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管理在矿井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探究

2018-03-23

山西建筑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分包矿井工程质量

郭 文 萍

(吕梁市离石区煤炭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山西 吕梁 033000)

1 我国矿井建设的管理现状

1)管理制度不健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制度规定的管理条款无法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权责划分不够具体明确,质量控制专业化程度较低,致使企业对资源的调度难以实现全面、彻底、有效,进而使工程质量管理问题频出不断。

2)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该现象在矿井建设项目中突出明显,不仅存在于建设单位,而且体现于各管理部门。作为现代矿井建设的核心力量,专业性人才对企业不仅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矿井建设的发展。

3)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矿井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且技术力量薄弱现象,致使团队内部沟通阻碍重重,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技术管理平台,更有甚者仅以自身利益为考虑,施工过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严重;或是因同时承建多个项目而管理责任心不够,导致工程进度缓慢且质量控制难以达到目标效果。

2 矿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2.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结合工程实况制定项目总体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阶段分目标,在将目标层层细化后下发至管理基层,促使管理者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有制度、有目标、有依据。

2)强化质量管理教育,通过管理培训的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与管理水平。

3)建立专业化质量管理部门,使其负责日常施工的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对施工存在问题及时反映、及时分析,进而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结合项目管理制定质量计划,协调质量管理过程的配合工作,制定质量标准与控制措施。

4)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传递建设信息于各部门与各工序之间,使工程所有参与人员对现场情况做到全面了解,避免因信息障碍造成质量问题。

5)建立质量管理循环,持续利用质量计划的制定与实现到再制定和再实现的循环跟踪,以此找出其中失败的环节及原因,进而具有针对性的制定新方案与新目标,在不断循环中促使工程质量实现全面控制。

2.2 强化技术管理

1)成立技术管理部门。该部门以技术攻关与管理为主要负责任务,在对项目技术资源统筹规划的同时负责施工队伍技术能力的强化,具体可由项目技术总工担任该部门负责人,下设包括地测、通风、机电以及矿建等专业在内的工程技术组,通过各专业组的合作攻关,实现生产过程所存质量与技术问题的协同解决。

2)制定技术管理制度。作为管理效率提升的主推力量,技术管理制度在矿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中有必要制定与实施,以长期机制的形成对技术问题与质量风险实现有效应对与规避。该制度具体内容有:a.分工明确、责任至人。工程项目乃至企业中上至领导、下至工人均需各司其职、恪尽职守、深入现场、钻研业务,实现自我技能的提升;b.定期召开技术会议,对当前技术现状实施研究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实现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改进;c.按月召开“一通三防”技术会议,对技术资料要求相应人员进行整理并归档管理,对技术问题做到有据可查。

3)对项目技术的日常管理实施进一步强化。其具体内容为:a.认真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尤其对本行业的工艺标准与技术规范更应注重学习并执行;b.高标准管理技术。即开工要报告、图纸要会审、施工技术要过硬;勘探有复查、变更齐手续、材料试验充分;隐蔽工程记录详尽、质量标准较高、档案管理规范;c.高标准管理施工,即开工准备充分、计划优化完善、施工详细记录;质量反复检查、工序井然有序;看板制度广泛采用、技术事故责任到人、竣工验收严格。

2.3 优化施工队伍结构

1)选派高水平管理团队。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为项目质量管理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矿井建设管理团队大多虽已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也因管理热情与责任心的逐渐殆尽而使管理效率出现了边际递减的问题,进而使其以造价、成本与工期为重点关注,忽视了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致使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走过场与抓大放小”现象严重,极易造成“表面工程质量过硬,隐蔽工程马马虎虎,辅助工程毛病不断”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施工单位应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建设人才队伍,安排有热情、水平高的人员于项目管理一线,使其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将个人能力发挥充分,始终以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履行质量管理一职。

2)认真遴选分包单位。工程项目在分包体制下通常会被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并由不同施工单位承建共同完成建设任务,此时便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施工单位因技术、能力、经验的差距而使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在此情况下,工程项目分包必须对分包单位的遴选机制不断强化与改进,态度必须严肃认真,确保所选分包单位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对施工过程中难点部位与关键环节,一定要确保分包单位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与完成精品项目的业务素质。

3)与监理单位加强合作管理。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环节中负有促进与监督项目质量管理的责任,为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与其做好紧密合作,对施工质量管理实现共同推进。基于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实况的分析,监理单位应在参与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选派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以及认真负责的人员履行职责,在对材料采购与工序验收中严把技术与质量关,确保施工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对于监理工程师而言,其在加强关键工序质量检查的同时还应对隐蔽工程做好验收,促使矿井建设质量过硬、安全可靠。

3 矿井建设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3.1 建立工程质量检查监督体系

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首先应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况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监督制度,有效组织并管理技术部门的日常工作,同时认真检查施工班组的组织机构与工作状态,对工程质量由专职质检人员负责管理,实时记录检查过程的质量问题,对各工序间做好交接工作;其次对各班组质量的自检与互检应由专职质检人员做好协助并提供条件,同时做好质量报表的填制与更新,确保规范施工;最后建立相应的质量奖惩制度,在将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按质量等级(优、良、合格)划分后,奖励质量达标工程,惩罚质量不合格工程。

3.2 加快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

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工程建设而言不仅为数据信息存储与处理的重要平台,同时对于工程项目亦为运行过程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对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及储存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如云平台与大数据)来实现实时、远距、高效以及大容量。在推广并普及计算机管理后,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对数据库与统计资料实时有效管理,为项目管理任务的实施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资源与技术支撑。通过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高性能软件的运用,统筹管理人、机、料、财以及生产等日常事务,使管理水平因现代化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而实现有效提升,最终促使工程建设质量达到计划目标。

4 结语

基于以上论述,矿井建设质量管理工作为一项全过程动态控制任务,只有做好每道工序的过程控制,方能实现整体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进而为我国矿产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分包矿井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矿井下的歌声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