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8-03-23

山西建筑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定额工程造价资料

柴 德 文

(山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各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建筑工程造价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关于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也不免受到诸多考验。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着手,逐步展开传统工程造价的计算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1 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而言较为复杂、繁琐,并且工作量较大,一般情况下不会给经验少的人做,以免出现错误。但是,长期如此工作效率很低,而新手也得不到锻炼,信息化的到来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工程造价行业普遍使用了信息技术,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业务需求也不断的扩大,以计算机为核心目的软件发展迅速,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辅助计算工程量和计算工程造价的软件应运而生,在深入的运用信息技术之后,软件的计算机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软件结构也不断优化。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为工程造价及相关管理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这些网站不同程度的提供了政策法规、理论知识、项目信息、造价指标和材料价格等。这些网站进行了很多尝试,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2 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计算方法与弊端

建筑工程造价一般是指在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时所花费的费用,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直接用定额册上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与工程量的乘积来得到定额内直接费的,另外,再根据当前报告中材料的价格与编制定额时所使用的材料价格对比,计算价格变动产生的价差加到定额内直接费上,得到工程直接费,再根据工程直接费和定额直接费计算各类费用,形成造价费用表,从而得到工程总造价。

传统的工程造价的弊端就体现在:手工计算能力有限,信息流通手段受限制。建筑工程材料比较多,各种材料价格的变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时期,价格波动也有误差,无法在工作效率与计算精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由于信息流通不及时,材料价格难以全面调查清楚,采集也不方便,限于计算工具和手段的约束,得到的计算结果往往不够精确。

3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工程造价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标准化、智能化的强大管理工具和科学的、严谨的管理手段。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的准确性较大,编制造价文件的效率加快,对设计的变更和价格的变动反应速度较快,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成本。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积累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工程造价资料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基础资料,将工程造价的资料积累起来有利于后期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有序的管理,把握工程造价变动的规律,对整理有序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还可得出新的结论,得出相应的价格指标,可作为企业的投标参考。

3.2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通用性较差。

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通用性差主要是受计算要求和计算数据的影响,特定的程序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每个地区对定额数据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个专业也有自己的标准计算要求,因此,要根据特定的情况对原有的程序和资料库进行相应的改编。

2)软件计算模式单一,使用周期短。

我国的工程造价的计算主要依赖于定额,也就是计价表,目前为止,大部分软件也只是套用于定额来计算工程量,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一来,软件在计算的过程中就显示出单一、机械的局限性。每个地区的定额数据要间隔几年修改一次,以此来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各个管理层次的用户对软件的要求。

3)计算机应用不够智能化。

工程造价管理中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大多数都是机械的套用固定模式来对价格计算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只局限于处理价格数据,与其他环节的数据通讯和信息共享脱节,灵活性和功能性都不够满足当前工程造价工作的需求。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是机械性的简单重复,智能化性能有待加强。

4)造价信息的发布平台不够完善。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还是一种基于局域网技术的系统,但随着造价信息需求层次和范围的扩大,这种小范围处理造价信息的运行模式将不能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也不利于信息的收集和共享。

4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发展

1)信息技术的网络化管理。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这里,信息网并不是狭义上的信息网,而是为了实现造价管理部门的信息传递和共享,实现办公自动化,来建设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在成本节省、工作环境管理、工作效率推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重心就是造价信息资源的管理,造价信息资源呈现出的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形态,目前造价资料管理还基本上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各部门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还没有充分重视,导致造价管理部门收集工程造价资料困难。而各行各业的内部信息的获取、收集、分类、整理、发布等在一个网络化的系统内,不同的信息需求者根据自己需求在互联网上选择自己所需的资料,在系统化的网络环境里寻找资料,有效的避免了因资料信息繁多、杂乱而浪费时间和精力。由此可见,网络的信息服务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对工程造价实行全方位管理。

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方面面,工程造价的全方位管理是指集成的工程造价系统,主要是为了使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实现信息标准化,信息共享方便自由,信息网络环境优化,以此来节省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管理的质量。建筑工程造价的参与方有很多,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政府工程单位、政府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等各个阶段开放性的通信网络和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终达到工程造价的智能化、人性化、科学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越来越快的,它的功能也是不固定的,它不会停留在某一个单位上或者是某一类企业上,它的功能不被局限,在未来的发展中,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都将被信息技术融入,然而,也只有这样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单位、企业才能建设好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适应未来社会上的竞争。

3)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建设施工等各个阶段,是一项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专业性的工作,需要科学、严谨的政策和制度来管理。市场状况、价格的变动情况、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的事实,拥有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能力是每个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必须要有的能力,在工程造价中很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则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科学的计算数据的工具,向科学靠拢,完善运行机制,凡是能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都能被井然有序的完成,对其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较难,具有参与方多、经历的时间较长、信息需求量较大,价格不稳定、造价的确定方法复杂等特点,但是,这些难题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一一攻克,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已经是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定额工程造价资料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浅议定额换算规范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