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语文课上得有意思

2018-03-02李德才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2期

摘要: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意思,拟以《烛之武退泰师》一文为例,从标题解读、思维点拔、训诂解读等方面探讨如何将语文课上得有意思。

关键词:标题解读;训诂解读;思维点拨;语文即生活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将语文核心素养表述为:“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语文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仅从我们祖先的造字组词就可以看出古人智慧的光芒。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坚守者和传播者,应将语文课上得趣味横生、回味无穷。笔者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与学生一起把语文课上得有意思。

一、标题解读,妙趣横生

解读标题是理解文章的妙方。从写作角度看,题好一半文;从阅读角度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解读好标题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主题,有利于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解读标题,是理解文章的最好切入点。

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分析: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有怨气,年轻时不被重用。可值此国家危难之际,他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可谓忠士。烛之武,年迈之人,秦师千军万马、兵临城下,他敢于 “夜缒而出,见秦伯” ,深入虎穴,可谓勇士。烛之武单枪匹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秦师退兵,可谓辩士。唯有忠诚,方才勇敢,有善辩之才方能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解读标题,寥寥数语,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抓住了全文精髓。有了这样的讲解,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学生做了课堂的主人,这语文课上得有意思。

二、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

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讲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这一句时,教师问:“东道主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东方道路的主人。”笔者说:“对的,这是古义,那今义呢?”学生的回答稀稀落落。笔者小结道:“东道主的今义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 。”然后就地取材以讲台为例,从古代座次礼仪讲到今天宴席座次,给学生普及座次礼仪:坐在东边的是主人,主人右手上方为主宾等。在教师生动的演示讲解下,学生个个精神振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思维点拨,豁然开朗

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完成翻译“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后,笔者问:“标题是‘烛之武退秦师,试想可以改成‘烛之武退晋师吗?或者改成‘烛之武求楚师可以吗?为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被这个新颖有趣的问题所吸引,迫不及待地阅读寻求答案。这时教师出示春秋时期形势简图,让学生结合图文思考。这时一位学生突然兴奋地说道:“他们驻扎的地方不同,‘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才给烛之武可乘之机。”这时其他学生也受到启发,抢着回答:“怎么可能退晋师呢?因为郑曾经‘无礼于晋,晋国才联合秦国发兵围郑的。”另一个学生说:“也不可能求楚师,因为文中提到‘且贰于楚也,公元前 632 年晋、楚之战,郑国出兵助楚国,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自然,作为战败国的楚国不敢出兵助郑。”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才思敏捷,快乐溢于言表,整堂课学生都乐在其中。

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再读文章第一段,并提出问题:第一段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形势,请你结合第一段文字和春秋时期形势简图,说说假如你是烛之武,你该如何退兵?学生仔细品读文章很快有了答案。其一,如前所言,因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郑国求晋不可、求楚不能,只能求没有实质利害冲突的秦国。其二,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尤其在春秋时期,诸候国相继称霸,国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秦晋两国间的关系不是铁板一块,可以设法利诱秦国退兵。其三,从春秋形势简图可知,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估计秦晋围郑之前有个约定:利益均分。一旦亡郑,必将打破秦晋两国的战略平衡。教师引导学生审时度势加以分析,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学生顿觉与烛之武所见略同。但是烛之武到底还是高人一筹:从历史、现实和将来三个角度说服“秦伯” ,措辞精准得体,让“秦伯”顿觉如梦初醒一般,烛之武话刚说完,于是就有“秦伯说,与郑人盟”。 学生们算是长见识了:原来辩士之才,是会审时度势、会思考、会表达。

四、训诂解读,品味语文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笔者首先问学生,“行李”的今义是什么?答:通常指行旅人出门时所带的衣物、生活日用品等,并将其打包便于携带。笔者又问“行李”在文中的古义是什么?答:出行的使者。笔者再问:“行李”的古今义有何关联?接下来就给学生解读 “行李”一词的起源。

李,上“木”下“子” ,木,树也。子,后代,比喻籽实,表示树木所结的果实。“李”造字本义:一种春天开白花的落叶乔木在夏季结的酸甜果子。推测果子酸甜的李树,是远古中原地区广受喜爱、普通种植的高产果树,民间普遍制作李干、李脯。李干、李脯,酸甜生津,解困解乏,对于徒步长途跋涉的旅人,几乎是一种必备的慰问品。于是以李干、李脯馈赠别行的亲友,成为习俗,并慢慢演变为古代文化传统。 “行李”一词也演变成旅人行囊内旅途必备用品的代名词。

虽然解读“行李”一词多花了几分钟,但使学生明白了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对语文课产生了兴趣。

五、学语文即为修行

2017届高一语文第一堂课,笔者没有解读何谓语文,也没有叨念语文的魅力,而是在黑板上抄下了三副对联: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在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让学生思考、讨论、品味。课堂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苦思冥想,有的学生写写画画;有的学生前后左右讨论交流。几分钟之后,笔者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解读:第一副对联写出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为人忙为己忙” “谋衣苦谋食苦”是在做人生加法,而“忙里偷闲喝杯茶去”“苦中作乐拿壶酒来”是在做人生减法,劳逸结合,极具乐观豁达精神。第二副对联有关羽、张飞、八戒、悟空四个人物形象,分别出自《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性格内敛是关羽,性格张扬是张飞,上联一个“笼”字写出了人生困境。下联八戒、悟空表明解除困境需要遵守一定的戒律,参悟人生。第三副对联通过“若”“苦”和“各”“名”的正方体关联,解读它们的关系隐藏在对联中。“若”字跟“苦”字的区别是因为那一撇撇开了,不然“若”也成了“苦”,告诉我们要抛弃那些对我们产生困扰的事物,在前进的道路上要轻装上阵,有舍才有得。师生讨论,思维碰撞,学生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不停说道:原来是这样。

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從语文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教师驾驭课堂的艺术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爱、对语文的爱,其次来自扎实的语文功底。另外,教师与时俱进的态度也很重要。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读书即修行。教师教书自然要终生学习,修为修行,钻研、博采、领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师生一起把语文课上得有意思才好。

作者简介:李德才(1963—),男,重庆文理学院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阅读和自主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