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结康胶囊联合奥曲肽对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8-02-15李武良孔文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6期
关键词:奥曲溃疡性结肠炎

李武良 李 萍 李 鑫 巨 伟 孔文霞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炎性肠道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黏液脓血便、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等症状,且伴有口腔溃疡、肛周脓肿、血栓形成等多种并发症,内镜下常可见病变的结肠黏膜水肿、充血、溃疡、糜烂,组织学常见有隐窝脓肿及炎性细胞浸润[1]。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且与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尚无定论,有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多与炎症有关[3],溃疡性结肠炎多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此类药物可缓解症状,但此类药物对疾病缺乏特异性,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水电解质失衡,也可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胰腺及胃肠道分泌激素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近年来,中药[5]常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是因毒邪流注肠道,血败肉腐、气血凝滞,需采用毒淤致痈、从痈论治的治疗观点,溃结康胶囊具有调营和血、解毒消痈等作用,其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6]。有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7],《医宗金鉴》[8]表明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此表明血瘀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血瘀证,而血液流变学是血瘀证的一个重要实验诊断指标,目前溃疡性结肠炎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分析了溃结康胶囊联合奥曲肽对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为溃疡性结肠炎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依内 镜、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分析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纳入标准:患者有间断血便、腹痛及腹泻症状;经腹部检查患者存在压痛或轻度肌紧张症状;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存在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表现。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感染性肠炎者、肠结核、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者及其他肠镜证实为非溃疡性肠炎者。其中男54例,女47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8.6 ± 5.8)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病程(5.4 ± 1.3)年;发病原因:胆道系统疾病者35例,暴饮暴食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原因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 > 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

二、 方法

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包括禁食、禁水、改善内环境、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抑制胃酸分泌、预防感染等。

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奥曲肽(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40213)治疗,每隔8 h注射,疗程为14 d一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溃结康胶囊(河北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生产,石卫药剂字0010705),每次15粒,3次/d,饭前服用。两组疗程均为14 d。

三、 观察指标

1. 临床疗效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以下四个等级。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病变区黏膜表明黏膜正常且6个月无复发;缓解: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病变区黏膜表明伴有假息肉或瘢痕遗留形成,且大便常规为正常状态;有效:与治疗前相比,结肠镜检查表明病变区黏膜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未达到缓解;无效:结肠镜检查表明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1 d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3 min,离心半径为3 cm,离心后取出上清液,置于-20 ℃冰箱中待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IL-6及TNF-α。试剂盒购自美晶生物公司,所有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3. 血液流变学指标

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粘度采用回旋粘度计于15~25 ℃下测定;血浆粘度采用毛细管粘度计进行测量;于血浆中加入1.25%亚硫酸钠,采用纤维蛋白原沉淀分离,之后使用双缩脲显色,并与标准血清进行比色,从而得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4. 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四、统计方法

结 果

一、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0.430,P=0.001

二、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IL-1、IL-6、TNF-α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的IL-1及TNF-α明显下降,而IL-6明显上升,且治疗后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3。

三、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四、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中肛门失禁1例,腹痛1例,便秘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50);对照组中腹痛1例,便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3/51),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连续校正χ2= 0.159,P=0.69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对比±s,ng/L)

注:*与治疗前对比,P< 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注:*与治疗前对比,P< 0.05;#采用t′检验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道疾病,常对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造成侵及,多发生在左半结肠中,也会涉及到结肠近端或全结肠,表现为连续进行性。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缺乏确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食物过敏、自身免疫及感染因素等相关[9]。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会抑制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胃肠道及胰腺分泌的激素等,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但其作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溃结康胶囊具有化腐生肌、扶正固本、消肿排脓之效,也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本文分析了二者联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有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中有非常重要作用,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失调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密切相关,IL-1多由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分泌,可通过对B细胞及T细胞进行激活而介导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从而增强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临床中,可将其作为判断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10]。IL-6是细胞炎性因子,可通过与其他细胞因子对细胞毒T细胞活性达到诱导作用,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迁延。有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IL-6水平高于正常人及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表明其可作为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判定指标;TNF-α可增加结肠上皮细胞黏膜的通透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过程密切相关[11-12]。因此,本文选择IL-1、IL-6及TNF-α作为溃结康胶囊与奥曲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判断指标。

中医认为[13],毒邪内蕴、营气不从、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因人体中气血相辅相成且循环全身,当人体情志内伤或外感六淫邪毒、饮食不节、五志过及化火或脏腑失和时,火毒秽浊较之前内升,毒邪势必会形成静脉阻塞,导致血败肉腐、气血凝滞而成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毒邪与血瘀是形成肠痈的两个主要因素,毒邪会使得气血凝滞,而气血凝滞又会使得毒邪加重,毒邪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血瘀是其发病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而血液流变学已广泛用于中医“活血化瘀”及“血瘀”药物的研究中,因此,本文选择血液流变学作为溃结康胶囊与奥曲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判断指标。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溃结康胶囊联合奥曲肽可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溃结康胶囊[14]由白花蛇舌草、忍冬藤、蒲黄、全蝎、徐长卿及灵芝组成,忍冬藤具有消肿解毒、通络止痛之效;白花蛇舌草具有化腐排脓、解毒消肿之效;徐长卿及全蝎具有通络止痛、解毒调营之效;灵芝具有补气血,扶正固本,升肌敛疮之效,诸药合用,使全方具有调营和血、解毒消痈、消肿排脓、扶正固本、化腐生肌之效,因此可解决气滞血瘀,并兼顾热壅血淤,因虚致淤,治疗面较广,以解毒化瘀为目的,从而其联合奥曲肽时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前,两组的IL-1、IL-6、TNF-α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IL-1及TNF-α明显下降,而IL-6明显上升,且治疗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溃结康胶囊联合奥曲肽可改善患者的炎性细胞水平,主要是由于溃结康胶囊可降低小鼠足局部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15],而前列腺素是参与炎性反应的一类活性很强的炎性介质,在人类机体中溃结康胶囊可能也是通过降低前列腺素的含量来降低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16-18]。由于“血瘀”与血液流变学是相互平行的关系,使用血液流变学作为指标,可用于某些疾病的用药的依据,对于血液粘度增高的患者,中医辨证治疗时可归于“血瘀”的证型,使用活血化瘀法[19]。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且水平均较高,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液处于高粘状态,也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处于“血瘀”的状态,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溃结康胶囊可改善患者的高粘状态,改善患者的血瘀状态,主要由于溃结康胶囊中的蒲黄具有活血消瘀、凉血止血、使淤血去而新血生、腐肉去而新肌生之效,可降低患者的血液粘度。有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性水平与血液高粘状态密切相关,炎症越重,血液粘度越高[20],表明溃结康胶囊通过降低患者的血液粘度而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微循环,增加肠道黏膜的血液供给,促进溃疡面的修复与愈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溃结康胶囊联合奥曲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

综上所述,溃结康胶囊联合奥曲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可能与改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液粘度有关。

猜你喜欢

奥曲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