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学生更需要集体的关爱与感化

2018-02-25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郑洪峤

学苑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自卑心理同学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 郑洪峤

案例介绍:刘某,是从外地转到我班的一位男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沉沉、无精打采,时常趴在课桌上。课下他我行我素,“目中无人”;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与同学关系不好,与老师关系紧张;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就大发脾气。

一、原因探究

1.家庭环境的影响。

针对他的个性、心理,我通过多次走访,了解到其父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母亲因家务繁忙,即使想管他,也没有时间与能力。更糟的是,父母的婚姻状况出现问题,经常出现无缘由的争吵。因此他变得自卑、敏感、烦躁、易怒、不相信别人,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别人。

2.个体人格方面。

初中时,放学后因少人管教,自由散漫成性,故渐渐形成懒散的个性。该生当遇到某心理问题又不能自我调整时,得不到父母或外来的及时帮助,故逐渐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从有时以粗暴的行为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推断,初步诊断为自控力差、焦虑、自卑引起的厌学症。

3.学校环境原因。

初中时,学校为追求教学质量,老师只以成绩的好坏为判定学生的唯一标准,给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学习基础差,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这种自卑感日积月累,使他对学习渐渐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思想。再者,该生来到新的学校,要独立面对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上的琐事,还要面对来自不同地方、性格各异的同学,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这些压力使他感到很不适应,从而产生自卑、消沉等消极心理。

二、实施过程

1.营造和谐、友爱、奋发向上的班级环境。

我把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成绩每四人组成一个“互助小组”,引导学生来关心他、帮助他,使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安全,为有这样的一个班集体而感到骄傲、自豪。“关心别人,快乐自己”定为“互助小组”的活动宗旨,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动别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班主任,我细心体察他的内心世界,贴近、了解他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并多次与他交流、谈心,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帮助他处理同学间的关系,同时还动员班上其他学生主动和他交朋友。是的,爱心可以驱走乌云,驱散冷漠。他终于被我的良苦用心感动了,渐渐地,冷若冰霜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学习上也开始下功夫了,走出了家庭的阴影,走向了阳光地带。

2.采用综合心理辅导方法,提高其自控能力,培养稳定情绪。

首先,我与任课教师利用一切机会拉近与他的距离,努力改善他心目中原有的师生关系,为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减少和避免不良行为与心理障碍的进一步恶化。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生活逐渐积累信心。其次,我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联系,授课内容对他有些针对性,从而对其心理问题多了些实际指导,减轻了其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之有效地适应新的环境。

3.搞好家校配合。

我常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到校面谈、电话联络等途径取得其父母的配合,建议家长应密切配合学校,齐抓共管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家庭应多给孩子温暖,经常询问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其进步给予鼓励与表扬;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经常反思,改进不足。

三、分析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感化教育和多次的心理疏导,该同学情绪已较为稳定,能主动接近同学,跟同学谈心,沟通思想;能主动把憋在心里的苦闷向老师吐露,解开心中的疙瘩,达到了预期的心理教育目标。本案例表明: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发展中的人,是未定型的。虽然他们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个体发展上和其他同学产生差距,极易表现出自暴自弃的情绪,理应得到他人更多的关爱。只要我们在实施心理教育过程中,把握好时机,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措施,运用综合科学的方法,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自卑心理同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心理感受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自卑的地方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