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新?飞跃?挑战

2018-03-22王素萍

读天下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第一单元为对比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新教材的设计更注重学习者的需求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材内容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给教师的教学启示有:树立关注和促进学生终身成长的意识,重视和开发学生资源,加强学生的道德执行力等。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教材对比;教学建议

2016年,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退出课堂,取而代之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甚至引发了社会公众的热议。那么,教材仅是名字变更吗?教材之变,到底变的是什么?对我们的教学有哪些启示呢?本文就这些问题,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第一单元为对比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试图得出答案。

一、 革新:教材设计更注重学习者的需求与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 新教材更注重初中生的自身发展需求

显然,教材更名不仅仅是教材名称的改变,更是一次教材改革,在设计编排上有重要的革新。首先,与《思想品德》相比,目前的道法教材更加充分地考虑了初中生的生活逻辑与自身发展需求。比如说,新教材从“运用你的经验”至“探究与分享”再至“拓展空间”,时刻强调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掌握什么,还需要知道什么、提升哪些能力。也就是说,新旧教材有共同的目标,为打造“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而努力,但是新教材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导向性,对初中生的生活经验、自身体验、能力水平有了相应的关注与设计,较旧教材更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与发展需求。

(二) 新教材更注重时代发展的需求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对学习者、教育不断提出新要求。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梦等成为新时期社会公民应该了解的內容,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主题。新旧两版教材对比而言,尽管都突出了德育要求,但是新教材更体现了时代性,对社会热点的阐释也更为深入浅出。

二、 飞跃:教材内容设置更为科学合理

(一) 新教材的内容设置聚焦“成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第一单元所设置的内容量上稍有变化,由旧版教材的两课4小节扩充至三课6小节。

对比看,《思想品德》教材第一单元所设定教育主题是“新生活、新学习”。这一主题强调的是,学生刚刚迈入初中阶段,要了解新的学习环境的意义。在第一课“珍惜新起点”中,教材意在帮助学生尽快认识、了解初中生活,尽快创建新集体、融入新集体,帮助学生找到一种“归属感”;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则意在强调初中学习的新特点,希冀学生尽快探索出初中的学习方式。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聚焦点是“成长”。着眼于当下,但目标直指未来。为此,同样是第一课,从初中时该如何树立梦想谈起,最终指向未来“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二)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更注重生活逻辑

生活是复杂的。书本的介绍必须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否则,会使得学习者失去对教材的信任,对课程的兴趣。但是,一些高大上的例子,比如“断臂求学”这类故事,即使是源自真人真事,不一定符合中学生的生活逻辑与个性特征。如何使教材的内容编排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能走近学习者的内心,对教材是个大挑战。在这方面,新教材比旧教材更为科学。

(三) 新版教材形式编排更注重学生的道德执行力

新旧两版教材均是按章、课、节进行编写。《思想品德》教材在排版上较单一,基本以举例、相关链接、名人名言这三个板块进行重复运用。旧教材的编排规律为:教材首先举一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同时通过示例后设置的问题来引出知识点,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情境教学,以例教学,但是对学生的思维成长、能力成长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学生已经了解到教材的编写规律,在看情境与情境提出的相关问题时,可以直接在情境下面的正文表述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编排使得学生产生依赖性,甚至产生审美疲劳。

新版教材的编排总体上突出以“探究”为重,从“运用你的经验”至“探究与分享”再至“拓展空间”,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方法与技能”是新版教材的创新之举。以往教材中多突出“是什么”、“为什么”,而新版教材在此基础上展示“怎么做”,使得该教材的实用性强,真正注重了“授人以渔”。

三、 挑战:着眼于终身成长的德育教学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础。通过以上分析,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一个原则: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着眼于学习者的终身成长。

首先,树立关注和促进学生终身成长的意识。在教学中,不管是引用了教材中的观点、摘录了热点新闻、引发学生的讨论,各种教学策略与手段的目的最终都要指向学习者的终身成长。

其次,重视和开发学生资源。从“运用你的经验”至“探究与分享”再至“拓展空间”,学习者拥有的经验、他的思维过程与心路历程、成长的方法与努力,都紧紧围绕着“学习者”这个“人”展开。为此,教室中的学生会有丰富多彩的体验、感受、建议、行动,能为教学提供最为鲜活的第一手资料。重视与开发学生资源,不仅应该是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特质的重要途径。

再次,加强学生的道德执行力。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的知识为美好人生服务。道德与法治知识、方法应该有这样的功效: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实现其自身的发展。本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课堂中的交流,要延伸到课外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要求学生去尝试、去践行,并能跟踪学习者在行动中的表现,最终,这些表现将能真正体现本课程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丽雯.《道德与法治》与《思想品德》对比分析及教学启示——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为例[C].安徽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王素萍,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六中。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