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锣鼓奏响和谐曲

2018-03-22明丹阳

魅力中国 2018年34期
关键词:锣鼓曲调唢呐

明丹阳

古老丹江河,流淌着源远流长的丹阳文明,千年楚始都,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迹。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春秋时为楚国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特殊的地位区域、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淅川民间艺术独有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原生态魅力,淅川锣鼓曲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分布区域和历史渊源

淅川锣鼓曲,属于锣鼓吹打乐,民间叫锣鼓曲,或地灯曲,因表演以锣鼓伴奏为主要器乐而得名,而又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锣鼓吹打乐,是一种既有锣鼓打击、唢呐笙器乐伴奏,又有人边唱边舞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在民间流行的淅川锣鼓曲不仅曲牌繁多、唱腔优美,而且曲词内容十分广泛,它易唱、易懂、易记,生活气息浓厚,不用扯棚搭台,不受场地限制,平时只要有锣、鼓、镲三大件即可演出,用淅川人的话说,“唢呐锣鼓一响,人们嗓子就痒”,艺人领唱,观众接应,极为受众欢迎。淅川锣鼓曲,不仅在淅川各乡镇村组盛行,而且还遍及周边的西峡、内乡、邓州,甚至南阳,乃至湖北、陕西等靠近豫西南区域。

淅川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从楚令尹子庚墓出土的石排萧、编钟等器乐,可见淅川在楚国时,就有着丰厚的音乐底蕴。另据1970年淅川出土的汉砖上有吹唢呐和锣鼓打击乐图案,说明汉时淅川已有唢呐锣鼓器乐伴奏的说唱艺术。再据1957年中央歌舞团来淅川翻译《淅川厅志》时发现,汉唐工尺谱中很多调门和淅川锣鼓曲的“下河调”、“老漫腔”、“四六句”等曲调相似。由此可见,淅川锣鼓曲很有可能源于汉,雏形于唐,所以淅川锣鼓曲的渊源,至少有1000多年的历史。

二、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淅川锣鼓曲的主要乐器有锣鼓、唢呐、笙笛、牙子板、大镲、撂锣、鼓板和盘鼓。其中,鼓、牙子板为领头乐器,大镲在演奏中除烘托陪衬外,还起着形成复杂节奏节拍作用;鼓板、撂锣、盘鼓,除起陪衬作用外,还起着增加节奏和节拍的作用;唢呐、笙在唢呐锣鼓曲演奏中,除演奏曲牌外,还完成唱腔难以表达的过高、过低音韵的特殊任务。如唢呐吹奏者用舌尖伸缩点、吐和手捂等演奏技巧,吹出似人唱、人哭、人笑,似百鸟鹤鸣等声音。

淅川锣鼓曲有“四六句”、“下河调”、“石榴烧火”等六十多个曲调。其表现形态,既可唢呐锣鼓吹打,又可曲唱伴奏,还可加之秧歌、高跷、舞狮等民间舞蹈综合演奏。曲目唱段,主要有《小寡妇上坟》、《大对花》、《陪郎》等数百个唱段。曲目的内容大多是反映劳动大众生活、爱情故事、婚姻嫁娶、立门起屋、开业喜庆,以及丧葬、拜祭等内容。

淅川锣鼓曲,曲段短小精悍,曲调曲目众多。表演有一人一角唱,一人多角唱或二人对唱,曲调有一曲多目,一曲一目和一目多曲,分演唱曲调与演奏曲调两种,一般多为“宫”和“微”调式,词曲韵味十足,曲调优美动听,唱之顺口流畅,唱腔活泼、欢快抒情。其旋律多为波浪式线条和起落缓慢。淅川锣鼓曲最具特色是它的唱词别致多样、风趣诙谐,充分体现出淅川锣鼓曲的乡土气息,再现了淅川民风民俗独有的原生态特点。

由于淅川是南北文化交汇地、楚文化发祥地,有着丰厚的音乐底蕴和独特的地理区域,使淅川锣鼓曲保持了它土生土长的原生态草根文化特点。经过世代传唱,日臻完善,自成一家,成为老少皆乐的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

三、传承谱系和存续状况

淅川锣鼓曲在民间传承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靠父子和师徒传承,二是靠艺班(培训班)传承,三是靠个人爱好志趣,在演奏现场耳濡目染,旁听侧记,无师自通。,淅川锣鼓曲随着世代传承演奏活动的不断发展,出现一些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第一代传承人有朱广汉、郑新春、赵文斋等,第二代传承人有马从龙、卢富申等,第三代传承人有梁香阁、李仲甫、毕兴存等,第四代传承人有张守君、杨俊华、李红雨、刘霞等。现健在的老一辈传承人张守君,今年已85岁高龄,从青年时期起就从事淅川锣鼓曲的传唱和积累研究,他能演唱三十多个曲目,他的演唱声情并茂,韵味悠长;中年传承人杨俊华,收集和整理了淅川锣鼓曲曲目资料达到数十余万字,有效的保护了这一民间艺术;青年一代传承人李红雨、刘霞,近年来演唱的《陪郎》、《大对花》、《双探妹》等多次活跃在国家、省、市、县各级舞台,获得专家和群众一致好评。

由于淅川锣鼓曲有着易唱易传、短小精悍、曲调优美动听和广泛受众的特点,尽管受现代媒体的影响,但它的分布范围并没有缩小,传唱密度也没有减退,仍一直在淅川各乡村乃周边县市和豫、鄂、陕三省边缘传播。但因锣鼓曲表演艺人,有的年老体衰病退,有的相继去世,部分传统曲目在逐渐失传,为此亟待保护和继承。

四、保护措施和传承发展

(一)深入基层,挖掘整理。

为了使淅川锣鼓曲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淅川文化主管部门多次召开研讨会,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挖掘、普查和整理,对所有搜集整理的淅川锣鼓曲,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建档、立卷和保存,实行专人、专柜、专项负责保存,使之得到长期有效保护。省级传承人张守君搜集整理的百余篇淅川锣鼓曲编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淅川卷》,40余篇编入《中国曲艺音乐志》,30余首在省、市、县电视台播放,其中搜集整理的锣鼓曲《卖翠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珍藏。市级传承人杨俊华收集整理的百余篇锣鼓曲曲词发表在《中国民间文学·河南淅川卷》、《民间文学》等杂志刊物。淅川县原文化馆工作者张自亮在离休后,不顾体弱多病,拄着拐杖,在民间四处收集各种资料250万字、曲调200余首,并自费于2005年编辑出版了《淅川锣鼓曲》一书,终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保存。

(二)加大力度,培养人才。

每年积极组织举办淅川锣鼓曲培训班,邀请传承人、老民间艺人进行授课,对喜欢和热爱淅川锣鼓曲、善于钻研锣鼓曲表演艺术的人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锣鼓曲爱好者进行重点培养,以此补充淅川锣鼓曲的传承断代,并定期举办各种宣传、展示和学习交流等活动,培育传承人的演唱技巧,提高表演技艺水平。

(三)搭建平台,传承发展。

淅川文化主管部门特别重视淅川锣鼓曲的发展,为广大锣鼓曲爱好者提供表演演出场地进行演出和展示。每当茶余饭后,走到淅川县城的各社区广场,总会看到一群群喜爱锣鼓曲的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另外每年还在县城体育广场、中心文化广场举办民间艺术展演和淅川锣鼓曲大家唱活动,组织县曲剧团、县文化馆锣鼓曲艺队及各乡镇(街道)文艺团体和鼓勵年轻一代的锣鼓曲表演人员参与其中,登台献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淅川锣鼓曲的独特魅力,并使淅川锣鼓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

(四)对外宣传,扩大影响。

通过参加省内外文艺赛事及本县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特色文艺团队创建等方式对锣鼓曲进行创新和加工,使之焕发新的活力。淅川锣鼓曲传承人李红雨、刘霞200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河南民歌)的录制,演唱了《蜜蜂采花》、《石榴烧火》、《姑娘摘棉西山坡》、《双探妹》等民歌; 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隆力奇”杯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进入原生态唱法总决赛,演唱了《陪郎》、《大对花》,荣获优秀奖;2011年4月,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展演,演唱的《陪郎》荣获铜奖,两人荣获“优秀民歌传承人”称号; 2014年9月,南阳市“唱响白河”群众文化演出活动淅川专场演出中,表演了淅川锣鼓曲大联唱,充分展示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特别是2014年12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走进淅川,对淅川锣鼓曲进行采访和调研,并于2015年2月17日以《秀美丹江,古韵飘香》为题在央视四套播出,详细报道了淅川锣鼓曲、丹江号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2015年4月17日,《楚风汉韵》纪录片摄制组拍摄淅川锣鼓曲等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展示了淅川锣鼓曲独有的地方特色,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如今,淅川锣鼓曲已成为淅川家喻户晓、老少皆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继承和保护淅川锣鼓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使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建设水清民富大美淅川奏响壮丽和谐的乐章。

猜你喜欢

锣鼓曲调唢呐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唢呐
唢呐放光芒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薅草锣鼓,田间楚音
唢呐(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