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天方阵

2018-03-27兰宁远

神剑 2018年1期
关键词:聂海胜翟志刚杨利伟

兰宁远

2018年1月5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0周年的日子。

从1998年1月5日宣告成立至今,中国航天员大队已经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来,作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中坚力量,累计选拔了两批共21名航天员。2003年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此后,又圆满完成5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多人多天、空间出舱、交会对接、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后有11名航天员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或“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千里挑一为飞天

1961年4月12日,27岁的苏联人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人,从此,人类又增添了一种新的职业——航天员。

国外把赴太空执行任务的人一般称为“太空人”或者“宇航员”,我们中国叫什么?早在“曙光号”时期也曾引起一些争论。钱学森听后建议说:“我们还是叫‘航天员的好,因为,中国有天、海、空的领域划分,这样称呼比较规范。”钱学森还为这个我国最新的职业下了定义:航天员是指驾驶载人航天器和从事与太空飞行任务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人员。这个职业既要与地面从事航天工作的人员相区别,也要和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的其他人员相区别。

在钱学森提出的系统科学观点指导下,围绕航天员开展的工作被提炼为三个基本因素:人——航天员;机——载人航天器和生命保障系统;环境——太空的失重、超重、真空等环境。这三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思想,为千头万绪的飞天任务,建立了一个清晰的构架。

什么人可以当航天员?航天员怎么适应太空环境?怎样操作飞船?上天后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是中国人不曾涉足的新领域。

能否选拔出合适的航天员,将直接影响工程计划的进度和质量。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是世界公认的一条“捷径”。这是因为,在所有职业中,战斗机飞行员的工作环境和身心素质最接近于对航天员的要求。国外航天员,一般也是从具有航空飞行经验的试飞员或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中挑选。战斗机的超音速飞行、高空飞行和各种高难度的战斗特技,要求飞行员能够习惯高低气压迅速变化带来的不适,在承受数倍体重的载荷情况下仍能对飞机上数百个复杂仪表和控制器进行正确的操作处理。更重要的是,很多战斗机飞行员都经受过空中特情的考验。高速喷气式战斗机的起飞和着陆速度快,操作复杂,稍有不慎即会造成生命威胁。当发生发动机空中停车、失火等故障时,很多飞行员就是因为具有冷静的头脑和出色的危机处理能力,能驾驶着故障飞机安全返回地面,或成功地跳伞求生。

1995年8月,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向中央军委呈报了一份关于选拔航天员的请示,建议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同年9月,中央军委批复同意。一个月后,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由原国防科工委和空军联合组成预备航天员选拔领导小组,从符合条件的空军飞行员中进行航天员初选。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但标准却更为苛刻。选拔航天员的基本条件包括: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厘米之间,体重55—70千克之间,年龄25—35岁之间,必须是歼击机或强击机飞行员,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且飞行成绩优秀,无等级事故,无烟酒瘾,最近3年体检均为“甲等”。

在茫茫人海中,按照这个标准,与其说是选拔航天员,还不如说是寻找航天员。首先,空军机关调阅了所有飞行员的政治档案和技术档案,从符合基本条件的飞行员中进行了筛选。然后,在师、团推荐的基础上,对入选对象的政治表现、思想作风、飞行技术、身体素质、工作表现、家庭状况等情况进行了审查。经过层层推荐审核,全军共有1506名飞行员符合条件。

首先进行的初选体检,在空军的10个疗养院分别进行。那一个月的时间里,医院动用一切现代化的手段,对每一位参选者逐项进行巨细无遗的检查,并对遗传性疾病等潜在疾病进行了排除。一次次严格的检查过后,那些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知识水平都无可挑剔的飞行员,因为微乎其微的小毛病被一个个“刷”了下来。体检结束,1506人中只剩下了886人。

紧接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接到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接受第二次检查。这次复选检查分三批进行,只有60人参加。十几天里,医生把每个人身上大大小小的器官检查了个遍。检查结束,又有20多人被淘汰出局。仅剩的30多人接着又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接受特殊生理功能检查。

航天员在身体上与飞行员或其他人群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天生具有比普通人更强的航天生理功能。这次检查就是要发现他们是否具备这样的特殊功能。对于最终成为航天员的人来说,特殊功能检查帮助他们发掘出了就连自己此前也未曾发现的潜在能力。这是一项更高难度的选拔,也是迈入预备航天员队伍的最后一道门槛。

检查开始后,首先,受检者要在離心机上进行超重考验,考察身体承受重力的能力;第二,在压力试验舱内接受缺氧耐力检测,随着低压舱内的氧气渐渐被抽走,相当于上升到了5000米的高空,如果谁不能适应,就将被淘汰,如果到了10000米,皮肤有蚂蚁爬过似的痒痒的感觉,就说明有减压症,也不能入选;第三,在旋转座椅上检查抗晕的功能,受检者被蒙住双眼,在6米摆长的电动秋千上荡15分钟,考察有没有恶心反应,以此来检查前庭功能;第四,在噪音和振动里忍受着不间断的侵扰,观测是否烦躁不安;第五,受检者要在头低脚高的倾斜床上猛起、猛躺,测量颈动脉血流量和心脏负荷能力,还要进行下体负压等各种耐力测试……

这样的测试持续了好几个月,在专家们犀利而又谨慎的评判中,只有20名候选者以平和的心态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最终的结果当时并没有公布,只是通知他们回部队等消息。

1997年4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决定从最后通过复选检查的20名合格人选当中录取12人为预备航天员。这12位航天员全部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驾机飞行都在800小时以上,平均年龄32.8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少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当飞行员期间,身经百战的经历为他们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生理和技术基础。他们中间,有杨利伟、翟志刚、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等。

与他们同时加入这支队伍的还有另外两名战友——吴杰和李庆龙。为了学习借鉴俄罗斯航天员训练的经验,1996年3月,这两位兼获工程学和军事学学士学位的空军飞行员,经过相似的选拔率先走进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经过8个月的俄语强化学习后,吴杰和李庆龙以航天员教练员的身份被派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

到加加林中心报到的那天,吴杰和李庆龙单独走进了训练中心主任、苏联航天英雄克里木克中将的办公室。他们用还不太流利的俄语陈述了一个申请——用1年时间学完全部课程。面对这个请求,克里木克感到不可思议。根据俄方的计划,培训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1年毕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看到他们真诚而坚定的眼神,克里木克又觉得无法拒绝这两位中国人的请求,他充滿疑虑地说:“我可以考虑答应你们的请求,但却不会减少课时和训练内容,更不会降低难度标准,这对你们来说可能会很困难。”

“没有问题,我们保证一项训练都不会落下!”吴杰和李庆龙斩钉截铁地说。

克里木克将军最终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训练开始后,俄罗斯的教练员对这两位黄皮肤、矮个子的中国人很不以为然,“这样的人也能成为航天员吗?”面对这样的怀疑,吴杰和李庆龙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就算掉层皮,也要做出个样子来,决不给中国人丢脸!于是,他们憋着一股劲儿,白天刻苦训练、细心观察,晚上潜心钻研、认真记录,开始了高负荷的学习、训练和生活。

在俄罗斯期间,和他们一起学习的还有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航天员。美国为他们的航天员在莫斯科修建了别墅,每到节假日,他们就会开着私家车,带着家人去莫斯科度假。但吴杰和李庆龙却没有一次这样的经历,一年中,他们连一天假都没有休过。他们心里很清楚,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人家最精髓的东西。

1年后,吴杰和李庆龙果然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考验极限的课目,出色地掌握了航天理论和各项技能,以优异的成绩折服了俄罗斯的教练,实现了自己的承诺。结业的那天,克里木克中将亲自为他们颁发了“国际航天员证书”,并郑重宣布:“从今天起,中国的航天员吴杰和李庆龙可以胜任世界上任何飞船的飞行任务。”

20世纪90年代,北京航天城建成后,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也搬进了北京航天城。

1998年1月5日,14名航天员进入北京航天城,正式由空军部队移交给原国防科工委管理。交接仪式上,前来送行的空军部队参谋长对14名航天员说:“空军把你们送到这里,你们中间将会走出‘中国的加加林‘中国的阿姆斯特朗‘中国的列昂诺夫。你们将代表祖国去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你们永远是空军的骄傲!”

这个小小的仪式,翻开了中国航天史册上的重要一页——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宣告成立。14名航天员在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面向国旗进行了庄严的宣誓:成为航天员是我无上的光荣,为了负起神圣的使命,我将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中国的第一支航天员队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那一天起,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共和国几代航天人的希望,都落到了这14位优秀战士的肩上。

20世纪90年代,美国西点军校一位中将校长曾说过一句名言:“我们所教的历史的大部分都是我们教过的学生们创造的。”对中国来说,所有的历史也都将由这一代航天员从头创造。

载人航天工程其他系统的工作都有一定的继承性,而航天员的培训却犹如在平地上盖楼、在白纸上绘画,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挂帅航天员训练工作的,是已做了多年医学总体和选训工作的航天员选拔训练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黄伟芬。1997年,就在吴杰和李庆龙赴俄罗斯训练的那一年,黄伟芬参与起草了航天员训练的总体方案设计,并作为任务组长赴俄罗斯学习了3个月。她对美俄两国的航天员训练工作做了详细的分析调研,在吸取两国经验的同时,围绕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从任务需求到飞船的安全性、可靠性都做了充分的考证,并对中国航天员的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将智慧与创新放大到了最大值,设计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航天员训练方案。

在复杂的选拔尘埃落定之前,14名航天员并不完全清楚“航天员”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职业。直到训练陆续展开,他们才渐渐走近了载人航天这个勇气与梦想交织的领域。走进航天员大队,远不能说明冲过重重关卡的幸运者就是一名完整意义上的航天员,这只是拉开了航天员职业生涯的序幕。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和风险,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踏上中国人从来没有走过的飞天之路,无疑是用生命去探险,用躯体去铺路。

国外培养的航天员分为三类——驾驶员、随船工程师(美国称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执行任务时这三类航天员各有分工,通常由驾驶员兼任乘组的指令长。而我国目前培养的航天员都是驾驶员,他们不仅要操作飞船,还要兼顾随船工程师和专家的工作,这就要求航天员必须有过人的本领和超常的耐力。

中国航天员的训练也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培训。在这一阶段,航天员要学习火箭和飞船的设计原理、飞行动力学、气象学、天文学、通信、设备检测、航天医学知识等等。第二阶段是专业技能训练。航天员要熟悉飞船的结构、组成,飞船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模式,甚至要掌握重要部组件和单机的情况。第三阶段是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航天员们要在与真实飞船相同的训练模拟器上,通过实景仿真,掌握和知道应该注意观察什么,什么时候和地面联系。在这一阶段,航天员们还要学会发现和排除紧急情况,以考察和锻炼他们的判断能力和对事物的迅速反应能力。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

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需要在密闭狭小的环境里经历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过程。要克服这重重障碍,除了飞船要具备适合人的生存条件外,航天员必须用特殊的训练来主动適应这种太空生活。为了让航天员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提高他们对各种负荷的耐受性,教员们最大限度地模拟了太空舱内的各种环境。在这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中,既有利用旋梯、滚轮、蹦床、旋转秋千等器材提高前庭功能的训练,也有为提高低压缺氧耐力的游泳、攀岩训练,还有为提高超重耐力专门进行的胸、腹部和四肢肌肉的训练等,每一项都称得上是“魔鬼训练”……

在做离心机训练时,离心机像一只巨大的铁钳,紧紧夹住旋转舱,在圆形的超重实验室里飞速旋转。负荷从1个G逐渐加大到8个G,转瞬之间,在强大作用力的牵引下,受训者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做头盆方向超重训练时,全身的血液好像被甩到脊柱上;做胸背方向超重时,前胸后背就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忽然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五脏六腑仿佛被压成了一张薄薄的纸片。当超重值加大到自身重量的8倍时,虽然持续时间只有短短的40秒,但却几乎要耗尽全部体力和精力。

这是大家公认的最痛苦的一项训练,也有着一定的危险性。训练时,每人都是一只手握着操作设备,另一只手握着报警器,只要感到不适,就可以随时摁下报警器上的红色按钮,训练就会立即停止。但在长达十几年的训练中,14名航天员中,从没有谁因为主观原因停止过这项训练,报警器在他们的手中从来就没有鸣响过。

1999年,中国航天员来到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进行模拟失重飞行训练。第一次来到新的环境中接受陌生训练,大家感到很新奇,都想借此机会展示一下中国航天员的风采。上飞机的前一天,俄罗斯的教练员对中方的领队、时任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航天员系统总指挥的宿双宁说:“你们的人只要有一个吐了,我们就立即停飞!”宿双宁一听就急了,他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心里清楚,飞一个架次虽然只有几分钟的失重体验,却是用成堆的美金堆积起来的,一吐就停,那不是白白浪费钱吗?可无论宿双宁怎么请求,俄罗斯的教练员却始终不同意,坚持说是基于安全考虑。

宿双宁既心疼钱,更担心航天员的安危,他诚恳地对俄方驾驶员说:“我们的航天员是第一次做这种训练,希望你们开始飞时升降幅度不要过大。”但第二天训练前,翻译告诉宿双宁,他听到俄罗斯驾驶员私下嘀咕,就是要让动作大一点,看看中国人的前庭功能和身体素质到底行不行。

训练开始了,飞机一个小时里连续飞行了12个抛物线,交替产生超重、失重的模拟环境。尽管痛苦难忍,但航天员们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而且还要在每一个抛物线产生的20多秒的失重时间里不断做着穿脱航天服、翻滚转圈的动作。飞行过程中,尽管很难受,但中国的航天员一个都没有吐。这个结果有些出乎俄方的意料,他们称赞说:“在这里训练的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不少人几个抛物线下来就不行了,像你们这样全部坚持下来的还没有见过。中国的航天员,真了不起!”

冬去春来,不知不觉中,一年的学习过去了,航天员即将转入到新的学习阶段。在这之前,要进行一次严格的全面考核。这好比是一次“升学考试”,如果谁不能通过,将没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考核一项项地进行着,理论、体能、文化课……当所有的考试结束,航天员杨利伟取得了14人中唯一的“全优”成绩,名列第一,其他13名航天员也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核,均获得了继续学习的资格。

看到这一成果,一位专家欣慰而感慨地说:“经过这一年的学习,航天员掌握的知识比教员还要全面,对于航天器的原理了解和实际操作,他们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专家了。”

祖国送我上太空

在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的设计中,神舟五号原本是准备送两名航天员上天的,但在距离飞船发射仅剩下10个月的时候,方案突然改变了。谁也无法否认,在航天这样的高风险领域中,即便是美俄这样的航天实践比中国多得多、技术也成熟得多得国家,都有出现意外的情况。为了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部最后决定,神舟五号改为“1人1天”“白天发射、白天回收”的方案。

2002年10月17日,中央专委召开会议,同意在2003年,按照“1名航天员、飞行1天”的方案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3年春节刚过,中国航天员大队的气氛开始变得紧张起来。5年多的学习训练结束,航天员们即将面临“毕业考试”。根据我国载人航天的计划,载人飞行任务的密度不大,是用不了14名航天员的,当初之所以选拔了14个人,其实是考虑到了“淘汰率”的问题。美国和俄罗斯在航天员训练过程中的淘汰率一般为50%。借鉴国外的经验,指挥部决定,在最后的评定考核中,不合格者将被淘汰。因此,这可以说是航天员大队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考评,要对每个人从思想、学习、训练、医学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评,再根据成绩进行首飞梯队的选拔。

为此,考评委员会分为政治思想、专业技术和心理、医学评价三个小组,通过复核试卷、回放录像、综合各界意见,用了整整半个多月时间,对每位航天员都做了全面准确的评价。2003年7月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航天员评选委员会经过严格公正的评定,最终揭晓了考评结果:经过5年零6个月、3000多个学时的拼搏,14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予以结业,并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

这一结果,标志着我国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员训练体系,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更令世界航天界感到无比震惊的是,中国的航天员大队创造了训练淘汰率为“零”的奇迹。

从2003年7月开始,评选委员会根据首次载人航天任务的需要和考试成绩排名,进行了第一轮遴选,从14名航天员中选出5人。航天员杨利伟的成绩排名第一,其他4名航天员的成绩也非常优秀,他们之间很多科目的分数仅仅相差零点几分。紧接着,初选出的5名航天员接受了将近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完全按照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设置,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加严格。杨利伟的专业技术综合考评成绩始终名列第一。在第二轮也就是“五进三”的选拔中,经过评选委员会专家组无记名投票,他和排名第二、第三的翟志刚、聂海胜两位战友入选了“首飞梯队”。

10月12日,一夜的秋雨让北京航天城笼罩在淡淡的晨雾中。首飞梯队成员将要离开北京航天城,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清晨7点45分,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依次走出航天员公寓,来到了送行现场。深秋时分的北京航天城,一改平日里的空旷和安谧,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的家人,还有航天城的老老少少们早早赶来,敲打着锣鼓,挥舞着彩旗为他们送行。

那天,航天员大队的全体成员都来为战友送行。5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大家为了同一个梦想走到了一起,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同生活、同训练,尝遍了登天路上的酸甜苦辣。夙兴夜寐,翘首以待,盼的就是这一天啊。当14 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时,大家谁都没有流泪,也没有叮咛,14双眼睛相视而笑,这份笑容胜过了千言万语。

大约3个小时后,飞机抵达了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几十千米的鼎新机场。与北京的绵绵阴雨不同,这里正值金秋时节,秋霜将大片的胡杨林染成一片金黄,为弱水河两岸增添了一道浓郁的风景。

为了配合首次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专门为航天员进驻发射场设计建造了一座“圆梦园”,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就坐落其中。“问天阁”是一幢黑白相间的两层徽式小楼,“问天”两字源自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名作《天问》。几千年前,古人就向苍天发出了无穷的感叹和向往,如今,诗人的千古理想、民族的千年梦想将在当代的中国航天人身上变成现实。

2003年10月14日,对中国的航天人来说,是个繁忙而神圣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举行会议,根据气象专家的建议,决定10月15日 9 时正式发射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这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议还有一项议题——确定首飞航天员。经过总指挥部每一位成员的表态,最后确定杨利伟为首飞航天员,翟志刚、聂海胜为备份航天员。

10月15日凌晨 2 时整,熟睡中的杨利伟隐隐间听到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利伟,开始准备了。”随行的医生来叫他起床。他马上起来穿好衣服,医生开始常规检测。杨利伟依然十分平静,高压116,心率76,体温36.1℃,完全正常。至此,首飞航天员已经非杨利伟莫属了。

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离开房间前,在客厅的门上签了名。这是个从国外“引进”的“程序”。俄罗斯的航天员执行任务前,都要在住过的公寓门上签上名字和日期。如今,中国的航天员也用这种方式铭记下难忘的历史时刻。

2时30分,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一起来到餐厅,吃了顿饯行早餐。翟志刚和聂海胜特意让杨利伟坐在中间。翟志刚找来一瓶红酒,给自己和聂海胜各倒了半杯。因为执行任务不能喝酒,他就给杨利伟倒了半杯矿泉水,滴了一点点红酒,“给你也加一点,有点儿颜色,以水代酒,喜庆喜庆。”杨利伟接过酒杯,真诚地说了声“谢谢”,然后站起身来和两位战友碰杯,喝下了这杯饱含着祝福和期待的“壮行酒”。

这天清晨,寥廓的戈壁滩上空晨星闪烁。5 时20 分,在“问天阁”会见厅,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航天员出征仪式”。首飞梯队的 3 位航天员提前几分钟来到隔着玻璃墙的小厅。因为杨利伟穿着舱内航天服,站着不方便,就坐在了前排。翟志刚和聂海胜身穿蓝色出征服站在后排。坐定后,胡錦涛和其他中央领导微笑着走了进来,向他们挥手致意。

5 分钟的仪式结束后,杨利伟站起身来,左手提着航天服通风箱,一步一步向通向院外的侧门走去。快到门口时,他转过身来,微笑着向总书记和其他领导同志挥手告别。这时,杨利伟看到了他意想不到、也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胡锦涛看见杨利伟回过头来,又向前迈了两步,再次向他挥手送别。那个瞬间,杨利伟看到总书记的眼眶湿润了……

5 时 28 分,首飞梯队的 3 名成员通过“问天阁”的航天员专用通道,来到“圆梦园”广场。深秋的大漠,寒气袭人,太阳仍沉睡在戈壁的地平线下。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身穿民族服装的人们。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为“神舟”“神箭”付出心血的参试人员,还有手拿鲜花的少先队员、锣鼓队员,他们冒着严寒守候在那里,为杨利伟送行。人群中传来了沸腾的欢呼声:“杨利伟!杨利伟!祝你成功!祝你凯旋!”

杨利伟边走边向大家挥手致意,他也许没有想到,身着航天服的自己以及眼前的一切,已构成了亿万人眼中最美的图画。人群中,他看到戚发轫、刘竹生等研制飞船和火箭的科学家们正在注视着他。杨利伟从他们的眼神中读懂了他们要说的话:“放心吧,我们的飞船是最好的,你一定能平安归来!”杨利伟充满感激地向他们微笑示意,然后走到预定的位置站定报告:“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总指挥庄重地下达出征令。

“是!”杨利伟再次行军礼。

随着这个标准的军礼,周围一片灯光闪烁——中国首飞航天员的英姿永远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记录在摄像机流动的画面里。

“杨利伟,杨利伟,我们盼着你胜利归来!”“祖国期待着你的凯旋!”在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中,杨利伟带着56个民族同胞的共同祝愿,向着迢迢天路出发了。

晨雾中,由警车、摩托车、特护专车组成的车队驶出“圆梦园”,驶过千年胡杨林,驶过潺潺弱水河,向着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驶去。

历史性的时刻在一分一秒地接近。当传来“1分钟准备”的口令声时,杨利伟躺在了特制的座椅上,安稳地注视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那辉煌一刻的到来。

“10,9,8,7,6……”,发射场前方传来零号指挥员郭保新清晰的十秒倒计时声音。杨利伟也在心里默默地数着,当数到“4”的时候,杨利伟心里百感交集,此时此刻,总书记正在下边注视着他,千千万万的专家在惦记着他,全国人民在牵挂着他……想到这些,他情不自禁地举起右手,用军礼来感谢党和祖国对他的信任,感谢人民赋予他这样重大的光荣使命。当大厅里回响起热烈的掌声时,他感到整个中华民族都站在自己的身后。

“点火!起飞!”

2003 年10月15日 9 时整。随着倒计时的终结,火箭的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8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炫目的烈焰。这一刻,中国让世界擦亮了眼睛。几百吨的高性能燃料在杨利伟的身后熊熊燃烧,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火箭分离……

9 时 9 分 47 秒,甩掉最后一级火箭的飞船进入了预定轨道。10 分钟后,根据北京、西安两个测控中心和大洋深处的远望二号测量船的测算结果,传来了飞船准确入轨的精确参数:近地点是 200 千米,远地点是 347 千米。这时飞船的速度已经接近第一宇宙速度,达到每秒 7.83 千米左右。9 时 31 分,杨利伟第一次向医学监督医生报告:“感觉良好!”

10 时 31 分,飞船进入新疆喀什测控站检测区域,在接到指令后,杨利伟摘下手套、解开系在膝盖下方的束缚带,把目光投向舷窗之外。失去大气层的干扰,宇宙第一次在杨利伟的面前露出了真实的面容:黑色的深空,明亮的天体,披着淡淡云层的蔚蓝色的地球,地球上洁白的雪山,淡绿色的大海,清晰可辨的长长的海岸线。白天、黑夜交替之间,地球仿佛被镶上了一道漂亮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从前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外国人拍摄的太空美景,如今真切地被自己尽收眼底,杨利伟无法形容是怎样一种壮美。

飞船从测控区里通过时,杨利伟听到地面的欢呼声,知道人们一定看到了他拍摄到的画面。杨利伟更加感到人类的伟大和科技的进步,心里充满了对祖国的依恋,也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自豪感。“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将我送上了太空,我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想到这里,杨利伟摘下手套,在《飞行日志》上郑重地写道:“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10月16日4时19 分,神舟五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整整 14 圈。5 时 35 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向神舟五号注入返回数据。这时,杨利伟已经在太空中生活了 21 个小时,真有些舍不得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他再一次向窗外望去,太空还是那么安详、宁静,满天的星星似乎都在注视着他,正在向他告别。

飞船的返回虽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却比上升段、在轨段更具危险性。从某种意义而言,能否安全返回才是检验任务成败的关键。据统计,人类自从开展载人航天活动以来,已经有22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11人就是在返回着陆过程中牺牲的。

10月16日,是主着陆场迎接杨利伟回家的日子。5时 58 分,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组织指挥下,返回舱与轨道舱、推进舱相继分离。6 时04 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太空“接力棒”正式交给着陆场系统的工作人员。

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时刻,此时,飞船返回舱距地面不到100 千米时,正以每秒7.8千米的速度高速飞行。返回舱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激波,使返回舱表面与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形成一个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高温区内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电离成等离子体,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像套鞘似的包裹着返回舱。因为等离子体可以吸收和反射电波,造成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衰减,甚至中断,飞船进入了这个“黑障区”,瞬间与地面失去了联系。这时,杨利伟要承受比发射升空时更为难受的载荷冲击力。他无意中向舷窗外望了一眼,只见通红的火焰在“呼呼”燃烧,有很多又亮又白的东西“唰唰”地从旁边滑过。在距离地面40千米时,飞船终于飞出了“黑障区”。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6时06分,清晰的报告声打破了草原黎明的寂静。神舟五号返回舱刚进入测控弧段,雷达操作手就一举捕获目标!

“743号直升机目视目标”,“草原一号目视目标”,6时18分,空中、地面同时传来了报告声。返回舱拖着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正在直升机的正前方徐徐下降。接地的瞬间,返回舱的4台缓冲发动机同时喷出火焰,因为强烈的冲击过载,返回舱在落地后又弹了起来。杨利伟当时是头向下,胸背有明顯的压力,但他还是对抗住了那种比平日训练还要大许多的过载冲击,准确、迅速地在第一时间把伞绳切断。返回舱滚了两圈后,停了下来。电台里传来了杨利伟的沉稳的声音:“我是神舟五号,我已安全着陆。”

这一刻,是2003 年10月16日凌晨,杨利伟从太空回到了地球,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杨利伟小心地跨出舱门,这时,他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现场挤满了记者、警卫、公安人员和献花、献哈达的人们,每个人都透着一种喜悦。蒙古族群众按照传统的礼节,给远方归来的贵客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许多双手把他抬了起来,人们的眼里都闪动着激动的泪花,深秋的草原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五星红旗太空飘扬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过后,航天员大队这支沉默5年的队伍,也由幕后走向了前台。对他们来说,神舟五号任务的成功,只是拉开了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中华民族的太空征程才刚刚开始,更多的辉煌在等着他们去创造……

2003年11月,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召开了一次全体航天员参加的会议。在会上宣布:神舟六号任务即将展开。听到这个消息,每个航天员都感到了一阵激动。新的任务列入日程,就预示着又一次圆梦的机会即将到来。但大家也清楚,机会只能属于少数人。要想真正飞向太空,他们还要通过一次更为严格、苛刻的选拔。

经过了7年的学习训练,许多航天员已经不再年轻,但他们仍把训练当成实战,用毅力和汗水将枯燥的重复性训练坚持下来。虽然神舟六号的航天员只有两名,但在备战任务的两年多时间里,每一个航天员都奋勇争先,力求以最好的成绩接受祖国挑选。最终,14名航天员都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在2005年进行的考核中,全部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测试,具备了执行新任务的能力。

2005年6月,基于多年训练中对航天员的了解以及任务的需要,按照两人能力相当、水平接近的“一致性原则”,在性格和情况处理上能够互补、更为全面地应对各种飞行问题的“互补性原则”,适当考虑航天员个人搭配意愿的“尊重个人意愿原则”,从成绩排名和个人意愿两方面考虑,对初选出来的6名航天员两两配对,形成了3个飞行乘组,组成了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梯队:第一组是费俊龙和聂海胜的组合;第二组是刘伯明和景海鹏的组合;第三组是翟志刚和吴杰的组合。

8月24日,总装备部航天员评选委员会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六号航天员面试定选会。考核开始,由王永志等专家陆续提问,航天员现场进行回答。此后,全体委员就航天员乘组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连同前期3个乘组训练成绩及心理素质评价的记分,按不同的权重,统一输入航天员选拔辅助支持系统进行计算。由费俊龙和聂海胜组成的乘组排名第一,被确定为执行神舟六号任务的航天员乘组。

费俊龙,40岁,江苏昆山人;聂海胜,41岁,湖北枣阳人,两人当时都是上校军衔。费俊龙比较活泼,他是空军航校教员出身,是14名航天员中唯一的特级飞行员,在处理事情时协调能力很强;聂海胜在神舟五号任务时就是梯队成员,他性格稳重,做事踏实,有很好的配合精神。

200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56岁的生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更是红旗飘扬,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秋阳下,高高的发射架用它巨大的钢铁双臂,紧紧地把飞船和火箭组合体抱在怀中。从1999年到2005年,已经5次成功放飞“神舟”飞船的发射塔,静静地期待着又一声“惊天巨响”。

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进入了发射程序。凌晨3时,战友们为费俊龙和聂海胜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送行仪式”。他们围坐在一起,像杨利伟当年出征时一样,给费俊龙和聂海胜的杯中倒了半杯饮料,各滴了两滴红酒。费俊龙和聂海胜会心地喝下了這杯“壮行酒”。

凌晨5时05分,航天员出征仪式即将开始的时刻,一片降雨云系忽然到达发射场区上空。由于强低温的缘故,降雨变成了降雪,雪花洋洋洒洒地飘落了下来。就在人们纷纷猜测神舟六号能否按时发射时,费俊龙和聂海胜走出了“问天阁”,用坚实的脚步告诉世人,他们把纷纷扬扬的雪花当作壮行的花瓣,将踏雪出征。

5时30分,费俊龙和聂海胜在漫天雪花中迎雪而立,向总指挥请示出征:“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

“出发!”

“是!”

银色的航天服,标准的军礼,出征仪式简洁而有力。让人回味良久的是费俊龙洪亮的声音和聂海胜憨厚的笑容,还有他们相同的表情,透着刚毅,透着信心,透着力量。

5时40分,就在费俊龙和聂海胜登车前往发射场的一刹那,雪花戛然而止,戈壁滩迎来了徐徐清风。

8时59分50秒,坐在飞船中的费俊龙、聂海胜,庄严地用军礼向祖国人民致敬、告别。

9时整,“点火”命令下达,巨大的轰鸣声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喷着金黄色的尾焰,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几秒钟后,火箭破云而入,消失在云层里。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把火箭一路飞行的画面实时传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屏幕上。583秒后,船箭分离,飞船在我国黄海上空200千米高处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六号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将首次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生活。可以说,进入轨道舱,是对飞船整个生命保障系统的全程考核。12日17时03分,飞船进入第6圈飞行时,北京下达了“打开返回舱平衡阀”的指令。费俊龙离开返回舱座椅,聂海胜用手轻轻护着舱门,费俊龙把助力绳轻轻一拉,熟练地将舱门打开,费俊龙随即缓缓穿过舱门,进入了轨道舱。

在太空,由于失去地球重力影响,人会感到浑身不适,需要一段时间适应。14日16时左右,飞船入轨飞行了两天后,费俊龙和聂海胜他们完全适应了太空生活,身体感到非常轻松。每次进入测控区域,他们都会向地面报告一切“正常”。但是,正常在哪儿呢?

费俊龙忽然想起,他曾在国外的一些航天资料中看到过航天员在太空做空翻的镜头。他想,如果我也做个空翻,不仅可以让全国人民都看到我们轻松愉快的样子,还能用行动证明,我们中国的航天员不比外国的差,外国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们一样能做到。只见费俊龙蜷曲身体,小心翼翼地向前翻去。在太空做前滚翻,本来是很容易的,可他的动作却又轻又慢,这主要是因为舱内空间比较狭小,要格外小心注意,以免碰着飞船内的其他物品。做这个动作前,费俊龙也仔细考虑过,万一不小心引起身体不适,出现太空运动病怎么办。但第一个空翻做完后,他感到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前庭功能没什么问题,就又接着一连做了4个前空翻。这4个前空翻,用了3分钟时间,以飞船每秒7.8千米的飞行速度计算,费俊龙一个“跟头”就飞了300多千米。

这个画面通过电视直播,让千家万户都分享到了中国航天员美妙而浪漫的太空生活。费俊龙用自信而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又一次将祖国的荣耀写上了太空。

随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以完美的零缺陷圆满收官,我国已经掌握了飞船较长时间在轨载人飞行的技术,全面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战略目标。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大幕,将由以出舱为重点任务的神舟七号任务拉开。

出舱是载人航天工程需要突破的三大技术之一。掌握了出舱技术,就可以为下一步建造空间站、在轨维护航天器、开展外太空试验,以及未来载人登月等,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出舱活动重在发挥人的作用。

神舟七号任务难度前所未有,对航天员的前庭功能、耳气压功能、抗减压病功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执行出舱任务的航天员除了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能与成员之间很好地协同配合。为此,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充分汲取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航天员选拔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神舟七号任务的特点,从现有的14名航天员队伍中,将选出综合素质最优的飞行乘组来执行出舱活动任务。

2007年末,航天员系统制定的《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选拔总体方案》出台,神舟七号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是专家们共同制定的,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是初选阶段,从航天员队伍里面,选出 6名进行任务训练;第二是定选阶段,对这6名航天员进行综合评价、排序,确定飞行乘组和乘组队的岗位,确定候补航天员;第三是确认阶段,在发射前两天,根据航天员的身体、训练、心理等综合表现,最后确定执行任务的飞行乘组。

2008年2月19日,初选工作结束,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等6名航天员入选,但并不排序,统一进入下一轮选拔,并开始着手针对出舱活动的特别训练。5月29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审查通过了定选结果,在初选的6名航天员的定选综合评定成绩中,翟志刚以98.9504分排第一位,刘伯明和景海鹏分别以97.7388和97.0153分别名列第二、第三名。5月31日,航天员选评委员会对6名航天员进行了面试和考核,最终确定: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为执行神舟七号任务的飞行乘组。其中,翟志刚为出舱岗位航天员,刘伯明为轨道舱岗位航天员,景海鹏为返回舱岗位航天员。

2008年7月10日,新华社对外发布消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今天从北京空运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标志着神舟七号任务已经全面实施。这一消息,无疑给沉浸在5·12汶川地震灾害悲痛中的全国人民增添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9月25日17点30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身着舱内航天服,踏着音乐走出航天员专用通道。翟志刚洪亮的报告声响彻了“问天阁”广场,“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

随着总指挥的一声“出发”命令,3位航天员走上航天员专车,在车队的护送下,驶向发射塔架。

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准时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指控大厅墙面上两块实时直播发射场景的巨大电子显示屏,瞬间被红黄色的烟雾填满。

9月27日,是神舟七号飞船來到太空的第二天,按照任务计划,翟志刚将要在这天的16时41分打开气闸舱舱门,迈出中国人的太空第一步。三名航天员按照计划进行了分工,景海鹏留在返回舱值守,翟志刚在刘伯明的帮助下,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组装、测试和在轨训练。

在太空组装舱外航天服,是一项艰难而又细致的工作。原计划用16个小时,而实际上用了近20个小时,这是因为太空的操作和地面有很大区别,在地面上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太空中就变得很复杂。因为操作步骤多,难度大,精度要求高,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使翟志刚十分疲惫,但他却不能停下来休息。而此时,对失重的生理适应还在继续,这是对航天员的体力和生理最严峻的挑战。

15时30分,舱外服气密性检查正常,气压阀检查正常。15时48分,轨道舱开始进行第一次泄压。 16时22分,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16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打开轨道舱门,按程序启动出舱。”

关键的出舱时刻就要到了,亿万中华儿女静静地守候在电视机前,关注着这次中华民族的飞天壮举。这时,一次更大的考验降临到航天员身上。

翟志刚开始按计划准备打开飞船轨道舱的舱门。这个动作,曾做过无数次的地面模拟试验,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所以大家对于开舱门并没有太多担心。翟志刚先将气闸舱舱门解锁,然后将舱门柄转动60°。这时气闸舱已泄压到1千帕,完全符合打开舱门条件。然而,当翟志刚胸有成竹地用力拉了三下,门却丝毫没有反应。这是因为,气闸舱泄压后,舱内的食品、未密封的设备和有机材料,在泄到低压的状态时,仍不断地向外排出气体,使得泄压过程变得十分缓慢。扳动舱门手柄使得舱门只露出一道缝隙,即使气闸舱内泄压到0.5千帕,作用在舱门上的力也有200牛顿,导致有几次舱门拉开后又被舱内气压顶了回去,再加上人在失重状态下,很难找到施力点。

飞船在测控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尽快打开舱门,地面就无法观测到出舱的过程。此时,飞船即将飞出测控区,翟志刚必须尽快打开舱门,在下一个测控区完成出舱活动。

地面工作人员和观看电视直播的观众的呼吸似乎凝固,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任务遇到障碍,翟志刚不免着急,操作也有些吃力,这时,刘伯明压住他的右手大声说:“稳住,深吸一口气,压下来顶住!”翟志刚迅速冷静下来,用辅助工具撬了两次,刚刚打开一点缝隙,残留的气体又把舱门紧紧吸上了。但就是这一点缝隙,让翟志刚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也坚定了他的信心。他咬紧牙关,坚持,坚持,再坚持,翟志刚把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手上,在刘伯明的帮助下,终于打开了通向浩瀚太空的舱门。此时,距离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下达出舱命令,已经过去了7分多钟。正当翟志刚准备出舱时,“意外”再次出现。飞船突然传来报警提示,并不断重复:“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尽管后来确认这是一场虚惊的误报,但在当时,还是令许多人捏了一把汗,如果飞船一旦出现火情,后果会十分严重,甚至航天员将有去无回。此时生死已经不在航天员考虑的范畴,只有完成任务才是最重要的。翟志刚毫不犹豫地纵身出舱。太空中传来了他的声音:“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

翟志刚在这次出舱活动中,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沿航天器表面进行行走,二是取回挂在飞船舱壁上的固体润滑材料。在太空中展示国旗,是发射前20天才定下来的事情,最初的计划中并没有这个动作,在地面也没有进行过相应的训练。那么,航天员出舱之后,什么时候展示国旗最合适?指挥部决定把权力交给航天员,由航天员自主决定。

按照翟志刚的计划,是准备先取回暴露在舱外的固体润滑材料后,再挥舞国旗的。但“灾情”不断传来,刘伯明心想,如果轨道舱出现火灾,润滑材料取回来也没什么用了,我们回不去,材料肯定也回不去。于是,他果断调整任务步骤,先将一面五星红旗递给翟志刚,他对翟志刚说:“即使我们回不去,也要讓五星红旗在太空留下永远的瞬间!”翟志刚会心地接过了这面五星红旗。

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的映衬下,翟志刚挥动这面凝聚着中国航天人心血的五星红旗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雪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与茫茫宇宙构成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美丽图画。

此时,太空中的翟志刚意识到真空环境中不可能有火警发生,便放下心来,开始继续舱外的工作。他要完成此次出舱肩负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取回暴露在舱外40多个小时的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

这一试验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对试验样品要能锁得住、解得开、拿得回。翟志刚需要在失重环境下,戴着厚重的手套,单手完成解锁和回收工作……面对这些无法回避的困难,设计人员经过艰苦努力,反复试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解锁装置,既可以保证装置在发射过程中纹丝不动,又能在需要解锁时简便操作即可完成。翟志刚按照“拨、拉、压、提”四字口诀,一气呵成,回收操作十分顺利。至此,中国首次有人参与的舱外科学试验,在全世界的瞩目中圆满完成。

所有的试验任务完成之后,翟志刚才开始了真正的“太空漫步”。他一手拉着扶手,整个身子都飘离轨道舱,潇洒,自由,直到接到地面“可以返回轨道舱”的命令后,翟志刚才结束了他的舱外之旅,17时,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

这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翟志刚在舱外飞过了9165千米。这19分钟,是翟志刚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一大步,茫茫太空中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开着飞船奔天宫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中国人实现了把人送入太空的梦想,但当时的飞船还不能算作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神舟八号实现了飞船与在轨运行航天器的交会对接,真正成为运输工具。而神舟九号将通过自动、手动两种交会对接方式,把人送入空间实验室,这是对飞船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功能的进一步验证。可以说,手控交会对接是对航天员操作技能的极大考验。掌握了此项技术,才意味着完全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

2012年,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正式启动,按照工程总体的要求,神舟九号飞船将载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13天。其中,首要任务是实施有人参与和自动相结合的交会对接。其间,还要向长期在轨飞行器运输人员和物资,为建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奠定基础。

由于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两次任务时间相近,为了节约资源,航天员系统针对神舟九号的选拔是同时为两次任务选拔了航天员和备份航天员,在确定神舟九号航天员的同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的初选工作也基本完成。

针对神舟九号任务的特点,交会对接技术训练是训练的重点,要求航天员要能够准确地通过两个手柄驾驶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准确地对接到一起。当时,手控交会对接系统的设计还处在雏形阶段,航天员系统在没有现成经验和方法的情况下,首先找到相关工程人员进行了解、学习和探讨,对交会对接操作的策略及训练方法做了上千次的实验,摸索出来一套确保成功的策略和方法。

2012年4月9日,神舟九号飞船空运至发射场。6月9日,飞船、火箭和逃逸塔完成了所有技术区测试工作,转往发射区。

6月15日上午,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宣布了执行神舟九号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名单:景海鹏、刘旺、刘洋。景海鹏担任指令长,刘旺主要负责手控交会对接,刘洋主要负责航天医学实验和飞行乘组生活管理。

神舟九号任务乘组选择新老搭配、男女配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航天员在太空飞天的感受、飞天的体会、飞天的经验,同时能够增强乘组之间的相容性、互补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在太空工作的效率。要完成“百米穿针”的精准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乘组之间相容性、互补性的配合比单个航天员的能力更为重要。根据这一特点,景海鹏、刘旺、刘洋经过了反复的、大量的、艰苦的、细致的训练。景海鹏这样形容他们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我们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彼此间都可以心领神会。”

景海鹏在神舟六号任务时,就是备份梯队航天员。神舟七号太空出舱任务中,他与翟志刚、刘伯明一起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他坚毅果敢、沉着稳健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次,他成为中国第一位两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员。

在出征前的记者见面会上,景海鹏处处表现出一种略带成熟的幽默和轻松。他这样表述自己三次入围航天员梯队的感受:“入选神六航天员梯队时,当时的心情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非常激动。但那时的激动是一种期待、一种期盼、一种渴望,渴望自己早日飞上太空。第二次是2008年,我入选神七飞行乘组,当时的心情可以用五个字来描述,那是相当的激动,因为自己的梦想已经成真。第三次,也就是今天,我走进这熟悉的出征大厅,即将重返太空,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依然非常激动。但在激动的同时,我更感受到是一种责任、一种挑战、一种信任。”

刘旺是首批14名航天员中最年轻的成员,他的脸上始终挂着从容与自信。从1998年进入中国航天员大队到迎来自己的“第一飞”,他整整等待了14年。1969年出生的他,来自著名的古城山西平遥。为了“一枪中的”,刘旺在地面进行了1500多次手控交会对接模拟训练。被问及此次手控交会对接有几成把握时,他的回答是“百分之百”。

外界对神舟九号任务给予了极大关注,不仅因为中国人要在任务中实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而且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将飞向太空。

2009年5月至1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实施了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从空军部队符合条件的现役飞行员中,挑选出5名男航天员和2名女航天員。这是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选拔女性航天员。

刘洋,作为我国第一位飞天的女航天员,是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位参加飞行的。1978年出生的刘洋,是河南省林州市人,毕业于长春第一飞行学院,是我国的第七批飞行员,也是空军在河南省招收的首批女飞行员之一,她曾飞过战斗机、运输机等机型。进入航天员大队时,刘洋已经是她所在的飞行大队的副大队长,有过1680小时的飞行经历。

2010年初,刘洋从空军15名备选女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仅有的两名女航天员之一。第一次上天,就要在太空飞行13天,这对她来说肯定是个考验。女航天员参加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填补了我国女性载人航天飞行的空白。

杨利伟第一次上天,经历了5年的艰苦训练;费俊龙、聂海胜出征太空,经历了7年训练;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太空出舱时,经历了9年训练;而这一次,再上太空的景海鹏和初次上天的刘旺都是第一批航天员,他们已经度过了14年的训练生活,景海鹏更是有太空生活的丰富经验。与他们相比,刘洋的航天员生涯还不足3年,甚至还没有接受过真正的失重飞机训练。但在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紧张和担忧,只有对飞天的无限憧憬。当大家把所有的目光聚焦到“中国首飞女航天员”这个话题上时,刘洋很从容,也很淡定:“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感谢祖国和人民的信任,让我能够有机会代表中国亿万女性出征太空,对此,我感到无上的光荣。使命、责任,还有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就是我能够面对一切、战胜一切的源泉。”

从一名飞行员到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刘洋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经历了太多严酷的训练、太多严格的考核。从小就向往飞翔的她,对飞天的梦想和渴望超越了一切:“以前当飞行员的时候,我是在天空飞行。现在当上了航天员,即将在太空飞行。这是一次更高、更远的飞行。这次太空飞行安排了大量的任务,在完成工作之余,我想多用心去体会一下太空独特的环境,多欣赏一下太空奇妙的景色,多看看我们的地球,看看我们美丽的家园。我想把工作和生活的体会详细地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与科研人员分享,与未来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分享,希望对后续的任务有所帮助。”

6月16日15时47分,景海鹏、刘旺和刘洋走出问天阁。景海鹏向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报告:“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大队航天员景海鹏。”

刘旺接着报告:“航天员刘旺。”

问天阁广场第一次响起中国女航天员的声音:“航天员刘洋。”

随着总指挥一声“出发”的命令,广场上一片欢腾……

18时37分,长征二号F火箭腾空而起。剧烈的轰鸣声颤动着大地,双向导流槽内,橘红色烈焰和烟雾喷薄而出,如同一双巨大的翅膀,衬托出火箭强劲的动力……

初次上天,刘洋的状态一直是航天员中心的医监医保人员牵挂的核心,毕竟她只有两年多的训练经历,连失重飞机都没有体验过。发射前,刘洋的心跳一直很稳定,每分钟只有六十几次。她的状态让医监医保人员都觉得是个奇迹,同时也是一种自豪。10分钟后,船、箭分离,飞船进入了预定轨道。瞬间体验到失重的刘洋有些好奇,看看两位男同伴,开心地笑了。

6月17日凌晨起,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对神舟九号实施了多次变轨控制,完成抬高近地点、修正轨道面偏差、抬高远地点、轨道圆化和组合修正,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到达距离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千米处,为交会对接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地面的医监医保人员与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天地通话,得知刘洋感觉良好,大家心里紧绷的那根弦稍稍松弛了一些。在太空飞行一夜的刘洋,环球好几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日出日落。飞翔是一种说不出的奇妙,来自太空和地球的各种美景令她眼花缭乱,她笑得很开心。此时,她和两位同伴正在期待着交会对接时刻的到来,期待着早日打开“天宫”的大门,进入属于他们的“太空家园”。

6月18日14 时14分,随着对接机构的锁紧,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在地面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神舟九号经过远距离导引段变轨,于11 时47 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经寻的段自主脉冲控制,12 时41分抵达距天宫一号正后方约5千米停泊点。然后,飞船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逐渐向天宫一号靠近。14时01分,神舟九号飞抵距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地面对对接准备状态进行最终确认。随后,神舟九号以每秒约0.2米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14时07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轻轻接触,经过捕获、缓冲与校正、拉回、锁紧等技术动作,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17时06分,景海鹏打开了返回舱舱门平衡阀和返回舱门以及天宫一号的舱门,三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

在太空的日子里,三位航天员在完成繁重的科研试验之余,没忘记给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表演一些“太空大戏”——骑单车飞跃千山万水,吃东西表演太空魅力。第一次值夜班的刘洋,细心地“打理”着美丽的太空家园;恰逢爱人生日的刘旺,特意带上了心爱的乐器,在太空吹响《生日快乐》歌;正值儿子中考的景海鹏,天地约定同交一份满意答卷……

转眼间,组合体已在太空度过6天时光。6月24日,是他们要进行手控交会对接的日子。三位航天员起了个大早。从凌晨5点开始,他们先是关闭上天宫一号和轨道舱的舱门,换上舱内航天服,回到返回舱。

11时05分,北京飞行指挥控制中心下达了天宫一号、神舟九号分离的指令。不一会儿,对接机构解锁成功,瞬间的震动,让飞船的两枚巨大的太阳能“翅膀”上下摆动,如同展翅飞翔的雄鹰,扇动着“翅膀”,以每秒几十厘米的速度缓缓远离天宫一号,撤离到140米的停泊点。接下来的过程,将由航天员在太空通过手柄“开着”飞船去和天宫一号对接。

指挥大厅内,再一次响起“数米”的声音:10米、9米、8米、7米、6米、5米……神舟九号飞船在刘旺的操控下,渐渐向天宫一号靠拢。没有多少人感觉到紧张和担心,因为大屏幕上显示的刘旺所控制的神舟九号飞船对接机构中心,几乎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中心十字重叠。12时55分,浩瀚太空中,刘旺打出了一个完美的“十环”。

太空中的中国“好声音”

2013年,迟来的春天刚刚唤醒沉睡的戈壁滩,破土而出的小草还未来得及将发射场周围的大片草坪填染,但一排排迎风招展的红旗,如同坚守在大漠的一队队将士,将发射场装扮得红舞飞扬。3月31日上午11时许,两架大型运输机先后在鼎新机场降落,神舟十号飞船空运至发射场。神舟十号飞船依然采用和神舟九号飞船同样的模式: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高约9米,重约8吨,将运送3名航天员再上太空,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但与神舟九号不同的是,神舟十号要在轨飞行15天,比神舟九号多飞两天,开展更多的科學实验。

6月10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任务总指挥部宣布了两个决定:神舟十号于11日17时38分发射;航天员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担任,聂海胜任指令长。

下午3点30分,问天阁接见大厅,挤满了前来报道神舟十号任务航天员乘组见面会的记者。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身着蓝色训练服,微笑着来到隔离大厅的玻璃罩内。

聂海胜是幸运的。1964年7月出生的他,十年前就已随着“首飞梯队”的亮相家喻户晓。神舟六号任务中,他和费俊龙一起迎着大雪,踏上了通往太空的天梯。十年过去了,他那憨厚的笑容一点儿也没有变,稳重、朴实、谦虚,透着他作为军人的刚毅和果断、作为航天员的沉着和勇敢。聂海胜话语不多,在做自我介绍时,简洁地说:“感谢大家多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在这次任务中,我担任指令长,同时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

张晓光1966年出生于辽宁锦州,1998年入选我国第一批航天员。在空军时,他担任过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中队长,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是空军的一级飞行员。这么优秀的潜质,在航天员训练的种种挑战面前,他也曾一路“过关斩将”。但是,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到神舟七号,他都遗憾地与“飞天”擦肩而过。2009年,神舟七号任务结束后不久,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落幕,包括刘洋、王亚平在内的7名新成员加入到航天员队伍。已经坚持了十年训练的“老”一批航天员,到底还能有多少飞天的机会?但张晓光从不言放弃。终于,在201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乘组。他的主要任务,是担任太空授课的摄像师,配合指令长聂海胜完成飞船手控交会对接及飞船撤离等任务。

1980年出生的山东姑娘王亚平也是幸运的。作为航天员大队的幸运儿,第二批入选的5位男航天员还没有机会露面,而同期入选的女航天员刘洋已经登上了太空,王亚平也无可替代地进入神舟九号备份梯队。尽管王亚平没有成为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但她的第一次飞天,就担当了中国的第一位太空授课教师,直接与6000万中小学生天地交流,其意义也绝对不亚于神舟九号。王亚平也是目前中国航天员大队中最年轻的一位成员,此次任务中,她还将担任常规的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和乘组生活照料。

6月11日14时28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问天阁,为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送行。隔着半圆形的玻璃罩,习近平亲切地说:“海胜、晓光、亚平,你们好。看到你们精神饱满,英姿勃勃,我感到很高兴。在你们即将出征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来为你们壮行。我祝你们成功,期待你们凯旋!”简短的几句话,亲切的称呼,温和的语气,让这一次的出征壮行流露出一种战友般的关爱。

圆梦园广场上,酷热的阳光抵不住人们欢送的热情。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报告出征。

“出发!”随着总指挥一声有力的命令,军乐队齐奏《歌唱祖国》,欢送的群众也高声歌唱,广场彩旗飘舞,鲜花如浪,欢快、激动、庄严、隆重。

6月11日17时38分,长征二号F火箭准确实现“零窗口”点火,神舟十号飞船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和中华民族对航天梦、强国梦的不懈追求,向着太空飞去。

6月12日,神舟十号发射的第二天,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此时的三位航天员还处在追赶天宫一号的途中。下午1时,三位航天员身着藏蓝色工作服,端坐在神舟十号返回舱内,由聂海胜代表乘组发出祝福:“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我们向全国人民、全球华人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说完,三位航天员共同举起一块写着“端午节快乐”的字板,通过摄像头向地面送出问候。当天的午餐,也是地面人员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粽子。

6月13日是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日子。12时40分,神舟十号追赶到距离天宫一号400米的地方,在天链中继卫星和地面测控站联合测控下,在宇宙浩瀚的空间里,如同一只煽动着翅膀的小鸟,向着“天宫巨人”的怀抱飞来。

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在它们起飞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空相遇,对接机构接触在一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稳定运行后,三位航天员再次换上舒适的工作服。16时17分,聂海胜拿着开启天宫一号的“钥匙”,成功开启了天宫一号的大门进入天宫一号,迅速接通了设置在天宫上的通信线路,向地面报告了自己的状态。当张晓光和王亚平也来到天宫后,三个人第一时间拍了一张太空中的“全家福”。

在十几天的太空生活中,三位航天员不仅要验证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做一些建造空间站的实验,而且,还要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

6月20日,在北京人大附中的一间报告厅里和距离地球340千米外的天宫一号中,300多名中小学生和神舟十号的航天员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天地课堂。

10时整,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报告已与天宫一号建立了双向通信链路时,所有人把目光都投向了课堂的大屏幕。王亚平向地面的学生们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体摆动、水球表面张力、陀螺旋转等物理现象,还表演了喝水等动作,王亚平堪比老师的专业解说、比职业教师更为风趣的表演,给学生和观众们不仅带来了知识,更带来了全身心的享受和好奇心的满足。“面对浩瀚宇宙,其实我们都是学生”,王亚平独特的自信和亲和力让冰冷的太空充满了温情,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的目的做了最好的注脚——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10时55分,这次天地连接、生动有趣的太空课堂圆满结束。坐在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指挥大厅的该中心主任黄惠明、总工程师孙宝升和满座的技术人员,这才稍稍地松了口气。

“太空讲堂”每持续一秒,天宫一号就在太空移动了7800米;王亚平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可能横跨了好几百千米。要保证45分钟空中课堂不间断天地传输、每一帧画面都清晰稳定,对中国航天测控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2008年和2011年,我国相继发射了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的01、02星,天链一号的03星也在2012年发射成功。三颗中继卫星在这次任务中的一起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全球组网运行。从此,我国第一次有了比较完整的“陆基、海基、天基”一体的测控通信系统,航天测控实现了低轨道80%的覆盖率,为载人航天工程向深空挺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举重若轻的太空授课,不仅展现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幽默,更播下了探索未来的种子。这次太空授课之前,现年62岁的世界首位“太空教师”、NASA前航天员芭芭拉·摩根向远在太空执行任务的王亚平致信,对王亚平担任中国首位太空授课教师给予了热切期盼和鼓励。6月20日,王亚平完成太空授课后,在天宫一号上,通过电子邮件向芭芭拉·摩根发去回信,表达感谢。她在信中说:“太空寄托着人类美好的向往,知识是走向太空的阶梯。我们愿与您一道为开启全世界青少年朋友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梦想共同努力。”

自从神舟九号任务中,刘旺成为我国第一个“开飞船”的航天员一年后,聂海胜要再次验证手控交会对接这项技术。6月23日8时26分,聂海胜手动控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分离,并将飞船撤至与天宫一号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两个航天器飞行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后,聂海胜操作手柄,控制神舟十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缓缓接近,张晓光、王亚平密切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10时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10时07分,两个飞行器成功连接成组合体。13时09分,3名航天员再次进入天宫一号,地面指挥大厅接收到他们来自太空的报告:“我们已经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再次进入天宫。”

6月24日早,就在聂海胜成功执行手动交会对接任务后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习近平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6月25日,3位航天员已在天宫一号生活了12个日日夜夜,这天是他们在太空的最后一天。凌晨时分,3位航天员同地面科研人员天地协同开展工作,撤收放置在天宫一号舱内的试验装置和重要物品,开始倒计时与天宫告别。5时07分,航天员关闭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回到神舟十号返回舱内。7时05分,组合体顺利分离。

两个飞行器分离之后,神舟十号飞船还有这次太空飞行中的最后一项任务——绕飞。由于未来空间站的核心舱、实验舱以及飞船都将分别发射,因此必须通过“绕飞”技术,在不同方向上使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与核心舱进行对接。

天宫一号以7.8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在飞行,虽然神舟十号飞船与它的相对运动速度较小,但绝对速度很大,而且两者是在同一个轨道上。所以,飞船要想实现“绕飞”,就必须进行变轨。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神舟十号撤离到了距天宫一号一定距离的地方,按照预定程序进行变轨控制,从天宫一号上方绕飞至其后方,然后转为正飞姿态,天宫一号则转为倒飞姿态。这时,地面技术人员控制神舟十号逐渐接近天宫一号,顺利完成近距离交会对接。自动绕飞试验实施期间,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飞船返回舱值守,神情镇定地密切监视飞船仪表上的各种数据,及时准确地向地面报告试验进展情况。

6月26日清晨,神舟十号飞船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在美丽的巨型降落伞的护送下,于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返回。

失重的33天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第二步第二阶段的开山之作,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正式的空间实验室平台和面向中期驻留的大型航天器。未来建立空间站,在轨维修、太空加注、舱外观测等等,都需要在天宫二号中逐步完善。因此,天宫二号可以说是中国载人航天迈向空间站时代的跳板。

2016年8月6日下午,发射天宫二号的长征二号FT2火箭和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一同驶进发射场。载人航天工程有史以来的最长专列,在茫茫大漠中连接成一条“长龙”,成为大漠难得一见的壮观场景。

9月15日,月朗风清的中秋之夜,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今夜无人入睡。团圆与飞天,两个在龙的传人心灵深处流淌的梦想即将在这里交汇,千年流淌的弱水河将又一次目睹中国“天宫”的壮美出征。

22点04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天宫二号在长征二号FT2火箭的托举下,带着中华儿女的期盼,拔地而起,奔向苍穹。7分钟后,总调度的声音传来:“天宫二号已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千米、遠地点高度347千米的预定轨道……” 至此,中国人终于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太空中迎来有一个升级版的中国“家”。

9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技术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二号成功实施了两次轨道控制,进入测试轨道。这次任务中,调整了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将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由343千米提高到393千米。十天后,天宫二号又完成两次轨道控制,调整至距地面393千米的轨道上,静静地等待着神舟十一号的到来。

10月16日,金秋的东风航天城风和日丽。神舟十一号任务总指挥部公布了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名单:景海鹏和陈冬。随即,例行的航天员与媒体记者见面会便在航天员入住的问天阁隔离大厅举行。现场数百家中外媒体共同见证了这一特殊的时刻。

第三次挂帅出征的景海鹏看上去神采奕奕,在2008年、2012年,他曾经参加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他是指令长。年轻的河南籍小伙陈冬显得很帅气,1978年12月出生的他是2010年入选航天员大队的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10月17日4点40分,景海鹏和陈冬踏着浓浓的月色,缓缓走出问天阁出征通道。今天,他们将从这里启程,奔赴浩瀚太空。这一次,他们要创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在太空中驻留时间最长的纪录——33天;这一次,他们要在太空中开展多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空间实验;这一次,他们要扛起我国神舟飞船第二次应用性飞行的重担。

万众瞩目下,景海鹏报告出征的声音响彻整个问天阁广场:“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

“出发!”广场上的扩音器中响起总指挥庄重有力的声音。

在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勇士们再一次携带国人的梦想问鼎苍穹。7时30分,承载着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冲天而起,把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湛蓝的大漠长空。

此刻,与发射场相距千里的太平洋上,远望七号船早已进入待命状态,坚守飞船入轨海上测控的第一站。7月12日,中国航海日的那天,远望七号正式加入“远望号”测量船队。

在火箭升空9分45秒后,远望七号船将北京航天飞行指控中心传来的“太阳帆板展开”指令注入飞船,这是远望七号向飞船发出的第一个极其关键的指令。此后神舟十号飞船正式开始了它太空长达33天的探索之旅。

19日凌晨,经过多次变轨,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寻找到天宫二号,并在自主导引控制下来到距离天宫二号5千米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完成交会对接,科研人员专门设置了4个停泊点——5千米、400米、120米和30米。经过这4次停泊后,两个航天器越来越近。捕获,缓冲,拉近,锁紧,中国式的“太空之吻”暂停3年之后,再次上演。这一刻,是19日的凌晨3时24分。

6时32分,两名航天员以漂浮姿态进入星辰大海中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景海鹏惊喜地发现,比起自己四年前入住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内部发生了很大改观,为营造更人性化的居住条件,天宫二号舱内色彩、光线、降噪等都做了人性化的环境布置,不仅铺设了地板、安装了可手动调节亮度的米黄色灯、为每位航天员增加了床头灯,还设置了一个多功能小平台,可以写字、吃饭、做科学实验。此外,实验舱内还配备了蓝牙耳机和蓝牙音箱,便于航天员与地面进行通信联络。景海鹏通过新华社发表了第一篇《太空日记》,他在日记中说,这次是自己第三次上天,两次进入“天宫”。天宫一号比较舒服,天宫二号更舒服,布局、装修、颜色搭配都非常好,一切都很温馨,真的像是太空中的一个家了。

11月9日下午,景海鹏、陈冬正在开展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载人航天指挥中心,同他们进行天地通话。“海鹏同志、陈冬同志,你们辛苦了。”习近平亲切的声音穿越茫茫太空,在天宫二号中响起,为两位航天员送去了冬日里暖心的关怀。

神舟十一号的主要任务是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的各项实验项目,在“失重33天”之中,两人身兼工程师、医生和菜农,“你种菜来我养蚕”,总共进行了30多项的实验项目操作,医学实验占到16项。景海鹏曾在飞行期间展示一件并不鲜亮的实验服,内含多个粘扣,可以随时打开需要的扣子进行B超、血压和心电的测量,这是我国首次在天空进行航天员自主医学指标测试,科研人员将根据航天员在飞行前、飞行中和飞行后的数据对比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研究航天员在轨的身体指标变化。而备受关注的“蚕宝宝”计划则是香港中学生设计比赛的获奖项目,从7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蚕的居住环境十分“奢华”,带有独立的卧室和卫生间,在蚕居住屋顶层还特意采用了无纺布设计。在天空日记视频中,蚕宝宝和航天员一同扭动身体。

此外,为了保障在轨期间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天宫二号首次将“太空跑台”运送至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在束缚带的保护下,互相帮忙,研究门道,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二人终于可以在“太空跑台”上运动自如了。

11月17日,组合体已在太空飞行了整整30天。景海鹏和陈冬把太空试验的丰硕成果全都搬进返回舱,依依不舍地关上天宫二号舱门,回到飞船轨道舱。12点41分,神舟十一号同天宫二号成功分离,踏上归途。

11月18日13时,各项指令在北京指挥控制大厅和着陆场指挥调度车里陆续响起。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先后与轨道舱、推进舱成功分离,向内蒙古主着陆场飞来。

13时59分,冬日的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这片在蒙古语中意为“平安”的地方,将巡天归来的航天员迎接回家。飞船着陆后,景海鹏自主打开返回舱舱门出舱。这在我国载人飞船的历次返回中,还是第一次。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当中国的航天员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漫游太空,充满自豪地俯瞰我们蓝色的地球家园,在太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的新纪录时,中国已经开启了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航天时代。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在完成任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记一等功!

猜你喜欢

聂海胜翟志刚杨利伟
翟志刚
航天英雄聂海胜:三探苍穹,家有贤妻放心飞翔
聂海胜:三飞太空,57岁再探苍穹
聂海胜:从放牛娃到航天英雄
航天英雄聂海胜:家有贤妻助我三探苍穹
航天英雄杨利伟
星际穿越,中国航天员太空自拍
杨利伟:飞越群星
触摸太空的农民之子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