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的“水”与话剧的“话”

2018-03-01王昌铭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鲁侍萍周朴园亲戚

王昌铭

人们都知道水稻离不了水,却忽略了它还有厌水的一面。同样,对话是话剧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但决不能滥用这种手段。话剧艺术实际上就是这么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把矛盾的一方无限扩展而不受另一方的制约,那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话剧艺术。

请看宋之的创作的讽刺民国时期伪国大代表选举的独幕剧《群猴》。幕一拉开,镇长太太冯霞造正在教训她的丈夫孙为本:

冯霞造:你呀,你就是没出息,丁点儿丈夫气也没有,生就的窝囊废,真亏得你妈,怎么下出你这么个宝贝。

孙为本:大清早起,你这是何苦呢?

冯霞造:河枯?石烂也没有用啊!你简直就是个破鞋,提都提不起来。瞧瞧中央回来之后,哪一个在日本手下干过的没升了官,发了财。就是你,在日本人手下是个镇长,中央来了,还是个镇长。

孙为本:拿什么比人家,人家都是地下工作者。

冯霞造:那你呢?你就不做地下工作?哪一次埋死人的事少了你?……

才两个来回对话,这是两个什么性格,什么关系的人就已经讲得再清楚不过了。其实对话写得好的,一句也能见个性。《雷雨》第二场的开始。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周朴园“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他想知道眼前这个人是谁,鲁侍萍也想看看當年的周朴园如今变得怎么样了。在相互试探几句之后,周朴园终于直接询问梅小姐的坟在哪儿。鲁侍萍问“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时,周朴园的回答实在精彩。为了能更好地体会到这一点,笔者这里提供四个回答:A.我们和这个人是亲戚;B.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关系;C.我跟这个人有点亲戚关系;D.这个人是我们的亲戚。

比较以后就会发觉周朴园的回答真是妙不可言:关键是“我”或是“我们”,“是亲戚”或是“有点亲戚关系”的选择。周朴园的回答既掩饰了自己内心的阴暗,又表现得漫不经心,真可谓是“滴水不漏”。

我们再举个例子。当周朴园第一次见到长大了的儿子鲁大海时,有下面两句话:

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吗?

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这句话难道是说给鲁大海听的吗?这时旁边还站着鲁侍萍。这两句话把周朴园内心的隐秘暴露无遗,开始时那些“愧疚”“忏悔”还有丝毫影子吗?所以,周朴园这个人坏就坏在他从来自认为是一个好人,而作品从他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的真面目。

由此可见,对话之于人物,类似于水之于稻。

这么说,对话又太难了。句句都要这么好,做得到吗?我们说把对话尽量写得好一些,并不是要求人物的对话字字珠玑,句句重要,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做诗讲究“诗眼”,提炼对话就要把握住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人物性格,这样对话才具有艺术感染力,塑造的形象也就活了。

有的剧作家还很注意写静场戏,特别是在剧情发展十分紧张而人物感情又非常激动时,看起来好像应该让他说个痛快了,反而让舞台上静得能听见钟摆的声音。此时无话胜有话,激情尽在不言中,给观众留出了想象的天地,又给演员的表演和其他舞台艺术手段以充分施展的机会。

猜你喜欢

鲁侍萍周朴园亲戚
结对帮扶成“亲戚” 扶贫路上心连心
比亲戚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雷雨》(节选)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