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和谐化策略

2018-02-25江苏省启东市和睦幼儿园

学苑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肥皂水数字影像肥皂

江苏省启东市和睦幼儿园 卢 丹

和谐教育是为了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使教育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过多的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实践经验,必然违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和谐教育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考虑幼儿不同层次的需要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幼儿科学活动可采用全班指导、小组指导、个别指导和区域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以大班科学活动《泡泡乐》为例,在用正方体泡泡器进行探索实验环节,老师让幼儿先自由猜测“如果把正方体放进肥皂水里它的肥皂膜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然后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实验操作,发现了多种实验结果,有的肥皂膜在正方体泡泡器的底部表面,有的肥皂膜在正方体内一角、斜斜的像个滑梯,有的肥皂膜把正方体的上面四个角和下面四个角都连接起来,上下对称,像展翅高飞的蝴蝶……于是,老师又让操作探索出蝴蝶结肥皂膜的幼儿将操作材料再次放入肥皂水中继续探索,幼儿又一次有了新发现“在蝴蝶结的中间又出现了一个方形的泡泡”。尝试操作后老师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当这位幼儿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时,老师请该幼儿站到身边面对同伴操作,并用确切的语言讲解,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二、教学协调,注重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幼儿教师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帮助他们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1.做——引导自由尝试,鼓励自主发现。

有趣的材料能激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在用两面镜子探索“一个变许多”时,老师先抛出问题“如果我给你们两面镜子的话,你会在里面看到几个数字”,让幼儿自由猜测,然后再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在第一次尝试中有三个孩子探索出了方法,老师请他们一一上来示范介绍自己的方法。第一个孩子把两面镜子边靠边成90度角,说看到两个数字,第二个孩子说“把镜子拉稍微近一些会看到好几个”得出结论看到三个数字。第三个小男孩把两面镜子的夹角调得更小,瞬间镜子里出现了更多的数字影像,大家都跃跃欲试,拿出镜子再次体验。随着老师的提问“什么时候很少,什么时候很多”,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两面镜子分开越大,数字影像越少,两面镜子夹角越小,数字影像越多。”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探索出了另一种方法,把两面镜子面对面,并慢慢靠拢,镜子里的影像就像列车往前开,越远的影像越小,而且也出现很多数字影像,又让孩子获得了新的体验。

2.学——善于发现问题,支持相互交流。

新课程提出:“改变课程实施中教师‘满堂灌’……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还是以大班科学《泡泡乐》这一活动为例,因为泡泡会瞬间爆破消失,所以教师就巧妙运用了拍摄方式记录幼儿的实验过程。在用正方体泡泡器第一次实验后,老师将幼儿的不同实验结果拍摄下来,组织幼儿看照片观察千姿百态的肥皂膜。当看到上下对称、外形像展翅高飞的蝴蝶的肥皂膜时,老师就请照片中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操作经验,幼儿总结出经验“将泡泡器放进肥皂水后要轻轻地提起来”。接着,老师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一个肥皂膜的旁边有很多的小泡泡,就引导幼儿思考“这小泡泡是从哪里钻进来的”,讨论后老师提醒幼儿“肥皂水里有许多小泡泡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孩子们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经验、在老师巧妙地点拨中受到启发,有效的评价为幼儿的再次实验做了较好的铺垫。老师善于发现新问题,并支持、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讨论。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老师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告诉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又充分实现“交流”的价值。

3.教——把握恰当时机,给予有效指导。

幼儿进行探索操作时,教师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是指导者,把握好时机,适时进行指导。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报纸力量大》中当幼儿成功拎起水桶后老师就请他们拎着水桶到前面走一圈,验证纸绳的牢固性,而对于操作失败的幼儿则提供新的报纸鼓励其再次尝试。当个别幼儿用手协助拎水桶,或用坏掉的报纸操作,老师就及时给予提醒,强调操作要求。而当有的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探索任务而游离于活动之外时,老师又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操作要求,难度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谁能用更小的报纸拎这个水桶”,马上又激起幼儿活跃的思维,回到活动中去。

猜你喜欢

肥皂水数字影像肥皂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生物不喜欢肥皂
肥皂的来历
肥皂水泡泡为什么是彩色的
作品赏析(4)
肥皂水能驱赶蟑螂吗?
做肥皂真好玩
肥皂吊牌
浅谈数字影像艺术的发展
江西省数字影像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