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儿童活动区植物景观应用研究初探
——以成都市桂溪生态公园为例

2018-03-21

四川建筑 2018年2期
关键词:活动区滑梯绿地

钟 欢

(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四川成都 610401)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有着积极的美化环境和生态等功能。城市公园的每个区域有着特定的功能,其中包括了儿童活动区,该区域主要对象为儿童,所以在设计时与其他区域有所不同,儿童活动区的植物景观设计更是如此,需要照顾到儿童这个人群诸多心理特征,在植物的选种,配置等方面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桂溪生态公园是成都市近期修建的城市公园,该公园的儿童活动区不仅在硬件游乐设施上设计新颖有趣,在植物景观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研究概况

1.1 调研场地概况

成都桂溪生态公园位于绕城高速,天府一街、世纪城路以北,红星路南延线以西,益州大道以东,总用地面积94.6 ha(1 419亩)。园区内85.3 %为绿地,雨水通过绿地自然渗透,硬质铺装中有70 %是透水材料,园区总透水率达到95.6 %。雨水通过再循环利用系统可返补到园区景观用水中。园区景观多样性。有百亩开放式大草坪、芙蓉、银杏、桂花、海棠、红梅、蓝花楹等花林观赏区。利用排水洪渠、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形成百余亩水面和雨水花园等多类型水景观。园区设施多样。设置有儿童活动区、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绿道、游客服务、科普教育等配套设施。

1.2 研究范围

本次课题研究对象为城市公园中儿童活动区的植物景观,选取近年来才对外开放的桂溪生态公园儿童活动区作为本次研究范围进行实地调研。

1.3 研究内容

将桂溪生态公园儿童活动区根据儿童游乐设施进行绿地分类。每个类型绿地进行植物种类统计,以种类为基本单位进行调研。并调研每个类型绿地垂直层次结构,主要观赏特性,植物种植形式,植物与周边其他景观关系,生态草沟等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种类

桂溪生态公园儿童活动区选用园林植物共计20种。以植物类型分类,进行种类数量统计:乔木11种,分别是大叶樟、深山含笑、皂荚、白玉兰、银荆、蓝花楹、苏铁、瓶树、黄葛树、樱花、朴树;其中常绿树种6种,占乔木总数54 %,落叶树种5种,占乔木总数46 %;常绿落叶比约为1∶1。灌木1种,为细叶萼距花,是常绿灌木。藤本1种,为紫藤,是落叶藤本。地被植物7种,分别是大吴风草、紫穗狼尾草、黄金菊、菖蒲、芒草、薰衣草和草坪草。个数统计:乔木数量方面,大叶樟10株、深山含笑3株、皂荚11株、白玉兰4株、银荆2株、蓝花楹8株、苏铁2株、瓶树5株、黄葛树1株、樱花19株、朴树11株。数量较多(10株及以上)是大叶樟、皂荚、樱花、朴树;数量一般为(5~9株)是蓝花楹、瓶树;数量较少(1~4株)是深山含笑、白玉兰、银荆、苏铁和黄葛树。

该儿童活动区植物种类较多,常绿与落叶比例合适。植物类型以乔木为主,地被植物次之,而灌木类和藤本类植物较少。植物种类中有新引入的瓶树,外形新奇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兴趣,强调了该区域的游乐性质。此外还出现了紫穗狼尾草、芒草等观赏草,这类植物外观更加野趣自然,使得儿童能在更为贴近大自然的环境下玩耍娱乐,陶冶身心。

2.2 植物景观类型

根据儿童设施类型及位置对绿地分类,分为入口绿地、滑梯草坡沿线绿地、瓶树观赏区绿地,廊架休息区绿地和花坛绿地五个类型。

2.2.1 植物景观结构

植物景观结构主要研究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具体为该类型绿地中植物的乔木层、灌木层、藤木层、地被层的占有情况[1]。调研结果显示:入口绿地、滑梯草坡沿线绿地、瓶树观赏区绿地植物垂直结构有乔木层和地被层;而廊架休息区绿地占有乔木层、藤本层及地被层三个层次;花坛绿地占有乔木和灌木层。

一般来讲,垂直结构中占有层次类型越多,结构越复杂,该绿地的生态稳定性越好[2]。综上可看出廊架休息区绿地垂直结构层次最为丰富,稳定性较好;而剩下的绿地层次类型仅占两种,稳定性稍差。若是在不影响其功能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丰富垂直结构,提高植物群落其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也可节约后期的成本。

2.2.2 植物观赏特性

植物观赏特性研究每个类型的绿地中总体植物具有的观赏特性[3],如观树形、观花、观叶、观果、观树干等以及观赏时间分布。调研发现:入口绿地以观花和观叶为主,观赏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滑梯草坡沿线绿地以观叶和观花为主,时间在春季和夏季,特别是春天开花的樱花,盛花期营造出山花烂漫的植物景观,景色优美;瓶树观赏区绿地以观叶、观花和观茎干为主,其中新引入的瓶树,具有矮肥肉质、基部膨大的茎干,掌状盾形、3裂至5裂的叶片等观赏特性[4],能极大程度激发儿童兴趣,该区域观赏季节集中在春夏两季;廊架休息区绿地以观花、观叶和观果为主,观赏时间也是集中在春夏两季,其中黄金菊花色艳丽,营造出活泼的植物景观氛围,契合儿童活动区这个主题;花坛绿地以观叶和观花为主,时间则分布在全年。

综上可以看出植物观赏特性这方面,该区域的植物以观花和观叶为主,而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秋冬季节则缺乏观赏性。若是能考虑增加秋冬时节有良好观赏特性的植物,如银杏、木芙蓉等,做到四季皆有景可观,营造更好的景观效果。

2.2.3 植物种植形式

种植形式方面还是以每个类型绿地为单位,主要研究其绿地中数量较多的植物的种植形式[5]。分别是:入口绿地朴树孤植于植物组团中,起到骨干树种的作用,而观赏草本植物丛植于该区域内,共同构成入口处的大型植物组团;滑梯草坡沿线绿地樱花片植于草坡之上,朴树散植在游乐设施滑梯中间及四周,菖蒲等观赏草呈带状种植于沿园路设计的生态草沟旁;瓶树观赏区绿地瓶树丛植于草坪中,其他乔木作为背景树片植其后;廊架休息区绿地蓝花楹、白玉兰、银荆、大叶樟、深山含笑丛植于草坪,紫穗狼尾草带状片植在小径两侧;花坛绿地中皂荚孤植,作为独赏树。

可以看出该区域整体种植形式以丛植、片植为主,少有孤植的形式。也是因为该区域景观风格属于自然式的疏林草坡,所以植物更多是自然式的种植形式。

2.3 植物与周边景观关系

以每块绿地为单位,该区域内植物与周边其他景观之间关系。调研显示:存在其他景观的绿地有滑梯草坡沿线绿地、廊架休息区绿地和花坛绿地三个区域。滑梯草坡沿线绿地区域有大型滑梯,其中朴树和草坪是与其产生直接关系的景观植物,朴树穿插于滑梯的空间之中,起到障景,丰富空间的作用。而大面积有微地形起伏的草坪起着衬托和背景的作用;廊架休息区绿地有长方形廊架和休息亭景观构筑物,在廊架处,紫藤攀爬其中,遮蔽了上层空间,起到遮阴纳凉的功能;大叶樟、深山含笑、皂荚等高大乔木位于其后,有着背景树的作用,而休息亭周边植物空间上间隔较大,与亭子共同构成了该处通透式自然风景林景观;花坛绿地是两块三角形花坛,边缘设计了休息凳,中间孤植皂荚,四周丛植苏铁和片植的细叶萼距花,乔木在这里起着为坐凳的人群遮阴的作用,而苏铁和细叶萼距花有着美化空间的功能。

可见该区域的植物设计,大部分与其他景观联系紧密,整体性较强,少部分稀疏、缺乏整体性,会影响最终植物景观效果,在这方面若是能加强植物与其他景观紧密程度,则效果更佳。

2.4 海绵城市设施(生态草沟)

桂溪生态公园在设计中融入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是该公园特色之一,在本次研究区域内也有体现这一概念的设计,即生态草沟。生态草沟位于该区域园路周边,顺势沿园路而建。生态草沟结构由下至上包括:素土夯实层、土工布层、砾石或碎石层、沙质土层、种植土层、覆盖层(草皮/树皮/卵石)、溢水管和耐水植物[6]。其中最上层的耐水植物主要是菖蒲、芒草等观赏草,这些景观植物不仅在可以满足草沟雨水期和枯水期的不同状况,同时植物本身观赏特性也表现良好,起着美化空间的作用。

3 结束语

本次研究城市公园中儿童活动区的植物景观,在植物种类选择上,种类较为丰富,有意引入一些较为新奇的种类,契合儿童这个人群的使用感受;植物垂直结构方面,在保证整体景观类型为自然式的同时尽可能营造更为稳定的多层次垂直结构;在观赏特性方面,以观花观叶为主,考虑到儿童对鲜艳的花色和奇异的叶形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产生更多亲近大自然的行为;此外,植物与周边其他景观空间关系和谐,做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最后,作为设计亮点的生态草沟强调生态功能,更具有实用性和意义。总体说来,本次研究对象植物景观种类多而新,结构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生态作用,对今后城市公园中儿童活动区的植物设计起着一定参考作用。

[1] 李欣,周蕴薇.广州公园植物景观构成初探[J]. 北京园林,2009, 24(87) : 14-18.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3] 李淑凤.北京公园绿地中的植物配置[J]. 中国园林,1995(3).

[4] 翁殊斐.用SBE 法进行广州市公园植物配置研究[J]. 中国园林,2002(5).

[5] 徐涛,李丽. 成都市人民公园植物景观构成的研究[J]. 四川建筑,2010(8): 15-16.

[6] 欧静.贵阳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景观分析[J]. 园林绿化,2009(5):54-57.

猜你喜欢

活动区滑梯绿地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暑假就像爬滑梯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