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育人家庭家长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闽江小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教育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小学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奠基阶段,其教育成效关乎教育体系未来发展的有效性,在当前小学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却存在与家庭教育结合不到位消极现象,影响小学教育成效。基于此,为使小学教育质量得以提高,分析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刻不容缓。

一、发现不足

刚入学的孩子,无论是智力还是能力,孩子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实这就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家庭教育不是指家长教会孩子会算多少题,会认多少字,能被多少诗,而是指家长培养孩子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这对孩子的未来人生发展的正确走向会起引路作用。眼下,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多追求物质的富裕,忽视了精神的富有。对孩子的物质装备,可谓不惜工本,有些甚至砸锅卖铁也心甘情愿,而对精神文化内涵的充实却较少过问。这样出现了一些“问题儿童”,这些孩子经常扰乱他人或阻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不能遵守社会公认的儿童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给班级的同学和老师造成极大的困扰。

而追溯根源会发现,这些孩子的背后一定会有溺爱孩子的家长。这些家长往往一直走在孩子前面,不等困难的出现,随时替他们清除障碍。在这些“割草机父母”的溺爱下,孩子逐渐变得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极其懒惰,丧失感恩之心,在集体中学习和生活不仅给别人带来许多麻烦,他自身也很痛苦。而这些家长对这些弊端却视而不见,一味的纵容,使得这些“问题孩子”越来愈野蛮,越来越脱离了教育,对于这些孩子的出路,我们真的不敢去预测。这就是我们说的,爱,不能缺失;但也不能过度。溺爱,不是爱而是害。

二、构建制度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有些家长由于种种原因,自己没有接受较好或者较高的教育,将自己的愿望统统押到了孩子的身上。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家长恨不得胎儿学习婴儿的东西,婴儿学习幼儿的东西,幼儿学习小学的东西,小学学习中学的东西,中学学习大学的东西,最后就形成了大学要重新去学习幼儿的东西。小孩子的时候,没有功夫玩,到升入大学后,再痛痛快快地玩。这就违背了教育是有阶段性的,后果是令人痛心的。可见,家庭教育也要向学校教育一样,也要建立规章制度,要有法可依。

例如,学校与家庭可联合制定“作业跟踪制度”,教师将学生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下发给家长,并成为家长检查学生作业的标准,使学生得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再如,学校与家长可联合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通过填写学生心理手册,使家长及教师可以有效了解学生心理波动情况,为制定科学、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奠定基础,如有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为活泼,在学校却相对沉闷,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此家长应耐心开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克服人群交际障碍,发挥家庭教育能效。“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手册需定期更新,确保其中所反映的问题实时有效[1]。

三、积极沟通

沟通是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学校与家庭双方需秉持及时有效、平等互敬原则,针对教育问题积极沟通,通过沟通消除家庭与学校的隔阂,产生情感共鸣,削减合作教育阻力。例如,小学教师可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家庭教育实况,及时向家庭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并从家庭角度出发,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核心素养的对策,如有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打瞌睡,教师通过家访得知家长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每天都陪着孩子学习到很晚,使其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影响其学习成效,在明晰学生课堂表现后,家长可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确保其有充足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避免出现“拔苗助长”的消极现象。再如,学校可借助互联网技术,组织家长建立微信群或QQ群,通过网络平台追踪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学习阻力,为教师灵活制定育人方略提供依据,达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目的[2]。

四、家校互动

为使家庭与小学学校育人进度保持一致,可以有效配合学校完成教育任务,使小学学校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学校可适当提高家校互动频率,邀请家长来到校园感受学校教育风气、育人理念、教育方式,并向教师反馈家庭教育阻力,在教师专业指导下,攻克家庭教育难关,使其成为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为实现家庭、学校教育联动奠定基础。

例如,学校可组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感受学校教育氛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为家长调整家庭教育方略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再如,学校可在学期末组织家长进行“育人方略探讨大会”,鼓励家长畅所欲言,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为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营建良好氛围,教师通过分析、总结家庭教育经验,可以掌握家庭教育实况,并以此为由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家庭教育水准得以提升,家长能够更加信赖学校,还可引导学校精进教育方法,继而与家庭携手提高小学教育质量[3]。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若想稳健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帮助与家长的支持,只有家长与教师具有同一教育目标,才能携手引领学生茁壮成长,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目的,为此学校与家庭需优势互补、构建制度、积极沟通、家校互动,为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育人优势奠定基础,引导教师完善教育体系及教学方略,让学生在家庭与学校协作配合态势下,健康、快乐的长大,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育人家庭家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