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2018-02-15朱自江朱孔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6期
关键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金 刚 朱自江 朱孔辉

食管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预后欠佳[1]。研究表明我国男性食管癌患病率高于女性,且患病呈现出地域性特征,如重庆、河北、福建为高发省份[2-3]。目前,临床针对食管癌仍主张综合治疗,即以食管癌根治术为主,同时辅以放、化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改善患者病情而言至关重要。既往临床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总体效果欠佳[4-5]。近年来,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突显出较多优势,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6]。为了分析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在中下段食管癌中的治疗价值,本院纳入104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04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成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1例)。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岁;②符合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7]编撰的《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CT、MRI、病理穿刺等证实;③无麻醉、食管癌根治术禁忌;④术前无新辅助化疗史;⑤胃镜检查提示为中、下段食管癌;⑥意识清醒;⑦知情同意。

2. 排除标准

①肝、肾、心、脑、肺等重要脏器严重损害;②因肿瘤粘连转开胸手术;③主动脉、支气管等广泛浸润;④食管胸上段癌;⑤既往有精神病史,无法配合研究。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三、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呼吸道检查,并做好消化道准备。患者术前均给予胃肠减压,实施全身麻醉。

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

(1)腹腔镜操作:建人工气腹,二氧化碳压力为12 mmHg,开观察孔(1个)、主操作孔(2个)以及辅助操作孔(2个),选择合适的Trocar置入,对腹腔进行探查。将小网膜囊打开并游离,使其达膈肌脚,将胰腺表面暴露,使胃左静脉、动脉充分骨骼化,将胃左静脉离断,沿胰腺表面游离,并达脾胃韧带,将胃短动脉离断。取头高脚低位,沿胃大弯游离,下游达幽门,操作时对周围血管进行保护,清理腹腔干旁、胃左动脉及肝动脉旁的淋巴结。选取剑突下4 cm,在该处行切口,置入保护套,将胃拉出给予保温处理(温盐水)。术毕对胃小弯残端进行缝合、加固,将腹腔放回后关腹。

(2)胸腔镜操作:选取左侧卧位,将右侧躯体下置入枕头,适度垫高,建观察孔(1个)、主操作孔(2个)、辅助操作孔(1个)。游离并夹断奇静脉弓,使肺韧带松解,牵拉管状胃,将其游离达胸顶,对食管旁淋巴结予以清扫。将钉毡置入,对喉返神经旁、支气管旁、隆突下淋巴结进行清扫。术毕常规放置引流管,关腹。

2. 对照组

患者行胸腔镜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颈部、胸部操作与观察组相同,在上腹部操作时,于腹正中部位行切口,长度约10 cm,胃游离、淋巴结清扫与观察组相同,置空肠营养管。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补液等处理。

四、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ICU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住院时间。②免疫指标: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进行检测,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公司,AU5800),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试剂盒购自北京奥维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③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④远期疗效:利用电话/上门随访2年,记录2年内的复发率、生存率与死亡率。复发参考《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7]中的标准进行评估。

五、统计方法

结 果

一、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腹部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腹部手术时间、术后ICU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二、两组术前、术后1周的血清IgA、IgG、IgM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IgA、IgG、Ig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周各指标较术前均下降,但观察组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2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周的血清IgA、IgG、IgM比较± s,g/L)

注:*与术前比较,P< 0.05

表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注:#采用连续性校正χ2检验

四、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17例复发,占32.08%,42例生存,占79.25%,11例死亡,占20.75%。对照组19例复发,占37.25%,38例生存,占74.51%,13例死亡,占25.49%。两组远期复发率,生存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8、0.328,P=0.579、0.567)。

讨 论

近年来,我国食管癌患病率逐年增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降低[8]。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既往临床常用术式包括经上腹-右胸-左颈路径食管癌切除术、左胸路径食管癌根治术等[9-10]。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胸腔镜、腹腔镜被用于食管癌根治术中,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微创性[11]。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腹腔镜手术能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12-13]。

本研究针对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行胸腔镜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结果提示观察组腹部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手术方案能进一步促进围手术期指标的恢复。与胸腔镜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相比,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具备更多优势:(1)在腹腔镜指导下进行手术操作,能避免胃肠道揉捏,使胃肠道渗出减少,并缓解水肿症状,便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4-15];(2)腹腔镜具有局部放大功能,能提高术野清晰度,便于操作时精细解剖[16];(3)建立人工气腹能增加腹腔操作空间,在肥胖患者中也适用,且切口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小[17]。因此,观察组术式能减少腹腔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文玉琴等[18]发现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能避免开腹,减轻手术创伤,与本研究结论基本符合,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通过观察两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发现两组术后1周各指标均低于术前,表明因受手术创伤的影响,导致患者机体免疫下降。而观察组术后1周的各免疫指标仍然高于对照组,提示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表明免疫功能与手术创伤大小密切相关,手术创伤越大,则对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越大[19]。笔者推测可能是由于观察组手术方案对机体造成的床上较小,因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仍优于对照组。

恶性肿瘤根治术无法完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必须选择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术式,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并发症风险。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术式安全性高,能降低肺部感染风险性。研究表明胸腹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能确保腹壁完整性,缓解术后疼痛,更有利于患者咳嗽、排痰[20]。因此,笔者推测观察组术式主要通过促进患者咳嗽、排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本次研究发现两组2年内复发率、生存率、死亡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表明两种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相当。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术式,证实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与胸腔镜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均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前者能降低腹部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进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安全性更高。此外,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纳入样本量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这种手术方式的疗效。

猜你喜欢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