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核心力培养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2018-03-08赵癸萍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核心院校

周 嫄 赵癸萍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与旅游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促进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然而,在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积极面对。

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 职业核心能力概念界定

职业核心能力最早是在1972年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提出的,他认为当职业发生变更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拥有的具体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关键能力”依然能起作用,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这一概念提出后,在世界各国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欧洲各国、澳大利亚、美国和新加坡等国虽然叫法不一,但职业核心能力在各国的职业教育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培训体系。我国劳动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将职业核心能力划分为8项,分别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进一步细分,可将8项能力分为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两类。职业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职业方法能力是指基于个人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1]。

1.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2.1是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日俱进,作为社会劳动力输出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除了要培养大批能适用岗位变动、并能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民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外,还承载着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全球化视野、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复合人才。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关键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不仅是社会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更是高职院校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2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今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这种人才结构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学生就业观念不当,缺乏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职业核心能力,与社会职业需求不相适应[3],这就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校期间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输送企业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可用之才,这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2.3是培养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然途径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人才培养是其主要的办学功能[4]。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职业能力结构不均衡的现状,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能力扎实,但人际关系、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等通用技能欠缺,不利于快速适应环境和个人长远的发展。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业精神、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拼搏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既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然途径。

2 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2.1 调查基本情况

课题组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7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取并整理调查数据,从而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37份,回收337份,有效回收率100%,毕业生来自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各个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本次问卷调查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将所有问题设计为两大类,即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深入了解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毕业生的影响情况。

2.2.1职业社会能力 根据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而企业对于大学阶段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加青睐,主要原因就是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在为人处世、人际关系方面都更加得心应手。对于“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选项,接近30%的受访者表示在校期间经常参加,65.6%的毕业生表示偶尔参加,只有4%的同学表示从未参加过;而对于“是否参加过创新创业项目”选项,只有3.26%的学生表示参加过3次以上,27.6%的学生只参加过1~2次,69.14%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这说明高职院校在学生第二课堂方面提供了较多的平台,学生也开始有意识地参与,但参与频率有待提高,特别是创新创业方面,学生的参与热情明显不足,高职院校对创新精神的培养还不够。在人际关系方面,“在校期间人际关系”选项有65%的毕业生选择融洽,35%的学生选择一般;对于“在团队活动中是否与他人配合默契”选项,42.1%的学生表示非常默契,57%的学生表示一般,还有0.9%的学生选择了不默契,说明现在大多数学生人际关系都不错,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与人配合、团队合作方面还略有欠缺。总体来说,目前高职学生在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方面的职业社会能力培养有一定的成效,毕业生能基本应对职业中的人际交往,但在个人主动性、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还亟待提高。

2.2.2职业方法能力 在职业方法能力的培养上,选取了“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是否有过职业生涯规划”“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OFFICE应用)”“信息查询”等方面考察毕业生在校期间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职业方法能力的培养上效果并不理想,毕业生总体的自主学习水平较弱。只有31.45%的学生在校期间做过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步实施;57.57%的学生虽然有过职业生涯规划,但是却从未实施;还有10.98%的学生从未有过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项,仅有32.9%的学生选择了很好,65.6%认为自己一般,还有1.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太好。 调查受访者的“英语水平”时,只有10.7%的学生达到六级或以上水平,38%的学生达到四级,剩下52.3%的学生均未达到以上英语水平;而对于“OFFICE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情况,接近6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使用情况一般,甚至还有1.2%的毕业生不熟悉办公软件。在信息查询方面,有接近30%的毕业生在整个大学期间从未使用过图书馆计算机查询系统,以上调查数据均显示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方法能力培养方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3 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原因分析

3.1 高职院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发现,超过60%的同学对目前的工作并不是非常满意,都有重新择业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职业变更和调整非常常见,即便是同一公司的同一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和调整。因此,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的通用普适性能力才能应对工作和时代的变迁,这对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大多高职院校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还停留在表层阶段,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脚步跟不上专业教学水平提高的速度,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存在结构性差异,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缺乏清晰的定位,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建设薄弱、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度不高,没有完善的培养体系。

3.2 高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除了高职院校要有系统的培训体系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学生主动学习。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但很多高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解还停留在学好专业技能,将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能力混淆,对大学期间所要掌握的职业核心能力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部分学生虽然知道职业核心能力是什么,但是受社会环境和家长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职业核心能力没有专业技能重要,与其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不如多考些职业资格证书,增加毕业时找工作的筹码。还有少部分学生虽然了解职业核心能力,也知道其重要性,但在大学期间没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没有系统性和规划性,遇到困难很容易就放弃,从而影响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效果。

3.3 高职教师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教师,对学生一线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更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老师很多都是本科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没有在真正的企业环境中工作过,对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解几乎为零[5],再加上很多教师在自己上大学阶段也没有接受过很好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虽然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和讲解比较深入,但对职业环境中所需的通用能力认识浅薄,不能把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专业授课联系起来,在指导学生时也不会将与人沟通、团队合作、信息整合、创新等能力渗透到专业技能中,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是浪费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高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看法。

4 启示与思考

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高低是影响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未来个人职业道路上不断提升和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专业化程度以及和专业教学融合等方面尤其需进一步完善,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高职教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6]。最后,高职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对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多参与各项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加强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 童山东. 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2.

[2] 央视网经济频道.新常态·国际视域:提质增效,中国经济蕴藏巨大潜力[EB/OL].(2015-05-08)[2017-10-08].http://jingji.cntv.cn/2015/05/08/ARTI143108 5241418841.shtml.

[3] 祝世海,王丽.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实践[C]. AASR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2013: 85-90.

[4] 马宝成,何万丽.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9):52-57.

[5] 王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102-104.

[6] 靖德云.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山东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毕业生核心院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