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金融扶贫的关键要素与发展模式研究

2018-02-15刘颖

对外经贸 2018年9期
关键词:关键要素基本内涵发展模式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脱贫困是重要前提。在界定绿色金融扶贫基本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构建绿色金融扶贫的概念体系,对绿色金融扶贫的关键要素进行识别与分析,提出绿色金融扶贫的未来发展模式,对于推动绿色金融助力精准扶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金融扶贫;基本内涵;关键要素;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9-0081-0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concept of green finance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ncept system of green finance poverty alleviation, identifies and analyzes the key elements of green financ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odel of green finance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resear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green finance and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Keywords: Green Financ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Basic Connotation; Key Elements; Development Mode

[作者简介]刘颖(1986-),女,吉林通化人,讲师,管理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农村金融、投融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PSKA009)。

一、引言

解决贫困问题一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难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脱贫困是重要前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精准扶贫不仅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还要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让农民摆脱贫困的同时享受绿色生态环境,增强贫困地区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精准扶贫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尤其在利用金融机制扶贫时更要建立健全適合农业农村特点的绿色金融体系,激活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精准探寻贫困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理应助力精准扶贫,推动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全面升级和进步,同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活富裕”与“生态宜居”目标。

目前绿色金融在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更多从金融机构角度出发研究绿色金融工具及体系,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2016)、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2017)及部分学者曹军新(2016)、马骏(2018)等在对比国外绿色金融实践基础上,针对中国现状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1]-[4],更多关注绿色金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将绿色金融融入绿色环保的大项目当中,缺乏在农村扶贫领域的应用研究,因此,需要拓宽绿色金融的应用范围,将绿色金融引入精准扶贫领域,打造绿色、高效农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虽然近些年金融扶贫成绩斐然,但在扶贫过程中忽视了绿色发展的原则,在金融机构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各金融机构将扶贫的重心放在扶贫的经济效果上,重视扶贫资金是否充足、能否收回等问题,忽视了扶贫资金的运用和导向,尤其忽视了扶贫资金的绿色导向作用,造成扶贫开发项目超过了贫困地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降低了贫困群体的生态福祉,增加了贫困地区再度返贫的风险。唐莉华等(2015)指出以牺牲环境达到农业增收的边际效应呈递减趋势,这意味着一味追求农业经济增长的金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5]。因此,在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各主体不能为了扶贫的经济效果而忽视绿色发展原则,应平衡资金流向,发挥金融支持的绿色导向作用,绿色金融是实现精准扶贫绿色化的有效导向工具,鉴于此,本文寻求绿色金融与精准扶贫协调新路径,探究绿色金融扶贫内涵,既发挥绿色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金融杠杆作用,又使金融扶贫实现绿色发展的原则,实现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研究对于拓展绿色金融的研究范围、丰富金融精准扶贫的研究成果,应对精准扶贫新阶段对金融体系建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绿色金融扶贫的内涵和理念

(一)绿色金融扶贫的内涵

绿色金融扶贫是指以实现贫困地区“生活富裕”与“生态宜居”为目标,通过设计合理的绿色金融创新工具,构建激励贫困地区绿色经济活动的金融体系、结构与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流向贫困地区的绿色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带动贫困地区人口更快、更好、可持续脱贫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

绿色金融扶贫是金融精准扶贫应对经济形势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转型与战略调整,通过金融业务的导向运作来推动精准扶贫绿色化的实施,拓宽了绿色金融在扶贫领域的应用范围,同时赋予了“金融扶贫”“绿色”元素,促进贫困地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进一步发挥金融扶贫的“造血”功能,降低贫困地区因生态福祉破坏再度返贫的风险。

(二)绿色金融扶贫秉承的理念

绿色金融扶贫将绿色金融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是金融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理念。区别于传统的金融精准扶贫,绿色金融扶贫不仅发挥金融杠杆正面效应引导贫困地区人口及早脱离贫困陷阱,还通过金融支持导向作用使贫困地区人口实现绿色脱贫减贫,同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活富裕”与“生态宜居”目标。因此,绿色金融扶贫秉承下述理念:

1.绿色理念。绿色理念是绿色金融扶贫的基本要求。在金融扶贫工具和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将与环境条件有关的预期回报、风险和成本纳入设计的内生因素进行考量,构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证券为主的绿色金融扶贫模式,通过绿色金融的杠杆效应和利益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流向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贫困地区人口形成绿色脱贫理念。

2.精准理念。绿色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离不开精准理念。绿色金融扶贫要建立精准绿色识别机制、精准绿色帮扶机制、精准绿色考核机制,做到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对接绿色产业、精准强化管理手段,让绿色金融资源更多惠及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

3.共担理念。绿色金融扶贫是绿色金融应用的外延,金融杠杆能带来资源的聚合和配置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绿色金融支持的扶贫项目因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收期长、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等原因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利用绿色金融工具进行扶贫要建立财政、政策性及商业性机构为主体的多层次风险共担机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风险转移及补偿机制,防范绿色金融扶贫风险。

三、绿色金融扶贫关键要素识别

绿色金融扶贫是一种新的扶贫战略和方式,其有效开展需要以下几种关键要素:

(一)技术要素。绿色金融扶贫的开展需要技术支撑,这里的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等资金供给方需要的信息技术解决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帮扶问题,其中大数据技术解决贫困人口识别问题,通过对贫困人口金融账户进行统一登记和跟踪,为每一位贫困户建立“贫困指数”,定量甄别贫困乡、村及户,并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金融活动的行为动态,精准对接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区块链技术实现精准帮扶问题,通过其信息共享机制、分布式记账模式、去中心化的自规则模式等实现区块链上精准绿色扶贫,对绿色农户、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进行精准、及时和更多维度的监管,解决扶贫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覆盖规模问题;二是农户和支农企业等资金需求方需要环境科学和绿色技术等创新科技发展绿色农业,金融机构等主体可以运用金融机制来激励农业循环技术的运用,通过金融产品的定价对绿色技术开发应用进行主动风险管理,激励引导贫困户利用绿色技术实现绿色脱贫减贫。

(二)管理要素。绿色金融扶贫的实施主体是金融机构,健全的组织体系及明晰的管理职能是绿色金融扶贫有效开展的保障。绿色金融事业部可实现客户与业务的统一管理,遵循“城乡分治”管理思路将合适的绿色金融工具及产品应用至农村领域,通过制定绿色金融扶贫业务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绿色金融扶贫服务工作,建立有效的绿色金融扶贫保障机制。

(三)政策要素。绿色金融扶贫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的市场导向目标使其难以自觉地在业务活动过程中考察生态效率,因此,绿色金融扶贫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推动。完善的农村绿色信贷融资体系及健全的农村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可以将绿色金融扶贫引上正规化的發展渠道,有效避免金融机构、社会组织或贫困农户“伪绿”行为,同时,政府的绿色政策如差别存款准备金和差别信贷政策等还可以调动金融机构推动绿色金融扶贫的积极性,为绿色金融扶贫提供配套支持和坚实基础。

四、绿色金融扶贫的发展模式

绿色金融工具主要有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以绿色金融工具为中心,结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未来的绿色金融扶贫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绿色信贷扶贫模式

绿色信贷扶贫模式是指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过程中,优先支持有利于实现生态振兴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具体包括两种扶贫模式:一是对贫困农户进行直接绿色小额信贷,选择绿色种植、养殖的农户给予小额信贷,选择有绿色产业发展优势的村镇给予优先信贷,选择有环保意识的合作社进行绿色信贷;二是对参与扶贫的企业进行间接绿色信贷,在贷款过程将项目及其运作公司与环境相关的信息作为考察标准纳入审核机制中,支持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不论哪种信贷模式,均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并找准金融扶贫的切入点进行精准对接,同时建立评级授信“黑名单”制度,防止贫困户、村镇或企业“伪绿”行为。

(二)绿色债券扶贫模式

绿色债券扶贫模式的实施主体可分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和实施绿色项目的支农企业两种,银行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支持节能环保及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绿色信贷融资[6];支农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获得农村在建绿色项目资金支持或置换部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扶贫模式的资金重心是支持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技术的研发推广,最终激励引导贫困户利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脱贫减贫。绿色债券扶贫特别需要政府在贴息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增加绿色债券的可信力,同时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

(三)绿色证券扶贫模式

绿色证券扶贫模式是利用资本市场实现绿色扶贫,通过乡村发电、清洁能源等证券化为贫困地区融资,支持绿色金融扶贫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绿色证券扶贫模式可与产业扶贫模式相结合,通过绿色证券引导金融资源投入到有竞争力的贫困地区产业,发挥绿色金融扶贫的导向性作用。通过利用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股票指数、绿色期货与绿色期权等各种绿色证券工具来为支农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绿色支农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问题,扩大支农企业的生产规模,进一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减贫。此外,绿色证券扶贫模式还可以通过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促进贫困地区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如建立绿色碳基金、低碳产业基金实现贫困地区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J].金融论坛,2016(2):17-28.

[2]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商业银行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研究[J].金融论坛,2017(1):3-16.

[3]曹军新.构建多层次跨界合作治理的绿色金融体系——基于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的扩展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2):154-162.

[4]马骏.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与发展机遇[J].金融发展研究,2018(1):10-14.

[5]唐莉华,杨大文,孟凡磊,马欢.农业区环境——经济综合效益模型构建及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5(19):202-207.

[6]闫柯旭.我国绿色债券的需求、特性及实践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8(7):37-41.

[7]吴志远.对我国农村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思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9).

(责任编辑:张彤彤)

猜你喜欢

关键要素基本内涵发展模式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依法治国之基本内涵探析
企业危机管理对策思考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如何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撰写科技论文需把握的关键要素
科技期刊集团化、集约化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