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习惯养成提高教学效率

2018-02-23许新风

新课程·上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教学效率培养策略

许新风

摘 要: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意义重大。“学讲方式”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根据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重点谈谈培养学生动手、合作和预习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品质。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重要的学习品质。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强化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我们知道,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宜早不宜迟,越早越好。故此,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至为关键。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来具体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重视动手,提高操作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性,如从学习新事物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眼光是独到的,与我们成人的眼光很是不一样。同时,他们的思维多是处在非常活跃的状态和水平,在这一方面,又与我们成年人平稳的状态有异。另外,小学生对一些新事物,总是保持有一种强烈的好奇之心……所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学生的这些独特性我们要予以足够的尊重。

要尊重学生,就需要我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选取他们所喜欢的课堂学习或活动的方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全面吃透新课改有关精神或要求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课堂练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进行操作,并通过这种操作,让学生经历学习、感悟所学。这样,就可以一方面培养他们的习惯,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统计(B)”,在探索新知环节,笔者设计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提出问题。通过这一层次,让学生认识到生活需要统计,从而产生急切的学习欲望;第二层次,是分类整理动物。通过这样的活动,给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这样,学生就可以亲身经历和体会探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层次教学中,教师转换了角色,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而第四层次,笔者又安排学生对花进行分类(主要是按照花朵的颜色)。事实上,这一层次的安排和设计,是在第三层次教学开展,学生认识到学习统计的价值的基础上,又一次让学生展开独立活动。以上四个层次的设计,一环扣一环,主题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让他们在学会动手中学会思考。这样的设计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注重交流,提高合作意识

和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比较强。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重点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真正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第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当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上文所言的这两种习惯,如果从作用上来说,它们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者同为重要,不可偏废。但是,如果从具体如何培养这个层面来说,笔者认为,在时间层面上,可以将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具体学段来说,1~3年级适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4~6年级则要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就每一节课的相关环节而言,也尽量遵循着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为此,教学实践当中,我们要积极搭建让学生可以动手实践的平台,以让学生可以自主去探索、去交流。教学“认钟表”这一内容,笔者主要通过个体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自由、积极地探索。一系列新知识,比如对钟表面的认识、对整时刻的认识等等,都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进行充分的“三动”(也就是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去获得。这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而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笔者设计的几项活动,皆是以小组集体参与为主要形式,进而推展到全班合作交流。这样的设计,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当然也有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三、强化预习,提高自觉意识

很多学生学习完相关内容之后,就把书本合上了。而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在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去做预习工作。即使老师要求了,也不能认真地去做。所以,这样的学生成绩一般都不是很好。而原因主要就是这样的学生自小就没有养成自觉去预习的习惯。当然,这也是这类学生学习自主性严重欠缺的一个表现。

我们知道,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很多好的习惯对于他们而言,养成就显得非常容易。只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这就是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薄弱,爱顽皮容易让他们听过就忘,不能够保持长久。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规范学生的一些行为(这里专指预习)要求,做到不厌其烦,反反复复,落实到位。

怎么去落实呢?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做到有针对性地去布置。比如,对于新课即将学习的一些思考题,就可以安排学生课后根据教材的一些知识提前去做:会了,写出解题步骤,上课时说出思路;不會,写出困扰之处,打上标记。之后,在课堂教学的适当环节,教师要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教学实践说明,只要教师重视并能认真落实的事情,学生大都能够做得很出色。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加强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培东.“浅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当代教育,2018(1):67.

[2]朱定兰.“学生课堂状态观察引发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教学效率培养策略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