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到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

2018-03-22杨微

读天下 2017年16期
关键词:社会交往情绪管理行为习惯

摘要:作为一名一线工作者——幼儿教师,这个工作并不是很轻松,每天围绕着孩子转个不停,要把孩子在班里各个细节照顾和考虑到。在幼儿成长的环境中,不但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教育有专业的知识能力,而且在工作中经常也会和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与交流以及网络工具的交流。家园沟通不单单要求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需要投入细心、耐心、责任心。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学习运用多种沟通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同心协力,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充分发展。很多老师在工作中都会有这样的苦恼,在和家长沟通时候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该怎么说。

关键词:幼儿年龄特点;行为习惯;情绪管理;社会交往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家长也是如此,每一个家长的素养、工作、性格、年龄都不一样。但他们的心都是一样的,爱孩子,更关注幼儿园里自己的孩子生活与学习。因此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长,在和他们沟通的时候也要学会巧妙的运用一些方法。

一、 勤架桥梁

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家长,喜欢拉着老师讨论自己孩子的事情,老师再忙,也会说个不停。老师一面担心没有做到耐心倾听会让家长失望与不理解,一面又担心会影响工作进度。因此,在工作闲暇的时候用微信或者电话的方式去跟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或者用约谈的方式,利用离园后的时间和家长沟通交流。这样,老师的耐心倾听,家长的困惑也会及时解决。

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家长,不擅于和老师交谈,或是因为工作忙,或是因为怕影响老师工作。这样的家长,其实心里最想知道孩子的在园的情况。那么老师就应该主动与他沟通,从而不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不论是什么样的家长,只要我们做到勤沟通、耐心倾听、和家长乐意解决遇到的问题,那么家长工作会做到事半功倍。

二、 不同年龄幼儿的家长的有效沟通方法

(一) 小班家长沟通: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问题

自理能力:小班的幼儿年龄在3~4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幼儿园中,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问题。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家长和老师都会遇到孩子入园分离焦虑症,幼儿与亲人分开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反应,那么老师该怎么去和家长沟通呢?小班老师首先要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其次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这样家长就和带小班的老师都知道,带小班孩子主要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例如:老师也就会把这些生活自理的教育放在一日生活当中引导和锻炼,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渐渐地让孩子扩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喜欢了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但问题也来了,小班幼儿洗手穿衣服等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因此老师要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服务能力,小班幼儿有了独立的意识的萌芽,但家长并不了解,所以老师要告诉家长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并且要让家长知道孩子在自我服务时,及时给予支持和引导。这样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

社会交往问题:小班幼儿虽然小,也会喜欢用自己的方式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老师需要告诉家长,不应该有太多的顾虑,比如担心自己的孩子交不懂事顽皮的孩子,会带坏自己的孩子,或者又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欺负等等。这样一味地去阻拦孩子进行社会交往,干涉和保护,孩子就很难有自己的交往方式和选择的权利。而且慢慢地还会产生依赖感。为了能让孩子真正体会交朋友的快乐,不妨告诉家长换一种方法:放手。孩子小但懂事,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一定能做得很好!

(二) 中班家长沟通:行为习惯、情绪管理和交往能力问题

经过小班一年的学习生活,家长也对幼儿在园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老师也与家长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中班是从小班单纯的玩转入到学习的过渡期,同时也是行为习惯、兴趣培养的关键期。但是中班幼儿情绪管理和交往能力也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的主要部分,因此我们要把沟通的重点放到“巧”上。巧妙细致的沟通,为家园工作搭建更好的平台。

行为习惯:中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在幼儿园教育以外,还要帮助家长一起不断变换教养方式,共同提高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醒家长既不要过度放任也不要过度限制,要为孩子营造有的放矢的教养环境。中班孩子能够就接受大人的指令,能够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所以告诉家长孩子能在幼儿园里做一些任务,同样在家也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去完成家长交给的力所能及的任务。

情绪管理问题:到了中班后,孩子之间的交往需求也是大大提升,但是如果交往的方式没能掌握好,孩子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就会经常发生,这时候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提醒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家长情绪愉快,孩子情绪也会愉快,家长大发脾气,孩子就会紧张害怕,更重要的是,对于模仿性很强的幼儿,他们也会掌握不好正确的交往方式。

三、 大班家长沟通:幼小衔接和幼儿入学面临的变化

幼小衔接的问题:大班的家长都关注的是要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如果大班什么都不学的话会不会跟不上等等。我们老师如何帮助家长解答和缓解。第一,老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入小学前家长要为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巩固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第二,老师可以建议家长在暑假为孩子制订一份暑假计划和入学准备,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根据孩子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准备工作。

幼儿入学面临的变化: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很大的转折,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地过渡,那老师就要帮助家长了解在这过程中孩子将面临的变化再有的放矢地进行介入指导。

例如:学习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变化等等,孩子在变化时并不会去预料到,只会感觉不大适应,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让家长充分了解,给予高度的重视,如果家长没有充分的准备,手忙脚乱,孩子可能陷入被动状态,老师要和家长阐述孩子将面临的这些变化,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

幼儿园的孩子身上具有着可塑性和不稳定性,有时候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那么老师就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和家长进行沟通,理论、事例、数据等等,有理有据有节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才会产生更深层次的信任。

参考文献:

[1]胡兰珍.对幼儿园和家长有效交流沟通的思考[J].当代学前教育,2015,(04):42-44.

作者简介:

杨微,甘肃省白銀市,白银区品格金域观澜幼儿园。

猜你喜欢

社会交往情绪管理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化时代的技术赋权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