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养成教育入手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2018-03-22周萍

读天下 2017年16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德育实效性

摘要:本文主要从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入手,进一步探究了应当如何运用正确的养成教育方式来不断强化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以期为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出谋划策。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德育;实效性;德育教育

一、 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 养成教育的含义

从字面意思来看,“养”即培养,“成”即形成,“养成”教育即为遵循特定的标准和典范使学生逐渐具备优良的举止习惯的教育,包含规范举止的引导以及优良习惯的锻炼,是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贯通于全部德育教育的整体过程,是教育中最为实在的根基环节,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养成教育是一项整体化、体系化的长期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投入,需要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

(二) 养成教育同德育教育的关系

一个人的举止习惯一经成形便基本固定,不易发生转变,而人的成长进步指的不仅仅是学识的累积,还囊括思想价值理念的培养,养成优良的举止行为习惯,于人的长远发展和进步而言至关重要。所谓的养成教育,究其实质便是对个人道德观念的培育,为此,于小学生举止习惯的养成方面,我们除了应当做到及时给予学生优良举止以高度的赞许,还应当着重注意高尚道德观念的养成。

(三) 养成教育的意义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养成优良的举止习惯、品德修养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也为日后的德育教学、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奠定重要的基础。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必须从小学开始便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小便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举止习惯。但是优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时半刻便可以实现的,需要依靠一日一日、一点一滴的学习和进步中积累下来的,如此方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为学生一种日常习惯,变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二、 采纳正确的养成教育方式,强化德育的实效性

(一) 探寻养成教育新途径,确立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

依照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遵循教育的循序渐进性和有序进步性,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学校应当按照低学年阶段设置养成教育教学系统。低学年段的学生刚刚走进学校生活,教育的重心应该在于引导学生培养习惯养成意识,着重突出那些基础性的举止习惯,例如举止文明,孝敬长辈,遵纪守法,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完,热爱劳动,养成优良的读书、学习习惯等等,可以举办一些“读书周”、“法治演讲”之类的专题活动。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上述教学重点编纂养成教育的相关学习材料,结合本学年段学生学习状况的基本特征,科学、巧妙地规划教学策略,灵活使用学习材料,把养成教育的核心价值融汇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借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优良的个人习惯,并让优良的习惯伴随学生的一生。

(二) 校园内外多管齐下

成长环境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环境塑造人才,学生优良的举止习惯和道德修养同所处的成长环境脱离不开,所以,学校和家庭双方都应当致力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首先,学校需要将德育教育同基础文化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强化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除了多策划一些校内的实践活动,比如说“爱护公物,不留垃圾”主题周活动、“文明班级”评比活动等等,还要积极利用附近的社区场所,寻找组织校外实践活动的契机,比如说走进敬老院,帮扶活动,参观博物馆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感悟理解怎样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次,家庭是学生出生以后接触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人生导师,优良的家庭氛围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而言至為重要,教师平时要多布置一些“亲情”作业,比如说感恩父母,鼓励孩子回家帮父母做家务。此外,还要注意加强学校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行为,家长也要及时向校方提供学生在课堂外的行为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处理,维持校园教育同校外教育的一致性,让学生双重教育环境中养成优良的个人习惯。

(三) 鼓励学生,及时规范其行为习惯

优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漫长过程,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自律意识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给以他们肯定、鼓励、关心和爱护。学生可以从教师关切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扬的话语中感受到关怀和鼓舞,并在这些善意的主动中树立养成良好习惯的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巧妙地设置教学情景,为那些举止习惯不好的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规范的引导。比如说,开展“良好习惯从我做起”的评比活动,评比的标准囊括学生的成绩、课堂表现、卫生状况、守纪情况等多个方面,在评比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举止,规范其行为,也可以借助奖励小粘贴、小奖品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并在每月的月底进行月底评比,评选出本月在各个方便表现最佳的学生,让这些学生讲述一下自己优良个人习惯的故事及自己的感想体会等等,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学习和借鉴,让学生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行为习惯。

(四) 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榜样作用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业务技能高超、个人品德修养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是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强化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举止行为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关键时期,好奇心重,对于很多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下意识地模仿教师的一些行为,因而,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不管是学校领导、班主任亦或是授课教师,都需要高度重视细节引导,严格落实学校的各项规定要求,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利用自身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渊博的学识不断感染和激励学生养成优良的个人习惯、构建积极健康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傅达理.夯实德育基础育化行美少年——谈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J].新课程,2015,(25):25.

[2]张江蕾.小学德育——养成教育实践探究[J].科教导旬,2016,(5z):89-90.

作者简介:

周萍,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龙池小学。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小学德育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