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城乡统筹规划中分类指引的规划方法

2018-03-23

山西建筑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太原市城乡村庄

郭 朝 辉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区层面对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五规合一”试点工作,促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太原市启动了六城区的城乡统筹规划,笔者参与编制了《太原市尖草坪区城乡统筹规划(2016—2035)》,旨在绘制具有草坪特色的城乡发展“一张蓝图”,实现太原北部区域在新的发展时代振兴崛起,同时充分关注城乡居民需求,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分类指引”是本次规划的主要方法之一,不仅从空间层面上对宏观板块、村庄居民点、资源禀赋等方面,而且从类型层面上对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设施等方面立足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引。

1 草坪区概况与问题分析

太原市尖草坪区地处城市北部,东西北三面环山,汾河纵贯南北,是太原市上风上水地区。总面积为285 km2,辖9个街办、2个镇、3个乡,人口约41.55万人。尖草坪区是太原市重要的工业区,冶金、机械、化工、军工、能源等行业在全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太原市向南发展的“主旋律”中,草坪区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均衡,城镇对农村发展带动作用不足。乡村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公共设施落后。

2)区内拥有较多的存量土地,但受到军工企业、工程地质、水源地、滞洪区、基本农田、历史文化保护等原因,发展存在限制条件。

3)城乡产业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不锈钢园区需提档升级、区区融合、产城融合不够,没有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军工企业自成一体,占地大,与城市产业没有联系,反而限制城市拓展;没有发挥历史人文、山水景观、田园风光的资源优势,旅游产业还处于低端层面;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仍以消费性服务业为主。

4)生态环境欠账较多,急需改善。

2 以打造草坪新形象为主力,进行发展目标分类指引

规划以生态构建为基础,以复兴文化为主线,以提升活力为途径,以宜居休闲为目标,打造尖草坪区的城市新形象,提出“1+3”的发展目标。

2.1 总体发展目标

通过用地整合拓展、产业转型注入、设施完善延伸、生态保护修复、环境营造提升、文化旅游打造,使尖草坪区成为生态、生活、生产协调发展,具有复合功能的智慧山水生态新城。规划从不同角度提出总体发展目标:

1)成为太原市实现一流省会城市目标的动力源地;

2)成为太原市军民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

3)成为太原市科教转化与人才培育高地;

4)成为“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风水宝地;

5)成为率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美丽土地;

6)成为市民假日休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2.2 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社会发展目标为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医疗、教育、障性住房、公共交通、文化、体育、养老、安全防灾等设施的配置。建立与人口分布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扭转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分割局面。

环境发展目标为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不断提高宜居水平。

3 以产业转型为动力,进行功能板块分类指引

区政府提出全力推进“三区”发展思路,即把草坪区划分为“现代宜居都市区、创新转型产业区、人文生态休闲区”。在此基础上,规划进行细分,提出打造七大城乡发展组团,并注重特色转型、侧重发展,提出发展策略。

在城市外围地区,有四个组团:一是上兰产学研组团,以中北大学等科研院所为内核,以太钢、晋西等大型国企和军工企业为依托,以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为发展方向,以国际学校、山大一院等重点项目选址为契机,以区区融合理念为指引,打造军民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创新基地和上兰城市组团。二是军民融合示范园,近期与军工企业联合发展,远期逐步搬迁危险源,整合碎片化土地,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实现绿色转型。三是北部生态休闲组团,包含西墕、柏板、阳曲为主的丘陵地区,以都市农业、养老产业为主导,建设太原北部“康养小镇”。四是西山人文生态休闲区,建设集“山、水、田、文、林”于一体的综合生态休闲区,以文化旅游、健身休闲产业为主导,建设为太原市后花园。

4 以区位资源为引力,进行乡镇特色发展指引

草坪区外围有两镇三乡两个街办,地理区位不同,资源禀赋各异,规划从各乡镇的主要功能出发,提出发展定位指引。

向阳镇处在城乡结合带,在中心城区内以都市农业为主,以商贸物流、配套服务为发展方向;阳曲镇依托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发展以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为主导的产业;柴村街办自然山水特色明显,打造山、田、水共生的人文生态休闲区;上兰街办依托中北大学优质资源,结合区区融合政策,发展为太原市北部产学研基地;柏板乡处在区域西北屏障,结合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打造休闲小镇;西墕乡以休闲农业为主导,结合现有基础发展田园养老;马头水乡结合崛围山风景名胜区和西山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成为旅游休闲小镇。

5 以城乡融合为助力,进行村庄整治分类指引

城乡统筹解决的主要是村庄的问题,村庄首要解决“人”和“地”的问题,以人地去留的角度,进行分类指引。

从改善村镇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出发,统筹易地扶贫搬迁与采空区治理、国土综合整治,结合城镇整体拓展方向将规划区范围内90个村庄分为四类,分别为搬迁撤并型、迁并整理型、更新提升型、城镇化改造型。

第一类是城镇化改造型指2030年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外围组团内的村庄,共39个,其中列入173个城中村改造的村庄有23个。第二类是更新提升型,又称“留人留地”,即村庄指发展条件较好,现状保留的村庄,结合美丽乡村要求进行村庄整治,共42个。第三类是搬迁撤并型,又称“搬人搬地”,即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一二级林地、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涉及禁建区范围内的村庄;位于地质灾害严重地区内的村庄;区政府已进行整体搬迁,并将进行土地复垦、复林等措施的村庄及用地,共7个。第四类是迁并整理型,又称“搬人不搬地”,即涉及地下采矿扰动影响区的村庄;因距离城镇较远、公共设施配套困难、空心化严重的村庄;其他政府意向进行搬迁,原有村庄用地进行产业整合开发的村庄,共2个。

6 以资源禀赋为推力,进行特色小镇分类发展指引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在尖草坪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

围绕人文生态休闲发展主旨,打造9个特色小镇:依托净因寺、多福寺、天门关等历史文化资源,“土堂怪柏”“汾河晚渡”“崛围红叶”等山水田林资源,完善现有旅游设施、提质现状农家乐,打造土堂、庄头、呼延—大留、东关口—西关口、西张—杨家村休闲旅游小镇、横岭山地户外运动特色小镇;结合现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植入旅游主题,打造梁背后中药材种植养生、赵家山田园养老、岗北牧野风情体验等特色小镇。

在既有村庄特色基础上,着力做好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和展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风貌、协调村庄和自然山水融合关系、塑造建筑和空间形态特色。居民点布局要注重与环境协调,因地制宜,营造清新优美环境和浓郁乡土风情。

7 结语

城乡统筹规划“分类指引”的前提是对现状的充分把握、对问题的充分解读、对特色的充分挖掘、对趋势的充分判断,是避免规划程式化、不接地气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变当下“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寻求特色发展之路的积极尝试。

猜你喜欢

太原市城乡村庄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我的小村庄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村庄,你好
城乡涌动创业潮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村庄在哪里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