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福清市耕地地力现状及土壤改良对策

2018-02-23林明义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土壤改良

摘要:土地是农民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切高产、高质量、安全的农作物必须建立在安全、肥沃、协调的土壤基础上。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福清市耕地地力现状及土壤改良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合理利用耕地、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壤利用率,全面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耕地地力;土壤改良;福清市

林明义. 福建福清市耕地地力现状及土壤改良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5):29-30.

近年来,福清市为了保证耕地立地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理念,以耕地土壤肥力提升和占补平衡补充耕地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促进土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奠定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的同时,将耕地质量提到和耕地数量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现状,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创新耕地质量建设投入机制,发挥政府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

同时要针对影响耕地质量的突出问题,明确耕地质量提升的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关键环节、相关技术和提升目标,科学设立建设内容,合理规划区域布局,采取试点示范、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的方式,加快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步伐。但现阶段,福清市耕地立地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良对策,强化土壤改良。

一、福清市耕地立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低产耕地面积广,种类多

中低产耕地一般是指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板结和盐碱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低,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能力低下的耕地。这部分耕地农作物产量低的主要因素是:一方面耕地地下水位常年低于50 cm,田间排水难度较大,田间湿度大,常常存在终年积水现象。土壤盐碱化严重,通透性较差,次生障碍十分明显,生产能力低下。另一方面一些耕地基本没有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农作物种植靠天吃饭,土壤发育程度不高,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耕作层较浅。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耕地位于河海滩涂一带,盐渍化现象十分严重。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积盐程度十分严重,给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

2、土壤肥力较差

通过调查发现,福清市存在耕地土壤肥力水平较差,土壤中有机质、全磷、全钾比例较低,全氮、碱解氮含量较高。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的现象,重视化肥尤其是氮肥的施入,轻视有机肥施入,肥料中氮、磷、钾配比不恰当,前期施入过量氮肥,导致农作物徒长,后期氮肥施入不足,使得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田间郁闭度较大,通风透光能力变差,农作物倒伏和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由于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不合理,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土壤结构变差,土壤酸化、板结,耕作层变浅,次生潜育化,基础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难以提升。

3、耕地面积减少

和第二次耕地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福清市耕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很多优质土地资源被征用变成建设用地,优质耕地面积呈现锐减的趋势。耕地整地质量呈现下降趋势,新开垦的耕地质量较差,多分布于山前或者滩涂地区,土壤比较贫瘠,不利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4、土壤结构恶化

最近几年,由于耕作制度不合理,土壤微生态结构遭受到破坏,施肥单一化,使得土壤结构恶性发展,土壤的耕作性能变差。土壤板结严重,翻耕难度大,翻耕后存在大土块,土壤层不疏松,不能很好满足水肥气热四大因素的需要。此外,由于施肥和用药不合理,土壤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对农作物产量、品质和安全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福清市土壤改良对策

1、强化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针对耕地立地瘠瘦、酸化、缺素、浅薄、沙化、旱涝、冷渍等问题。主要治理措施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抓好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增施有机肥并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等措施,确立“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先易后难,试验示范,搞好样板,推动全面”的工作思路,依靠科技采取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和土壤调节剂调酸控酸;用养结合,综合利用有机肥源,培肥改土;搞好因土施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协调平衡土壤养分;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立排灌系统,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提高耕地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开沟排渍,推广水旱轮作,合理施肥等综合工程生物措施,挖掘土壤潜力,使冷渍田达到增产的目的。

依据国家和省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防控与修复土壤污染,改善耕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1]。

2、合理施肥

通过政府引导,重点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推广土壤改良修复技术,并建立示范区,开展宣传培训,扩大示范引领效果。在示范区布置改良修复效果对比试验,设立监测点,验证技术推广效果,进一步丰富完善改良修复技术体系。

首先,施用有机肥技术。有机肥种类应以高碳氮比有机肥为主,如以秸秆、猪、牛、羊、鸡、鸭等粪类有机原料制成的有机肥。具体用量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施肥习惯、作物目标产量等因素确定。一般建议粮田每亩施用量为500-1500 kg左右。

其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土壤理化性状分析、田间试验、农户调查等制订施肥建议,指导农户科学选肥、平衡施肥。将普通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改为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钾元素的补充提倡通过使用草木灰等有机肥料。重点推广缓控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最后,秸秆还田技術。根据作物种类、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秸秆还田方式,如机械粉碎还田、堆沤腐熟还田等[2]。

3、强化污染土壤修复

(1)推广源头防控技术

一是在矿场、冶炼厂、发电厂等重金属主要污染点源与农田之间,修建植物隔离带或人工湿地缓冲带,种植超富集植物或景观植物,阻隔重金属对农田的冲击;二是在污水灌溉区建设上游灌溉水源引流、地下水替代等工程,实现污灌水体的替代;三是实行农业投入品准入管理,严禁施用重金属超标的化学投入品和有机肥。

(2)加大土壤pH值调控

针对酸性土壤,采用生石灰或贝壳粉类碱性(弱碱性)土壤调理剂进行酸化改良。具体用量根据土壤酸化程度强弱和质地类型确定。

(3)开展土壤重金属钝化修复

在耕地前将钝化剂均匀撒于地表,然后进行旋耕,使钝化剂均匀混入表层土壤。选择以固化吸附为主要作用机制的商品钝化剂产品,用量根据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确定。

(4)筛选重金属低积累作物种植

通过试验筛选重金属低累积作物品种,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确保农产品质量达标。重污染地区可通过改变种植制度,调整种植作物种类和轮作方式,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或与可食农产品轮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3]。

参考文献

[1] 孙蓟锋,王 旭. 土壤调理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01).

[2] 孙宁科,索东让. 有机肥与化肥长期配施对作物产量和灌漠土养分库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11(04).

[3] 杨丽丽,董肖杰,郑 伟.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利用现状[J]. 河北林业科技,2012(02).

猜你喜欢

土壤改良
沙地幼梨树行间套作大豆高效种植技术
城市剩余污泥在铁矿尾矿库生态修复中的试验
东北地区保护性耕种对土壤改良及农作物生长影响研究
生物炭施入对农田土壤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施用脱硫废弃物对宁夏盐碱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