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绿道设计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影响

2018-03-21

四川建筑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田县绿道规划

包 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0220)

1 绿道设计概述

1.1 绿道的概念

绿道是景观设计中外部空间打造的一个概念,绿道将零散的绿色空间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体系。 其也同时具有保护、隔离等生态价值。绿道是为可持续土地利用而规划或设计的土地网络类型,包括生态、娱乐、文化和审美内容。其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岸、山谷、山脊等自然走道,或是沿着诸如休闲娱乐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河沟、光景路线等人造走道而设立的,里面包含可允许行人和骑车者进去的天然景观路线和人造景观路线。它将园林花园、天然保护区、光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1.2 绿道设计的特点

绿道最早源于1867年Frrederick Law Olmsted 所完成的特别有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设计规划。国外的绿道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生态、景观和休闲为主要功能的绿道以及多目标的绿道。而我国关于绿道的最初研究要追溯到1985年在《世界建筑》第二期上登载的由伊藤造园事务所规划设计的冈山市西川绿道园区的介绍。 随后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以广东珠三角的规划推广最有典型意义。根据国内外绿道的发展历程,可将绿道建设特点归纳如下:

(1)绿道具有可持续性,是天然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连接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可以将零散的空间结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线形空间系统。

(2)绿道也具备了多功能性的特点,包含了生态、文明、社会和审美的功能。可减缓热岛效应,改进和完善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

(3)绿道除了配置游玩小径、休息亭台、零卖站点和简单的餐饮服务等必须需要的装置外,还可以在绿道的周围联合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建设酒家、休闲度假村庄、运动文化场等设施,扩增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进。

(4)绿道的建设一般是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斥资比较少、生效较快。

2 绿道设计与乡村旅游规划的关系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当然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快速的乡村旅游规划进程中,促进了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村容村貌改善的同时, 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自然生态遭破坏问题、地域风貌散失特色零散问题等日益严峻。而绿道设计所具有的有线性、连接持续性、多中层次体系特点, 以及其所具备的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的三大功能特点和要求同乡村旅游规划中构建和谐的自然人文环境, 改善村民的休闲生活品质,打造美丽新农村的理念是一致的。 乡村旅游规划不仅包含旅游线路的规划和乡村基础设施等的规划,它还包括对产业结构的整合优化以及绿地系统的规划等。而重视绿道的设计不仅能节省大量后期养护的支出费用,且不同类别的绿道设计为推动乡村旅游规划的发展以及防污、治污、防洪等各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绿道设计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影响从环境角度分析,绿道的设计可以将原始残缺的空间和天然绿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高效地重新组合了原始生态系统。 这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乡村旅游规划中要求的进行村落环境整治,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目标。为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吸尘降噪等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从社会角度分析,通过绿道设计, 使居民生活融入到自然景观里,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规划中沿河、沿道路等休闲活动场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硬化过度, 公园缺乏绿地所带来的矛盾。 同时,绿道作为线形空间的有效连接载体,可以将乡村旅游规划中零散的景观结点、特色的乡村风情以及地方风土人情等进行有机地串联, 通过绿道设计来表现主题,提升乡建设的品味以及对村落历史文化的保护,增强景区整体、有序的表达。 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乡村旅游规划旨在通过对乡村产业规划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和中心村落的建设,同时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效益。而进行绿道设计,不仅可以帮助产业相互之间联系度的升级,还可以使得产业的规模得到扩展变大,使产品的知名度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客流量的增长。

绿道对重组区域性的生态系统,弥补城乡地带集中性绿地不足,为游憩性活动、旅游活动等提供便利的场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绿色的设计是促进城乡土地可持续发展,解决乡村旅游规划中各种矛盾的重要规划设计举措和部分。

3 古田县绿道网设计策略浅析

3.1 古田县绿道网设计规划策略特点

古田县结合县城空间的布局、地形地貌景观、原始生态资源与乡土文化资源的特征,在此分类标准下,其绿道设计分为环湖休闲型、滨江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山林野趣型、都市田园型五种类型。

3.1.1 环湖休闲绿道

环湖休闲型绿道主要环绕大型湖体(翠屏湖)布置,通过堤岸、栈道、滨水慢行道建立的,为居民提供休闲观赏场所的绿道。 其主要分布在翠屏湖周边地区,包括市级4号环翠屏湖段绿道,市级3号环翠屏湖段绿道以及古县县级1号绿道。慢行设施的建设不仅满足了自行车道与步行道分开设置的要求,同时在满足安全条件的前提下,步行栈道还实现了贴近水面,达到近水、亲水的良好成效。

3.1.2 滨江生态绿道

滨江生态型绿道主要沿闽江、水口水库布置,其主要分布在水口水库库区,包括省级3号古田段绿道,市级3号连接线绿道以及县级3号绿道。其设计修建过程中将单车车道结合滨河路设置,徒步步道与单车车道分开布置,空间结构布局巧妙灵活,运用了水上栈道、草地小园路和借用滨水徒步步道等三种方式。 通过绿道的串联功能,进一步整合滨江资源,提升了库区滨江一线的生态功能、人文价值和经济效益。

3.1.3 历史文化绿道

历史文化型绿道主要沿历史文化乡镇、村庄等人文节点布置,打造出宗教朝圣、文化体验的绿廊,凸显了东部浓厚的历史文化。其主要分布在古田县的东部地区,包括市级4号绿道以及县级4号绿道。 通过设置综合慢行道,实现了与历史文化老区内部较为拥挤的道路交通状况相适应的统一格局,采用安全标记、提示灯、缓冲带等设施来增强绿道安全通行的目标。

3.1.4 山林野趣绿道

山林野趣型绿道是以五华山风景区、凤都原始森林等山林景观为主要节点,其主要分布在古田县的凤都镇山区,包括县级2号绿道。在具有广阔视野、拥有优质借景条件的地段通过配置外出挑的徒步栈道、休息亭台,实现了高山远足、登高望远的健身、观景目标。 凸显了山林特色景观,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中生态养生、野外徒步旅行和探险等娱乐项目。

3.1.5 都市田园绿道

都市田园型绿道是主要依托中心城区景观道路,其主要分布在古田县的城东街道和城西街道,包括市级3号绿道。线路的选择上面采取了与道路网平行态度和原则,徒步步道采取同单车车道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综合地布置和在两旁以带状绿地内侧的独立游行步道这两种方式,完善了自行车换乘系统。 加强了古田县乡村旅游规划中村落间的生态联系、满足了居民游客郊野休闲需求的目的。

在乡村原来线形绿色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绿道设计,缓解因为自然空间的破碎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发挥了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的效果。

3.2 古田县绿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2.1 长距离借用公路,无法提供绿色的慢行空间

进行绿道设计的目的是利用绿道的有线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将重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进行有机地串联,在保证绿道慢行系统路线相互连通的同时能够与各交通网络维持便捷的联系。但是不乏某些村落在对绿道的选线理解上存在的偏差,以为要实现乡村旅游规划,规避大规模的挖掘和建设的目标, 采用绿道与公路道路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绿道贯通的目的。 此方法虽然便捷高效,但是在长距离的范围内不能为行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绿色慢行空间, 这不仅与绿道设计的初衷相违背,也不符合乡村旅游规划中所要求的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3.2.2 不规划廊道,无法体现生态功能

例如古田县嵩溪村的绿道建设就存在着对绿道设计的误解,其沿河规划只进行了道路的硬化处理, 忽视了绿色廊道的规划,这样就无法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活动空间场所,无法对生态过渡带、节点和廊道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未能够使得乡村旅游规划中的生态功能要求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展示。

3.2.3 缺乏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居民游客的使用要求

古田县绿道设计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对绿道进行设计时忽视了配套设施的建设, 很多村落存在只进行车道的硬化建设或者只进行慢行道的规划,从而导致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严重匮乏,没办法满足游客、居民便捷有效的使用,即这样的绿道根本无法进行正常地使用。

3.2.4 过于人工化,缺乏可持续性

个别村庄在对绿道进行建设的时候,没有充分地考虑和结合村落各自的地形地貌、水流等自然资源的特征,采取大挖大填的方式,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从而也导致了绿道设计过于生硬,过于人工化,不自然,破坏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可持续性要求,同时也与绿道设计的生态性目标背道而驰。

4 对绿道设计的思考

绿道设计是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宜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城市化质量的高效路径,同时还是促进消费的创新手段。 绿道设计是景观设计和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而景观设计和景观生态学又涵盖了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大部分内容。通过对绿道设计与乡村旅游规划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以及对古田县绿道设计的策略特点进行浅析,可以发现绿道设计形成网络体系之后,它将娱乐、休憩、观光、度假 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个整体,是促进城市、区域以及村落之间网络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它是保护自然生态、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但是在乡村旅游规划快速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对绿道的设计理解上存在的误解和偏差, 导致无法提供绿色慢行空间、无法满足游客居民的使用要求、缺乏生态功能和绿道设计的过度人工化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只有有效地利用绿道有线性、连接性、多功能性和层次性等特点,才能实现乡村旅游规划所要求的可持续性、生态性等目标。 绿道设计与乡村旅游规划是两个不同但是又有交叉的概念,只有对绿道的合理设计和运用, 与乡村旅游规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才能使乡村旅游规划朝着科学化、人性化、艺术化方向更加长久、稳定、系统的发展。

[1] 蔡云楠. 绿道规划:理念.标准.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

[2] 徐文辉. 绿道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蒋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得”与“失”[J]. 四川建筑, 2017, 37(4).

[4] 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古田县绿道规划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生命最后一刻 心里想的全是群众——追记古田县庄里村党支部书记 周炳耀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古田 古田县凤都镇三措并举推进乡村旅游大提升
古田县人社局针对库区移民开展艺术化妆师职业技能鉴定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