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99.26±65.39)×109/L],且局限型组(8.57%)、泛发型组(17.14%)和全身型组(26.67%)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差异显著(P<0.05),可知各类型白癜风患者均出现了外周血小板计数下降情况,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升高。进一步分析各类型白癜风患者白细胞计数显示:局限型组、泛发型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全身型组,且局限型组显著高于泛发型组(P<0.05),且局限型组、泛发型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全身型组,且局限型组显著低于泛发型组(P<0.05),可知全身型白细胞减少最为明显,而局限型、泛发型则相对较差。白癜风患者血小板检验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为免疫源性[10-12]。本次研究对血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析显示,局限型组(28.57%)、泛发型组(40.00%)和全身型组血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5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局限型组、泛发型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全身型组,且局限型组显著低于泛发型组,差异均显著(P<0.05),可知各类型血清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变化与血小板计数下降趋势存在一致性,提示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但是尚未探明其具体反应机制。

表1 4组受试者血小板计数(×109/L)指标比较

综上所述,白癜风患者存在血小板计数下降及其抗体阳性率升高状况,且不同分型存在一定差异性。

[1]阿肯木江·艾尔肯. 基于临床结局指标的涩味粘液质型白癜风疗效与细胞免疫相关性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 2016:23-24.

[2]罗小芳, 李梦涛, 郑文洁,等.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3, 7(3):254-259.

[3]吴敏智, 廖非, 贾国泉. 白蚀丸致急性肝衰竭一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 45(12):858-858.

[4]金兰兰摘, 李光中校. 朝鲜人中活动性白癜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失衡[J].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31-32.

[5]李春英. 2016年白癜风临床进展回顾[J]. 皮肤病与性病,2017, 39(1):11-12.

[6]陈伟. 123例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特点分析[D]. 吉林大学,2017:19-20.

[7]王凯, 唐亭亭, 尚艳华. 202例白癜风临床类型与构成特点分析[J]. 海南医学, 2017, 28(1):136-138.

[8] 热比姑丽·伊斯拉木, 尤力都孜·买买提, 热孜万古丽·乌买尔. 白癜风与外周血象的关系[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3):171-172.

[9]梁莉. 200例儿童白癜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及治疗的探讨[D]. 宁夏医科大学, 2016:18-20.

[10]葛善珍. 693例白癜风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D]. 华北理工大学, 2015:40-42.

[11]周晓凤. 他克莫司软膏外用联合PUVA局部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3(18):2786-2787.

[12]周田田, 张海萍. 白癜风治疗进展[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8(1):44-47.

猜你喜欢

白癜风局限发型
儿童白癜风的研究进展★1
白癜风遗传概率小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好别致的发型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图画的局限
地塞米松合自体表皮细胞移植治疗进展期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