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 带 一 路 ”倡议背景下新疆对俄文化产业合作创新模式思考*

2018-02-21张新友

新疆社科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俄文化产业新疆

张新友

一、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提高文化对GDP的贡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可以繁荣文化市场,提升文化服务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竞争力。因此,各国、各地区都在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文化资源种类多样,既有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歌舞、民族艺术品、民族文学等文化资源和产品,也有将戈壁荒漠变绿洲的屯垦戍边的军垦文化等等。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的制约,新疆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走出去”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据自治区文化厅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新疆文化产业增加值26.86亿元,占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0.288%,占新疆第三产业的0.644%。新疆文化产业营业盈余4.18亿元,文化产业生产税净额1.06亿元,新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33599人,占全区从业人员数的0.28%。但是自治区文化厅对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只包括其所主管的艺术业、图书馆业、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文化市场经营教育机构、文物业等,该统计范围属于“狭义文化产业”。虽然根据上述数据表明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尚小,但是也应看到新疆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为50.43%,文化产业盈余增长率98.47%,文化产业生产税净额增长率为84.49%。

为了促进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支持其发展,包括《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产发)[2014]14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重新印发关于加快自治区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新党办发[2013]26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新文发[2014]130号)等。

二、新疆文化产业对俄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现状

新疆文化资源丰富,历史上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是多元一体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走廊,其中楼兰文化、东归文化、石油文化、口岸文化、军垦文化、马文化等,都是新疆区域文化的重要资源。新疆的文化产业可以归纳为:新闻出版业、影视业传媒业、网络信息业、娱乐业、演出业、旅游业、文化教育业、展示业、艺术品业、广播业、音像业、博物馆业等,还包括一些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产业部门,如广告业、装饰业、设计业、时装业、创意产业园等。这些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的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新市区、头屯河区、米东区、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艺术学院,使乌鲁木齐成为对俄文化产业交流的中心城市,而且这些产业关联性强,产业联动能力较强。目前新疆文化产业、文化节正在迅速发展。如新疆冬博会从2006年开始,目前已连续举办12届,2018年首次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14个省市区旅游局负责人带队参展,各类参展企业达到780多家,同比增长32.4%。草原文化节,在哈密市伊吾县已举办了三届。文化节包括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节目、阿肯弹唱、搭毡房比赛、姑娘追、摔跤、15千米速度赛马、走马等传统项目,当天接待游客20000余人次,创收超100万元。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其文化产业园功能定位为具有“丝绸之路文化”特色。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已成为中国移动(新疆)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克拉玛依基地项目总投资概算超过8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73亩,园区总建筑规模11.3万平米。数据机房等级达到国际Tier3+(标准),每座机房可装约3600个机架,整个数据中心可提供约14400个机架,着力打造立足新疆、服务全国、面向中亚、欧洲的新一代云数据中心。新疆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主要依托冰雪旅游节、草原文化节、文化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影视动漫渲染基地的发展。新疆文化产业机构数目庞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33599万,若能充分挖掘这些文化产业的潜力,有效开发新疆多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成为良性互动的产业基地,对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践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俄罗斯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文化优势独特,例如芭蕾艺术、大马戏、音乐、绘画艺术、建筑文化、草原文化、冰雪文化等。俄罗斯的高雅艺术也经常走进乌鲁木齐音乐厅、新疆歌剧院。根据《中俄两国文化部2014~2016年合作计划》,进一步加深了中俄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中俄两国包括教育、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青年交流等方面的文化合作等。为实施《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两国互办了“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等大型国家主题交流年活动。在中俄人文领域合作良好的背景下,基于中国新疆与俄罗斯的区位优势,新疆应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认真分析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新疆文化产业优势,分析俄罗斯文化产业特点,思考对俄文化产业合作模式与平台搭建,找到二者契合点、增长点,大力发展对俄罗斯文化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

三、新疆对俄文化产业合作平台搭建与创新模式构建

(一)搭建合作平台

1.拓宽投融资渠道

资金链是现代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拓宽投融资渠道对于新疆发展俄文化产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综合运用专项资金渠道、“四大”国有银行信贷、股份制银行信贷等金融渠道,以及文化产业专项投资、社会团体投资、民间资本的投融资渠道。引导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拓宽投融资渠道,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积蓄力量,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银行系统合作,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的专项信贷平台和政策业务,通过设定相应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窗口,加大文化企业的投融资力度,充分抓住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战略机遇,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影响力范围大的文化产业项目。

2.构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发展库

文化产业中的游戏产业、动漫产业、动漫渲染产业、云数据产业都是高尖端的文化产业,因此人才投入、培养要求相对较高。在对俄文化产业合作角度,一方面需要科技含量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熟练掌握语言交流的专家,至少对两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对此,为抓紧时间解决该问题,政府应积极制定该层次人才引进战略,以解决当前急需问题,设计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和长远人才储备战略,为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储备基础。

(二)创新发展模式

1.政府牵头、引导:加强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发中俄会展文化产业合作

积极发挥中国—亚欧博览会是中国与亚欧国家开展首脑外交的重要平台和对外开放窗口的优势,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拓宽新疆与周边国家(地区)合作渠道,推动全方位合作。发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的合作对接作用,促进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的有效衔接与互利共赢,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企业协同模式:实现冰雪文化产业对接

建立俄罗斯冰雪文化产业与中国新疆冰雪文化产业对接模式,形成中国新疆面向中亚、欧洲的冰雪文化产业圈,该文化产业圈展现中国文化元素、中亚文化元素、欧洲文化元素,同时具备中国文化特质、中亚文化特质、欧洲文化特质,实现中国与俄罗斯文化内涵的对接、文化特质的对接、文化产业的对接、文化产品的对接。即俄罗斯或中国国内相关冰雪文化产业联手、协作,互相鼓励、帮助,打造产业“航空母舰”,在文化产业规划制定中,实现横向、纵向的系统对接或联合,激发文化产业创造力,创造出更大的产业集群合作体。

3.民众参与互动模式:共同打造中俄绿色饮食文化产业

打造中国、俄罗斯民众的广泛参与、互动的中俄绿色饮食文化产业。依据中国、俄罗斯两国民众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质、文化理念、文化审美倾向,打造适合文化产业、文化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质、文化理念,实现文化元素与民众生产、生活对接的互动模式。文化产业、文化企业作为文化生产、销售的主帅,依据地方多民族资源特色、地域文化特色、中俄两国相似、相同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质,探索出一条适合中俄两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条,两国民众作为文化消费的主体。实现与文化生产过程互动,实现与文化生产销售过程互动,实现与文化内涵互动,实现与文化特质互动。拓宽文化元素、文化生产过程与消费的偏好融通的渠道。新疆文化产业企业可以以国内发展为基础,加强国外文化产业协作力度,拓宽中俄文化领域深度合作。

深度发掘中俄饮食文化元素,实现中俄饮食文化产业。发展中俄绿色饮食文化产业,饮食企业立足中俄饮食文化需求和供给特点,推广两国绿色餐饮理念,以满足国内民众食品安全的期望,延伸利国利民的中俄饮食文化产业链条。

4.政企协同模式:发展中俄建筑雕饰文化产业

政企协同模式,即中俄两国政府积极带动、引导两国文化产业项目联合生产、经营的模式。这就要求两国相关企业、产业负责人积极配合两国政府的双边合作要求、协议,加大合作力度。中俄两国可以中俄两国文化审美的共同特征为依据,打造两国建筑文化的大船,将这些建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两国政府睦邻友好优势,积极引导相关企业深度挖掘中俄建筑文化内涵、特质,发挥文化审美优势。

5.高校、科研院所互动交流模式:推动教育、科研文化合作

高校、科研院所互动交流模式的开启为中俄两国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人才培养阵地。目前中俄两国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较为密切,签署了多项教育合作协议,组建了多种高校合作联合发展窗口。如新疆师范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经济管理大学签订校际学术合作协议。新疆大学在俄罗斯设立三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在科研、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教学等多领域、宽角度、深层次展开合作。在科研、技术开发角度,发挥双方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优势,进行深度联合,展示双方不同研究优势、侧重点。在高分子材料开发上,可依据两国不同的资源优势、资源特色,加强高分子材料的合作研发工作;在教学合作方面,选拔俄语展业的高端人才到俄罗斯进行学术交流、学习,俄罗斯的相关院校可以选派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来我国进行交流、学习;在生产发展角度,扩大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范围,由合作院校引导、监督、指导,将新研发的先进技术、高分子材料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迅速投入市场,产生产业化效益;在语言文化角度,加大语言培训学习力度,深入两国文化交流与学习,着力打造新疆国际科教中心。

6.政、企、民全方位互动模式:深挖中俄两国友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物流产业

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和方方面面的参与,是将多种要素结合的过程,需要中俄两国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广泛的民众参与互动模式,即政府牵头、引导,相关企事业单位协同、响应,民众积极参与、积极互动,三方上下联动、积极配合、积极互动的发展合力模式。建立拓展国际视野发展平台,以两国相似、相近文化审美为切入点,深度挖掘两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的共性和个性,以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着力点,构建科教文化中心的中俄文化发展中心。

(三)新疆对俄文化产业合作创新模式运行

1.对俄文化产业合作创新模式逐步渗透、植入

新疆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对口援疆的文化产业援助优势是对俄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向纵深发展的特殊优势,深入挖掘新疆地域文化资源与俄罗斯文化产业发展的契合点,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新疆对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2.对俄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与储备

对俄文化产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与储备是中国新疆对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实施与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新疆对俄文化人才培训力度、俄语人才培养力度,突出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代表的高校俄语人才培养特色,发挥不同院校的专业优势,适应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以期服务于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俄语本科培养为基础,逐步拓展对俄文化硕博发展,分层次培养出具备较强的俄语语言功底和深厚文化素养、专业创新能力强的对俄文化人才,引导对俄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中俄文化产业新疆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新疆多怪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