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山西省交通行业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03-23

山西建筑 2018年16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山西省建设项目

贾 亮

(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2.山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海河上游,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我省道路建设等生产建设活动加快进行,在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从政策和防治技术两个方面,解析山西省交通行业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1 山西省交通行业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现状

1.1 政策法规方面

1.1.1国家层面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形成“五位一体”。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2010年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对生产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做了多项规定,比如第24条至29条、第38条对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及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新水土保持法的提出,强化了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强化了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新增加了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加大了监督的力度;提高了处罚力度。

1.1.2山西省层面

近年来,山西省交通建设项目比较集中,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进行中未按规定地点弃渣,乱倒乱弃乱象频发,堵塞沟道,且无防护措施,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河流行洪,甚至影响道路涵洞、桥梁的安全。2012年,山西省水利厅会同黄河和海河等流域管理机构对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展开了监察排患行动。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查和限期整改,取得了显著的执法效果。

2014年,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出台《关于做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对高速公路的水土验收提出具体要求,对2014年以后施工的高速公路的水保验收工作,要求进行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审批工作;切实落实水土流失防治的“三同时”制度;按规定开展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和技术评估等相关工作。

1.2 防治技术方面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基本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道路边坡侵蚀规律方面,并得出系列成果;在道路路基和路堑产生汇流和泥沙的研究、道路堆渣场水土流失的研究比较少,对水土流失预测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无法提供充足的科学的理论依据。在防治技术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路基和路堑综合防护、堆渣区的植被绿化工程等,并在道路建设中进行了运用,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2 山西省交通行业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发展差距分析

1)山西省交通厅在《关于做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通知》中对2014年以后新建高速公路的水保验收工作做出了规定,要求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按规定开展相关水土保持工作,但是对于其他国省干道改造工程等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还未做出相关规定。

2)早在2005年水利部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中就要求建设项目的初设审查需有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参加;山西省水利厅还未制定相关政策,山西省交通厅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公路建设项目在设计与施工阶段水土保持设施提出具体要求。

3)《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保“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建设内容包括“在中部山区选择公路实施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作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省份之一,目前还未开展公路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的相关工作。

2.2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差距分析

2.2.1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水土保持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分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前者即传统的水土保持,主要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和防沙治沙治理,其科研起步较早,课题实验和相关研究数量较多,资料较齐全,我国高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教学也主要集中在此方面。而公路属于开发建设项目,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有较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全部是人为造成的,经常穿越不同的地貌类型区,占地和扰动面积大,取土和弃渣量大,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弃渣场,由于是人为造成的松散堆积物,破坏了原地表结构,传统的理论研究不能完全适应于公路建设项目,所以公路水土保持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科学实验资料数据较少。

2.2.2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方面

以高速公路为例,虽然路基边坡防护已经以植物措施为主(拱形骨架+框内植草),绿化率得到相应的提高,但路堑边坡防护(特别是石质边坡)还是以工程护坡为主,造成生硬视觉感受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有地表保持水土的功能,绿化率和植被恢复率也比较低。这方面其他省市有较好的治理理念和经验,深圳市从2008年开始,不再允许建设项目存在硬性边坡防护措施,大量的石质边坡采用喷混植生等措施进行防护,生态效益显著。

水土流失监测方面,我省公路的水土流失监测起步较晚,由于交通类项目有自身的水土流失特性,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次侵蚀比较严重,并且常常穿越不同地形地貌类型区,水土流失形态多样,与传统的水土流失监测相比较,监测方法和内容也有较大的不同。我省目前还无专门针对公路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的方法和体系,由于公路水土流失治理的理论和方法还在研究探索当中,多数建设单位不重视水土流失,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监测流于形式,并且缺少长期的连续性的监测数据。

3 对山西省交通行业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建议

3.1 政策法规方面

1)出台具体政策文件,对于省内的国省干道改造工程等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对2015年开始改造的国省干道工程等其他公路工程,要求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按规定开展相关水土保持工作。

2)出台具体政策文件,对公路建设项目在设计与施工阶段水土保持设施提出具体要求,要求设计单位严格按照水保设计规范和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设计,合理设置取、弃土场;施工过程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施工管理,监理人员严把质量关,搞好恢复治理,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3)制定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水土保持设计工作。

4)在省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选择在建高速公路,对高填深挖边坡路段以及取弃土场等临时占地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

3.2 防治技术方面

1)公路工程人为扰动面积大,经常穿越不同的地貌类型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机理种类多样,水土流失量非常大,故应在不同的地貌类型区选取典型路段开展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工作;

2)全面推广成熟度高,实施效果好的生态修复技术。特别是道路石质边坡,无法实施普通的绿化措施,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采用喷混植生、客土喷播、新建植生槽等先进技术进行绿化,提高绿化率和植被覆盖率的同时提高边坡的保水固土的功能;

3)根据公路建设项目自身的特点,构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体系,为公路水土流失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针对公路行业的水土流失监测标准、规范,加大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在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应用,结合全国水土流失监测基础数据库,建立公路行业自己的数据库等等。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山西省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水土保持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