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实证研究

2018-03-21司书姗

关键词:生产性汽车产业重庆市

文 洁, 司书姗

(1.重庆理工大学 发展规划处,重庆400054;2. 重庆理工大学 经济金融学院,重庆400054)

汽车制造业是重庆市“十二五”期间规划的“6+1”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2013—2016年,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对整体工业产值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到20%,在各工业部门中排名第一。2016年重庆市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高居全国榜首。但2017年第一季度重庆市汽车产量及销售量双双下降,进一步导致重庆市汽车工业增速变缓[1]。重庆市汽车产业如何保持稳定增长,市政府提出要更加突出传统产业改造的作用,通过技术提升、产业链调整等方式,不断强化产品质量、提高产业效率,进而由汽车产业优势转变为增长优势。鉴于目前重庆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不同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对于加快重庆市汽车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显得更为迫切。本文拟基于对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四个分行业关联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从产业投入的角度寻求不同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作用路径,进而为重庆市汽车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即企业、非盈利组织和政府向生产者提供的服务。自因劳动分工而衍生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就同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对制造业的作用更加彰显。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关系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整理归纳已有文献,主要概括为以下内容。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关于二者关系研究的主流看法是,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促进生产专业化,从而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孙晓华、吴昌南和席艳乐的研究均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或其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4]。从宏观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进而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从微观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运用可以增强产品差异化,成为汽车企业之间进行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手段。何武等研究指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譬如现代科技、现代金融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可以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更高级的生产要素,从而大幅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5]。

也有学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十分显著。陈守明等通过对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互动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仍存劣势,中国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信任机制并非一日形成,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应对措施[6]。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的作用机理

在系统功效层面,通过将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产品投入到汽车制造业的使用过程,可以提升后者的产业效率,且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中附加值更高的两端通过将知识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引入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可以进一步挖掘制造业的产业价值[7]。

在具体操作层面,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通过将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业、物流业、软件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逐步融入汽车制造的各个生产环节,降低生产、交易等相关成本,从而突出其市场竞争力[8]45。Erik R.Larsen 等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前者从不同的方面为制造业提供服务,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较强的技术关联[9]。M.Eswaran等研究也发现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降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服务投入的成本[10]。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使得汽车制造业能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工艺中,从而扩大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提高要素产出率。张琰等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的关联关系,指出不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嵌入到汽车产业链的不同位置,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提供配套服务。其中,与汽车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前段的汽车研发、汽车设计、材料采购,中间的汽车物流,以及后端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11]。

汽车制造过程中合理投入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提升产品差异化程度。周威通过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分析后指出,面对竞争压力,各企业需要转变管理方式,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产品工艺创新、设备开发等核心业务中,而将物流、人力资源等非核心业务委托给更加专业的生产性服务企业[12]。郭怀英对韩国制造业升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着重强调生产性服务业中的设计产业促进了自主品牌的国际化,从而使得韩国不少产品成为世界著名品牌,其中包括现代汽车[13]。

(三)生产性服务业影响汽车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P.Guerrieri等对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较大等相关结论[14]。陈凡从不同行业视角对北京市服务业投入是否促进了汽车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汽车产业发展。此外,与交通运输邮电业、计算机软件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比较,金融保险业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更为突出[8]47。汪斌等基于投入产出角度,运用计量模型,对15个发达国家中不同行业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各个不同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金融保险业对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尤其是对纺织业和汽车制造业[15]44。黄哲煜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影响最为突出的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其次是金融服务,再次是住宿餐饮和商业服务,而科技含量最高的服务业相对占比最低[16]。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关系的研究已有相应成果,但大多为定性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此外,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两产业产出总量的相关性分析,较少对不同行业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鉴于此,本文从不同行业视角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关系。

二、重庆市汽车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现状

生产性服务业对于重庆市汽车制造业的影响早已深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相应节点中。在产业链前端,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提供产品研发和设计等服务;在产业链中游,可以为产品制造环节提供技术勘测以及监督等服务业;在产业链下游,可以为产品销售环节提供物流配送、产品推广、市场开发等服务。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相关资料存在断档问题,本文仅选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四个生产性服务业,以此代表汽车物流、汽车销售、汽车金融和房地产业作分析。

从重庆市四个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数据来源于2012-2016年《重庆统计年鉴》。来看,这四个生产性服务业均与汽车制造业存在某种联系。2011—2012年重庆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与汽车制造业发展比较一致,2012年之后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增速大大超过前者。相对于重庆市汽车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增长较为缓慢,但从2014年开始增速变快。而重庆市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同汽车制造业的关系较为一致,不过在2014年之后,重庆市金融业明显比市房地产业增速要快。

(一)汽车物流业与汽车制造业关系现状

汽车物流是指汽车生产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整车发运之间的一系列流程。目前,重庆正在大力发展汽车物流。如西部物流园区入园企业共同签署了《公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书》,延伸了供应链长度,使商品车公路物流更紧密地融入铁路运输体系之中,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达到降成本、提效率的目的。两江新区果园港商品车分拨中心于2016年投入试运行,从其他地方运往重庆或者从重庆发往外地的商品车都可以在这里统一存储、调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2017年初汽车及工业物流服务供应商捷富凯在西部物流园成立子公司,沟通了西部物流园与供应链上游,真正实现了欧洲进口车辆供应链至中国西部及东南亚地区的全面整合,为重庆西部物流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曹刚研究指出,重庆市汽车物流存在物流成本高、价格差距大、市场不统一、供应链条过于冗长、整体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17]。其中既有物流业本身的问题,也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运输结构不合理,铁路运输比公路便宜1/4,水路比公路便宜2/3,但是现在主要是靠公路运输,铁路、水路运输方式使用率比较低,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86%,水运只占11.7%,铁路只占2.3%。二是汽车物流业尚未形成统一的质控标准,集中程度较低,其中公路物流业的散乱状况尤其突出。三是汽车物流管理人才较为缺乏,汽车物流需要同时掌握汽车技能、物流知识以及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四是汽车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

(二)汽车销售业与汽车制造业关系现状

2014年起4S店利润大幅下滑,整个汽车销售市场开始萎靡[18]。强制压货、频繁增设4S店等强制政策严重打击了经销商的积极性,使4S店的销售模式灵活性较差。此外,高额的维修费用和零配件价格由厂家定夺,致使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然而,4S店依然会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经营模式,因为4S店无论在规模还是售后服务方面都可以为厂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间接促进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

(三)汽车金融业与汽车制造业关系现状

汽车金融业是指相关金融、保险、信托机构为汽车经营主体,也就是消费者、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提供相关金融服务[19]。重庆市正在试图通过大力发展汽车金融业促进当地汽车市场的繁荣,巩固其在汽车产业上的优势地位。在中国,汽车金融业是一块含金量非常高的牌照,在全国18家汽车金融公司中重庆仅拥有1家。重庆市汽车金融公司覆盖面较小,发展战略及经营政策尚不明确,公司发展存在较大局限。重庆市汽车金融服务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与汽车制造业不匹配,与当前汽车产业规模相比,以汽车金融为代表的汽车服务业显得越来越落后。重庆市汽车金融服务业潜力与挑战并存,汽车金融体系亟待完善。

(四)房地产业与汽车制造业关系现状

房地产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的行业。房地产业在汽车制造业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物流仓储市场方面。重庆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及摩托车生产基地,汽车及零配件供应商是高标准仓储需求的支撑点。汽车电商高标准仓储的“租赁端需求”在2016年的整体表现低于年初预期。供需关系的此消彼长导致市场拐点在2016年下半年出现,部分项目下调租金,带动全市平均租金较去年同期下滑了0.9%。

汽车与房地产两者相互融合,可以形成汽车产业与房地产业之间的叠加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路径:由单一汽车4S店升级到以汽车4S店为核心的消费综合体,再逐步发展到汽车城的层级递进,最后形成汽车消费为主题的城市综合体。一些开发商投资建设汽配城,吸引零星散户进入,在客观上形成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但大多数开发商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没有建设与之相关的仓储、物流以及金融、电商等配套服务,从而形成无序状态。

房地产业对汽车制造业的影响还体现在房产中车位的设置及买卖。房地产开发应该主动适应汽车社会的发展规律,不管是建写字楼还是建住宅都要留足车位。住宅小区里车位的多少往往跟房价挂钩,同样,住宅区里车位费用的高低与消费者的购车意向有关。目前,重庆市各住宅用地停车位主要表现为配比不足,囤积居奇,价格过分增长。政府出台的限购、限价政策成为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的房产调控手段抑制房价过分增长,而车位紧缺导致投资者从中淘金,由投资房产转向投资车位,一系列行为导致车位价格猛增。

三、重庆市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关联度的实证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工具,主要优点为思路简洁明晰,对数据要求并不严苛,工作量相对较少,能够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由于可获得数据较为有限,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实证分析重庆市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2011—2015年重庆市汽车产业和四个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相关数据,以相应年份为研究样本,得到5个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参考序列和行为序列。

1.参考序列

本文采用DEA-Malmqusit指数法来测算汽车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该方法有利于考察生产率的具体构成且能有效避免计算误差,进而得到较为稳健的测算结果。

本文选取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参考序列,以X0={X0(k);k=1,2,……,n}作为表现形式,字母n表示参考序列和行为序列的长度,取值为5。

其中:产出以汽车制造业总产值来衡量,并采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当年价产出平减为2010年的不变价产出;劳动力投入以汽车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来衡量;资本存量选取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来衡量,并采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当年价资本存量平减为2010年的不变价资本存量。

2.行为序列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本文选取行业增加值来衡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本文的行为序列为前述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四个分行业的增加值,即行为序列为Xi={Xi(k);k=1,2,……,n}(i=1,2,3,4)。其中,X1表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增加值,X2表示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X3表示金融业的增加值,X4表示房地产业的增加值。

(二)实证分析

1.数据标准化

本文选用的指标均具有不同的物理含义,相关数据可能存在量纲差异,可采用数据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选用Z-score标准化方法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其转换函数为

其中,μ为变量x的平均数,σ为标准差。

2.求出差值序列

先求出每一列中对应数据之差的绝对值,公式为

Δ0i(k)=|Xi(k)-X0(k)|(i=1,2,3,4;k=1,2,……,5),

再找出其中的最大值Δmax和最小值Δmin。

3.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δ0i(k)=(Δmin +ρΔmax)/(Δ0i(k)+ρΔmax),

其中,ρ为分辨系数,本文取值为0.5。

4.计算灰色关联度

求出每列均值,即关联度为

R0i=∑δ0i(k)/5(i=1,2,3,4;k=1,2, ……,5)。

R0i为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灰色关联度,该值越大,表示灰色关联度越大。

经计算,R01=0.695868 ,R02=0.687505,R03=0.644575,R04=0.701645。即重庆市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关系由高到低依次为:房地产业>汽车物流业>汽车销售业>汽车金融业。

(三)结果分析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重庆市房地产业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汽车物流业、汽车销售业,最后为汽车金融业。这与其他地区略显不同,汪斌等研究了15个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效果,发现金融保险业对汽车制造业的提升作用最大[15]44。陈光等以2004—2011年全国面板数据为基础,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最能提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是流通服务,最能提升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则是金融服务[20]。经过分析,目前此实证结果与重庆市汽车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基本相符。

第一,重庆市房地产业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最高。房地产行业将汽车产业的配套产业连接,促使汽车物流仓储、销售、维修等服务业实施专业化管理,使整个汽车产业链条更具效率。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产业链条分工明确,汽车厂家目标明晰,更加注重产品本身,汽车制造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此外,重庆市房地产业发达可能也是其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政府应继续强化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引导,更加关注房地产业与汽车行业的结合,充分发挥房地产行业对汽车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

第二,重庆市汽车物流业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仅次于房地产业。在四个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里,汽车物流与汽车制造存在最广泛、最普遍的联系。通过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提高汽车物流工作效率,可以降低汽车供应链成本,保持汽车产业的市场优势。政府应该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资源配置,加快汽车产业转型,为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整合优势。

第三,重庆市汽车销售业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次于房地产业和汽车物流业。汽车销售业作为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该为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出重要贡献,但由于缺乏对市场竞争的规范管理以及政府对消费者的政策优惠,重庆市汽车销售的促进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在四个生产性服务业中,重庆市汽车金融业与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最低。汽车金融为汽车产业提供资本以及专业化服务,通过合理分工,本应大力促进汽车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但由于重庆市汽车金融业起步较晚,还未形成成熟的发展机制,对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整车行业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回归到稳定增长状态。SUV、豪华车和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细分市场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汽车消费升级趋势将会越发明显。随着国内汽车工业产业链的发展和成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全球零部件厂商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国内零部件厂商的发展壮大以及整车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调整,预计未来零部件产业规模占汽车产业整体规模的比例将会进一步上升。汽车保有量和人均 GDP 高度相关,可以预计未来数年内在内外部环境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的速度增长,将拉动汽车行业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需求持续增加。此外,消费者认可未来汽车制造发展的环保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并愿意为智能配置、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支付溢价。在消费者看来,未来汽车产品更多以朋友/伙伴、生活管家的形象出现,要求未来汽车产品在动力、功能、外观/内饰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

(一)对房地产业的建议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 且往往与整车制造产业形成周边配套体系。针对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产业集群”, 建议大力发展汽车商业地产。继续通过汽车与房地产的跨界融合,形成汽车产业与房地产业之间的叠加效应;通过形成单一汽车4S店,升级到以4S店为核心的消费综合体,过渡到汽车城的层级递进,进驻完备的产业链条,最终将打造以汽车消费为主题的城市综合体。

对于共享汽车备受追捧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大中城市的限行政策,以及买车、养车成本越来越高,城市停车位饱和等问题,激发了公众对共享汽车的需求。为此须着重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停车位的安置问题,以此潜移默化地拉动汽车消费。

(二)对汽车物流业的建议

一是以“互联网+”助推汽车物流发展。在大数据下,构建客户需求的智能管理和物流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利用率,为客户提供更安全、高效的物流服务。与制造商建立利益共同体,发挥汽车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二是集中开发物流增值服务。从汽车零部件供应、生产制造以及物流三个方面整合物流增值服务,形成产业链集群,优化整车生产商的资源配置管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优势。徐寿波研究提出“一带一路”可以形成东中西部联合物流模式,东接亚太、西连欧洲,形成贯穿南北东西的国际物流大通道[21]。重庆市汽车物流业可以此为契机,顺势进入更大的国际市场。

(三)对汽车销售业的建议

一是巩固4S店等传统销售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6S模式,即增加个性化售车、集体竞拍两个环节;二是对汽车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注重企业效益、顾客消费和社会效益三者平衡。汽车厂家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及客户选择,灵活选择销售模式。随着中国汽车销量的节节攀升,汽车消费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特别是 80后和 90 后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消费主体,这些有着极强个性的年轻车主开始追求彰显个性、性能独特的车型,汽车改装等售后服务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这便要求汽车行业发展必须重视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

(四)对汽车金融业的建议

打造产城融合的汽车金融港。一是通过政策优势吸引投资者注资;二是设立小规模、小额贷款公司及担保公司;三是打造融资租赁公司、拍卖公司等新型汽车金融产业部门,以此完善汽车产业的相关金融服务体系。此外,要着重发展二手车金融,进行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创新,最终通过汽车金融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车联网现象。网联化汽车可以在汽车之间交流,形成的优势远不止减少交通事故和缓解交通压力,将会给汽车产业带来强有力的影响。如对金融保险业的要求更高,保险公司以新的方式监控驾驶者的行为,奖励优良行为,将成本分配给不良驾驶者。这要求在金融保险业的规范化方面下功夫,加强监督机制,完善征信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果.重庆两大支柱产业“切换”:电子有望超越汽车成新领头羊[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5-24(10).

[2] 孙晓华,翟钰,秦川.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了制造业发展吗:基于动态两部门模型的再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4(1):23-38.

[3] 吴昌南,苏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9):149-152.

[4] 席艳乐,易莹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统计与决策,2013(4):92-95.

[5] 何武,林桂军,程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方法[J].现代管理科学,2015(6):12-14.

[6] 陈守明,韩雪冰,赵小平.影响制造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企业信任的因素: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3):116-124.

[7] 陈光,张超.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2):18-24.

[8] 陈凡,赖晓聪,李洪波.北京市第三产业对汽车产业的带动作用[J].中国经贸导刊,2012(27):44-47.

[9] LARSEN E R,ACKERE A V,WARREN K.The growth of service and the service of growth: using system dynamics to understand service quality and capital allocation[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7,19(4):271-287.

[10] ESWARAN M,KOTWAL A.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mics,2002,68(2):401-420.

[11] 张琰,马晓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经济纵横,2012(9):95-98.

[12] 周威.浅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防范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4(31):257-259.

[13] 郭怀英.韩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2):23-28.

[14] GUERRIERI P,MELICIANI V.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4):489-502.

[15] 汪斌,金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基于发达国家的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7(1):44-47.

[16] 黄哲煜,周蕾.中国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法[J].对外经贸,2014(8):13-16.

[17] 曹刚.重庆汽车物流存在问题与对策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4):116-117.

[18] 程航.庞大欲以“汽车超市”取代4S店?[J].中国连锁,2016(7):37-38.

[19] 陶冶.浅析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J].中国流通经济,2007(12):55-57.

[20] 陈光,张超.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2):18-24.

[21] 徐寿波.“一带一路”大物流战略分析与实施[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11.

猜你喜欢

生产性汽车产业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